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9-03-20杨颖
杨颖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社区社区高血压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调查表调查血压控制效果,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因素。结果 170例患者中,血压控制合格的有100例,合格率为58.82%,血压控制不合格有70例,不合格率为41.18%。年龄较小、病程较短、规范化管理、高血压分型越高、无合并症、行为良好、降压措施到位、就是就诊、住院等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02
近年来,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逐年升高,而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甚理想,对其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本次研究探究了影响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的因素,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社区社区高血压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社区高血压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心肝肾器官严重病变、认知功能障碍。其中,男92例,女78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1.25±7.53)岁,病程0.52~22.11年,平均病程(5.60±2.15)年。
1.2 方法
采用《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调查表调查选取的17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管理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状况、就诊情况、基本资料、服务利用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检查,检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确定患者血压水平,判定高血压控制合格情况,评价患者高血压管理情况。
1.3 观察指标
血液控制合格判定: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0 mmHg。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压控制情况
170例患者中,血压控制合格的有100例,合格率为58.82%,血压控制不合格有70例,不合格率为41.18%。
2.2 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较小、病程较短、规范化管理、高血压分型越高、无合并症、行为良好、降压措施到位、就是就诊、住院等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更高,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研究发现,影响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的因素较多,如患者年龄较大、病程延长、并发合并症、形成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其血压控制效果减弱,难度增高,而采取规范化管理、有效的降压措施能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也能降低患者血压水平[2]。本次研究,血压控制合率为58.82%。年龄较小、病程较短、规范化管理、高血压分型越高、无合并症、行为良好、降压措施到位、就是就诊、住院等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