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档案馆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9-03-20王欣
王 欣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在世人眼中,日本是一个精致的小国家,对于任何事情,都要求细致入微。从历史上看,日本档案馆的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先进,但是,战后,由于日本经济发展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推动力。为了便于其他国家更好地了解本国文化,日本档案馆将文化资源转向数字化发展,进行网络传播与宣传,不受时空束缚,从宏观层面而言,这是档案数字化发展的产物,也是近几十年来日本档案馆建设过程中的可圈可点之处。
一、概述日本档案馆数字化发展
相较之欧美经济发达国家,日本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发展时间短,但速度却惊人。成立于2001年11月的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是本国数字化档案馆的典型代表。该中心承担着保存、管理与国民共享本国国家级档案资料,为亚洲各国沟通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平台。作为日本一衣带水邻国,我国要积极学习日本国家经济与文化成功发展经验。此种情况下,深入研究日本档案数字化发展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日本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现状
(1) 开设网站。1998年2月,日本档案馆开始建立网站,利用网站为用户提供馆藏档案信息指南以及数字化档案图像数据和档案馆陈列展览介绍等。2011年11月30日,日本成立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并积极的组建了多种多样的线上档案展览活动。
(2) 数据库目录系统的构建。早在1999年4月,日本档案馆通过网络,进行了目录数据系统的建设,并开始运行,在2004年3月,该目录数据库收录的文书档案超过50万册,古籍与文书档案超过40万册。2005年6月,随着日本档案馆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的实行,该数据库目录系统停止使用。
(3) 建立了亚洲历史数据资料库。1999年11月30日,经由日本内阁审议通过,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对防卫厅、日本档案馆以及外务省外交史等一些站前档案进行收藏,收藏的内容主要包含明治维新初期到太平洋战争结束之间,日本以及其他邻国之间的档案资料的管理收藏,构建电子数据档案库,在2001年11月正式网上运行。该中心,在严格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数字化档案馆,该档案馆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提供了数字化的目录数据库以及相应的图像,可以经由互联网等方式,储存了海量的文字信息内容,并进行了高端图像压缩技术的开发,这样可以有效地为后期的处理提供保障,其目录中,收录了300字左后的各种文字开头的文字,根据题名进行检索,也可直接根据原文部分内容进行检索。从2008年起,该中心对国际标准高清图像压缩技术——JPEG2000格式,进行公开使用。依据2008年年底的统计数据,该中心数字化图像数据,已经扩展至1700余万张,并于2012年超过3000万张,其中,在该档案馆进行的站前资料的保存中,档案数据目录就有22万件,大概将近400万张图像。
(4) 建立了档案信息数字化检索系统。2005年4月,日本档案馆开始正式运行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其主要负责检索日本档案馆馆藏文书档案、古籍与古文献资料等目录数据库,还能利用关键词、分级与复合等检索方式为查阅使用数字化图像档案“网络阅览室”创造便利条件。比如,现阶段,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以及查询公文书档案,保存数量超过60万册,江户幕府时期保存的文物古籍也将近50万册。日本政府相关部门,也通过分级检索的方式,进行相关资料的检索。此外,该系统还安装了Z39.50与SOAP系统,为日本档案馆与其他各类公文书馆与图书馆目录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创造了条件。对于图像档案信息的使用,其选用JPEG2000、PDF、JPEG等不同的阅览格式,便于用户不受计算机条件影响,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该系统运行之初,数字化处理日本宪法制定的与战后改革有关的档案,提供了网上阅览数字化文书档案超过10万张。
(5) 提供了高清数字化图像档案。日本档案馆收藏了很多较大的且拥有丰富色彩的舆图与古绘画等档案,这些档案已经被列为重要文化遗产。自2000年4月开始,日本档案馆开始构建提供高清图像档案阅览服务的信息图库。运行时,只能通过馆内计算机,进行画面的阅览,到2004年3月,随着高清数字化图像的技术的不断提升,可以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高清的彩色阅览图像。数字化档案图库主要依据图书档案的文书、照片、广告招贴画、图纸以及古画等,将其分门别类进行检索,随着检索方式的不断进步。还可以将图片放大、缩小以及卷轴滚读等多种形式,此外,针对卷轴固化《樱町殿行幸图》,其长达20米,采用JPEG2000卷轴滚读功能,为阅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6) 构建合作与交流网络。为保证图书档案的信息化利用水平,在国家图书档案的管理中,可以为用户进行便利的网络环境的创设,日本档案馆联合外务省史料馆、宫内厅书陵部、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国立图书馆宪政资料,创建了“历史文书档案保存机构情报网联席会议”,其主要负责对协作机构馆藏档案信息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历史文书档案情报网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另外,国立公文书馆还与各地自治体公文书馆加强合作,为档案信息使用构建协作网。2005与2006年,在深入调查本国52个自治体公文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情况基础上,在2007与2008年,制定国家标准便于推行档案数字与网络化建设,为共享档案信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历史文书档案保存与使用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国家国模的档案数字化项目成本明显降低。
三、日本档案馆数字化发展
(1) 日本档案馆数字化档案建设。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公文书馆文书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近年来,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本国国立公文书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到2008年末,相较之本档案馆馆藏资料数据,其档案数字化建设数量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同时,加强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本馆人员队伍与世界其他国家档案馆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比如美国、中国及韩国,国家档案馆人员编制为2500、560与300人,但本国只有42人,此种情况下,为国立公文书馆数字化档案建设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各地区建立完善的自治体所述公文书馆数字化建设技术支援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2) 日本不同地区的数字化档案建设现状分析。整体而言,加强档案管理意识。在当前阶段,日本全国范围之内,地方自治体有1800多个,公文书馆的设立自治体的地区仅仅只有五十二个,总体占比不足3%。其次,应当建立目录检索数据系统,这样可以更好地通过网络进行相关数据的共享使用。然后,进行档案机构的设置问题、财务问题以及相关的人员编制问题。
(3) 社会的不同发展,电子档案的归档以及鉴定,电子档案今后的保存以及使用问题,都会凸显。首先,可以明确档案的电子归档范围,设定特定的档案保存方式。然后,对于电子档案,应当为其创设良好的保存环境以及使用环境。然后,对于电子文件还需要一定的管理标准的制定。
(4)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档案数字化建设。①扩充中心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②统计调查散逸在外的相关历史资料并做好数字化处理。③对于该中心馆藏史料档案,尽可能提高其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日本档案馆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存在的缺陷,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推进数字化档案馆稳定发展,形成大众、服务及信息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档案馆,更好地满足用户档案信息使用需求,为本国档案事业稳定发展提供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