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家书屋图书的出版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3-20郭正卿
郭正卿
(山西经济出版社,山西 太原 030001)
一、引言
农家书屋是以满足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由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发起的一项惠民工程。农家书屋面向农民提供实用的报纸书籍及音像电子产品,由政府牵头组织,鼓励社会捐助,充分整合了各部门、各地区的资源。农家书屋建成后,将交由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政府还将鼓励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经营所得的收入可以反哺农家书屋的建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项目计划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在2015年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统筹工作。
二、山西农家书屋图书的出版现状
山西省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进行,先进行试点,效果良好即开始大范围推广,进而自全省范围展开。不到2015年,山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已经完全覆盖了全省所有的行政村,圆满完成了任务。从山西出版集团公布的农家图书出版状况来看,文化艺术类图书占据全部图书的40%左右,是出版数目最多的书目,其次是文化历史类和教育励志类图,卫生保健类图书也占据一定的份额。山西出版集团的出版数目很有地方特色,比较贴合农村生活,符合农家书屋工程的宗旨。
三、山西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工程进度滞后
财政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虽然发文提出每个农家书屋应当得到2万元的拨款,但是这笔资金的来源并不单一,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在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扶持力度更大,可达到80%。虽然中央财政给予地方财政一定的支持,但是农家书屋需要的启动资金和后续维护资金仍然对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当前山西省的农家书屋建设进度滞后,造成了山西农家书屋图书出版工作的滞后。
(二)出版物不符合农民需求,质量有待提高
农家书屋工程的服务主体应当是农民,文化服务站点里提供的资源也应当是以农民的文化需求为主。近年来,随着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变化,群众的阅读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我省农家书屋出版物的选配目前主要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统一选配,且更新较慢,而各个地区的读者需求却不尽相同,导致了书屋的使用率降低。
(三)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农村人才匮乏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农民在闲暇时间通过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等活动来消磨时间,对去农家书屋的文化服务站积极性不高。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相关资料显示农村人口的高等教育率不足1%,文盲率高达20.16%。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农村人才的匮乏无疑对农家图书的出版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山西农家书屋发展对策建议
(一)以农民为主体,改进出版物选配工作
农家书屋是旨在满足农民精神文明需求的惠民工程,要以农民的需求为中心,加强内容建设,科学地进行出版物的选配工作。要以农民为中心,就要做到从农民需求的角度出发,从受众的特点入手分析。群众提出了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和休闲娱乐的需求,我们就要做到图书出版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二)加强农家书屋的出版物建设
要做好农家书屋图书的出版工作,作者和编辑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三农”图书要选择最合适的作者,不同种类的图书面向不同的受众,不同的作者擅长的领域也不一致,因此在选择作者时不应设置学历、职称等门槛,限制作者的选择。要充分发挥本地作者的优势。出版社还可考虑让作者集体写作,相互取长补短。
(三)出版单位协同合作,提高农家书屋服务水平
要让农民走进农家书屋,还要加强引导,提高书屋的服务水平。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多种宣传手段,使阅读深入人心。出版单位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比如送书下乡,电视演讲大赛活动,来激发群众的阅读兴趣,这些文化活动不能流于形式,出版单位应当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平台,与多个文化单位沟通协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结语
农家书屋工程使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有了贴近基层的农家书屋,群众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来提高充实自己,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高质量的出版物才是服务的有效载体,农家书屋的顺利推行,离不开出版机构对农村出版物市场的倾力投入。虽然当前还存在一些农村出版物市场不太景气,农民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但是只要从农民需求出发,完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一定会让更多的群众走进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