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水资源配置情况

2019-03-20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用水量用水

李 伟 张 瑞

安徽淮河水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 蚌埠 233000

引言

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带动了整个农业和工业的迅猛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越发的凸显,为了有效的缓解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务必要对水资源的利用加以科学的分配,从根本上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1 水资源分配

1.1 水资源分配模式分析

针对水资源的分配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类社会稳定发展。要想有效的提升水资源的分配水平,最为关键的是要确定水资源分配目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牵涉到社会各个领域,所以需要针对水资源的分配设立多个目标,在实施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针对目标加以全面的分析研究,判断各个目标之间存在的关联,结合实际情况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利用,为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1.2 水资源合理分配的作用

针对水资源实施高水平的分配,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结合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来对水资源的分配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保证民众正常生活用水充足的基础上,有效的规避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在制定水资源分配方案的时候,要切实的对农业种植,工业生产以及民众生活等多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从根本上对各方的利益加以综合权衡,才能有效的对水资源的分配方案的可行性加以保证。在进行水资源分配的时候,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重点关注:首先,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满足民众生活需要为核心,开展水资源分配工作。其次,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结合各个企业实际用水的需要,在确保水资源不会遭到污染的基础上,为企业运营生产提供稳定的水资源。再有,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不同的行业对水源的需求量,从整体的角度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有效的解决当前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2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2.1 水资源分配目标、方案的制定

在制定水资源分配目标的时候,务必要对之前水资源的分配方式加以全面的考虑,并对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创新,不仅要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用水量融入到考量的范畴之中,并且还需要针对水体质量加以综合研究。水资源的分配目标的设定要充分的结合“三项制度”,这样对于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说是非常有助益的。

2.2 设定经济效益目标

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的整体水平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存在密切的关联,并且能够有效的对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加以控制,推动各个行业用水效率的不断提升,保证用水管理工作能够全面的实施。水资源的分配利用,务必要保证满足民众用水需求的基础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2.3 设定社会效益目标

为了有效的对用水量加以合理的分配,最为关键的是要从用水量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制定出高水平的水量控制制度,作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目标,用水量控制往往需要借助对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来实施计算的方法促使河道外总取水量和用水效果能够加以切实的控制。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往往都与地区的水资源供应情况密切相关,并且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往往也能够从某种层面上反应出社会的效益情况,所以在制定社会效益目标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总量控制制度。

2.4 设定环境效益目标

在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同时,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对水资源进行切实的保护,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有效的方法对污水排放量加以管控。在民众生活以及各个行业的生产运营中必然会出现水资源污染的情况,所以务必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对排污量进行切实的管控,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

2.5 水资源分配原则

要想有效的对水资源的分配效率加以保证,最为关键的就是针对各个流域内的水体质量加以切实的管控。结合大量的信息数据以及各个地区的水资源管控情况来看,遵照水资源管理机制来将各项管理指标实施量化,并不能单纯的参照整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分配原则。

2.6 用水总量控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大量的被利用,使得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越发的严重,所以我国相关行政机构制定了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经过对水资源可开采情况实施综合分析来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底线的设定务必要对水资源多度开发问题加以综合考虑,并且要对社会系统以及经济系统内的用水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

2.7 用水效率的管控

经过对最近几年时间内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推算出,预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源的利用效率不会低于0.55,这就需要我们在确保万元工业增长参数的基础上,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用水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最高以及最低用水量两个极限参数。在对供水量进行预判的时候,往往需要涉及到水利用效率以及不同行业水定额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2.8 水体质量控制

针对水体污染情况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实时监督检查,保证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超出规定的标准,并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不能超出规定的最高浓度标准。并且还需要对水资源的质量加以合理的管控,依据各项标准要求,保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得到显著改善。

3 结束语

综合以上阐述我们总结出,要想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最为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充分结合水资源的配置目标对水资源实施切实的管控,在确保民众生活用水以及各个行业运用生产用水的足够充足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污染问题加以切实的管控,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用水量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节约洗碗用水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体制改革前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工业给排水用水量计算的重要性
一次性用水
渭南市社会经济用水状况分析
不同白菜品种对锌的响应及锌利用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