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大峪“送火神”民俗文化之源起与流变
2019-03-20鞠升川
鞠升川
(临沂大学沂水校区,山东 临沂 276400)
“送火神”是春节习俗。在山东很多地方,阴历正月初七“送火神”,亦称火神节。火神是中国传说中的司火之神,名祝融、回禄,又称火德星君。是日,家家户户都绑扎柴把,柴把长约两米,中间是木棒,外面用麦秸捆扎,这就代指“火神”。柴把内夹带鞭炮,上插火神牌位。黄昏时分,孩子们齐聚村头,高举“火神”排成长列,然后依次点着,举着一头燃烧的柴把,向村子外跑去,跑得越远越好。火光辉映,鞭炮声声,远远望去宛若游龙,颇为壮观,孩子们一直等到柴把烧完,一边说笑着,一边打闹着回家。很明显,把“火神”高高兴兴送出村外,目的是保佑村中各家各户不再有火灾,吉祥平安。
一、“送火神”之沂蒙民俗文化图腾
山东沂水大峪“送火神”于每年阴历正月初五举行。从早晨八点左右开始化妆,然后十点左右文艺会演,演出结束后,随即开始“送火神”仪式,先是巡游,游行队伍由锣鼓队、舞狮队、高跷队、秧歌队等组成,接着举行祭拜仪式。这个过程包括:
扮装。一般从三点开始,村里的几位老人忙碌起来,他们精心为每位参加演出或游行的演员化妆,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全凭各人技艺与兴趣爱好,随意勾勒,随性点缀,着色大胆,率真幽默,了了几笔勾勒,与正宗京剧脸谱相比,古朴沧桑,气韵流动,天趣自然。
拜祭。初五一大早,村口西南的一片场地上已摆放好供桌,桌上摆放酒壶、酒盅,猪牛羊三牲,过年时各家各户炸的鸡肉、猪肉、豆腐丸子,苹果葡萄等果品。桌子四周是村里百姓自己扎制的聚宝盆、金树银树、上面挂满金银元宝,银光闪闪。供桌上放着两个牌位:东边是玉皇大帝,西边是火德真君。祭拜开始,四大天官、县官“老四”、乡绅“地方”依次拜祭;最后出场的是三国人物刘、关、张,梁山好汉,红楼钗黛,童男童女等祭拜,热闹而虔诚。
游行。沿着村中主要街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推着胶轮车,车上有金、银两大元宝,一位男扮女装的老人拉车,走在队伍最前面;接着是“老四”,扮相滑稽,他反穿皮袄,左手提一鸟笼,右手执一破扇,“老四”前后有两人抬着两根扁担(代指轿子),“地方”紧随其后,为“老四”之跟班,他腰里挂着一条破自行车轮胎,时不时地把轮胎扔向两边看热闹的人,被套着的人就要上前替换下抬扁担的人;四大天官,蟒袍玉带,头戴乌纱帽,穿戴整齐,不时摆出滑稽怪异造型,博取笑声;关老爷舞动青龙偃月大刀驱神赶鬼,唐僧、八戒、孙行者一路插科打诨,令人捧腹;紧接着是刘皇叔、张飞、赵子龙;后是穆桂英、孟良、焦赞,还有“姜老背姜妻”等等一类角色,各展所长,嬉戏热闹,一派升平祥和气象。秧歌队、舞狮队、高跷队,色彩妖娆,花样百出,确是热闹非凡。在蜿蜒前行的游行队伍中,最搞笑且最具地域特色的是“老四”和“地方”,他俩代表“县官”,穿戴表演夸张,幽默,“老四”佩戴眼镜,是用高粱秸皮扎成,上面粘有鸡毛,下穿红绸裤,滑稽相十足,他一路摇头晃脑,骄矜无比;而“地方”是专门服侍“老四”的,歪戴破帽,穿着一身间杂几道白纹的黑衣,在“老四”鞍前马后,奴相十足,面对百姓则飞扬跋扈,蛮横无比。这两个人物最接近百姓,百姓对他们最了解。因此,巡游队伍中安排这两人,是百姓智慧的体现,嬉戏热闹又不失讽喻揶揄。
礼送。游行活动最后在村外西南方向场地上集结,仍然由四大天官带领拜祭,全村老少跪拜一片,叩头作揖,几位老年人点燃“金银元宝”,纸钱明烛,香烟缭绕,恭敬虔诚,礼送“火神”。
沂水大峪“送火神”民俗文化,游行队伍角色众多,彩旗飘飘,扰扰攘攘,迤逦行进,蔚为壮观。村中几代人精心保留的服装、行头、道具,摇曳多姿。村中健在的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会按照人物角色形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演员们妆扮,并简单粗狂勾勒脸谱,目前是他们这些老人主导每年举行的送财“火神”民俗文化活动。
二、“送火神”民俗文化之源流嬗递
“送火神”原为普遍民俗,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祭祀活动。火神传说源起商代,有部落首领祝融,据说他本是颛顼氏后裔,以火施教,为民造福。夏朝末年,桀荒淫无道,天帝令祝融以火助成汤灭夏,商朝建立。成汤感念祝融,令全国百姓每年正月初五举行敬奉火神仪式。后朝代更替,火神于传说中不只造福人类,亦酿火灾。故每逢正月初五,人们即备丰盛供品,焚香烧纸放鞭炮,礼送火神,以保全年不遭火灾,大峪“送火神”仪式就是纪念这位火神真君。
清乾隆末年,大峪村连遭三次大火,烧毁房屋达百间,烧死牲畜几十头。为避灾祸,有些人家搬离大峪,投靠亲友。此时,有张、刘二姓人家搬迁来此居住,请道士做道场,道士言三次火灾均是因村民对“火神”不敬,故而降下灾祸。要消灾,需要每年都举行“送火神”仪式。张姓中有张珺者,为人仗义豪侠,联合刘家集资白银百余两,购置服装道具,成立乡村京戏班,并于嘉庆元年正月初五,唱京戏、跑旱船、踩高跷,以盛大仪式礼送火神。此后,代代相传,从未间断。民国后期,战乱频发,京剧班难以为继,但京剧服装未失,得以保留,“送火神”仪式亦得以保留,至今已传承两百六十余年。
显然,大峪村几代人唱京戏积攒下的服装道具行头,让送火神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踩高跷、跑旱船、锣鼓队、舞狮队等元素的加入,大概跟村里学京戏的时代差不多,这个时间应当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峪邻村魏家沟有一位二十岁左右马姓青年,常年在地主家帮工。这青年长得眉清目秀,机智聪明,唱歌时嗓音动听,地主本人也喜欢京戏,便拿学费让他去临沂附近学戏。马姓青年学成后归来,挑选一部分喜欢唱戏的孩子,一边学戏,一边置办各种戏衣道具。慢慢地,戏班子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且在方圆几十里很有影响力,名声越传越远。后来逢年过节搭台演出,地主家出大部分钱,村里每家再自愿凑点,断断续续买来色彩艳丽的戏服、头饰、鞋帽等行头,演出用的刀棍剑戟等道具,每年都购置更新一点,戏班子越来越大,现在保存下来的服装道具等还能装满六个大戏箱子。
经过抗日战争,大概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戏班子达到鼎盛时期。从现在精心保留下来的行头看,所唱京戏应该都是当时广为流传、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到了“文革”时,京戏不让唱了,就只能唱八块样板戏。改革开放后,人们投身经济建设中,没人再有这些闲情逸致唱这些曲目了,现在恐怕一出戏都没法搭了,原因是过去唱戏的老人大多数离世,没人会唱了。年轻人有新的娱乐方式,对此也不感兴趣,即便穿上戏服去参加游行,多数连自己的角色都不知道,仅仅是凑热闹,娱乐而已。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时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奔腾不息的血脉,“非遗”便是这奔腾不息河流中永恒的璀璨浪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力量源泉。最近几年,特别是新时期随着政府对“送火神”民俗文化的发掘整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与重视,目前沂水县已逐步建立起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新机制,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推进,社区、企业、教育等部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扶持非遗项目,开展探索灵活多样的非遗传承模式。旅游作为沂水名片,“送火神”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观赏项目,除每年春节期间定期举办活动外,正在探索尝试进景区,常态化定期或不定期演出。沂水有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如天上王城、地下画廊、大峡谷、雪山彩虹谷等,让民俗文化搭上旅游快车,让全国各地观众、游客了解认识“送火神”这一沂蒙地区独特民俗文化,目前“送火神”民俗文化正步入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三、“送火神”非遗文化之发展传承
沂水大峪“送火神”民俗文化属于“仪式、节庆活动”。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群体、团体的宗教仪式典礼,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工具、表演、实践、实物、工艺品、知识体系、技能、文化场所等均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规定。“送火神”民俗文化在两百多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创新完善,促使生活在沂蒙大地上的人们形成一种高度文化认同感与历史文化厚重感,体现了中华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之统一。
大峪“送火神”民俗文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之规定,她在传承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有相对固定的表演场地,保留保存了整六大戏箱的服装道具,她是在沂蒙腹地孕育生长的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火神”民俗文化是沂蒙山区人民独特地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与写照,她充分显示了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沂蒙人民的鲜明性格、审美情趣与文化追求,她薪火相传,生命力顽强。作为一项大型的群体性活动,“送火神”民俗文化以民间自发的师徒想带、身口相传为文化链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承模式,因此传承发展过程较为脆弱,而其中“人”是主体,承上启下,其作用至关重要,起决定作用。
沂水大峪“送火神”民俗文化是山东省政府命名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乾隆末年,张珺募集白银,购置服装道具,成立乡村京剧班,并于嘉庆元年正月初五日,举行盛大仪式,礼送火神。此后,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至今已两百六十余年,历经八代传承人,其传承脉络如下:
第一代:张 珺 清嘉庆元年至清嘉庆廿六年
第二代:张久禄 清嘉庆廿七年至清咸丰十年
第三代:张永清 清成丰十一年至民国元年
第四代:张玉芹 公元1913年至公元1959年
第五代:武玉堂 公元1960年至公元1979年
第六代:郝成法 公元1980年至公元1989年
第七代:张纪高 公元1990年至公元2012年
第八代:张纪峰 公元2013年始
非遗传承的核心是“人”,传承的核心内容是文化技能、文化精神、演出实践以及演出经验等。而这些传承都需要一定时间、一定场所、一定物质保证。“非遗”传承与发展是流动的,是活生生的,是生命色彩浓重的文化传承活动,其传承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来看,沂水大峪“送火神”民俗文化之传承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两大瓶颈:
资金短缺。村集体没钱,市县非遗经费补助很少,每年恭送“火神”演出,均属自发自愿,鞭炮、烧纸、香火钱是村民每家三元两块凑的,这点钱只够维持“送火神”仪式最简单的运行,举步维艰。至于游行队伍装扮、穿戴等行头都是村中几代人耗费心血积攒下来的,破烂不堪,自然损耗严重,没钱添置更新,这方面尚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政策大力扶持,也希望有实力的企业家及社会贤达人士慷慨解囊,捐资捐物,鼎力相助,解决资金瓶颈。
人才流失。现在农村大量人口外出打工,随着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大量青年人搬离农村,村中只剩老人、妇女、儿童,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现在健在的村中老人年纪大了,有些老人离世,技艺失传,如何培养非遗传承人成了这一民俗文化的头等大事。“送火神”民俗文化仪式,正常情况下需要一百人左右的演员,最少也得八十人左右,这还不包括大量服务保障人员。这方面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青年人拜师学艺,师徒传承,同时给予老年传承人以资助,使他们更有精力传帮带,带徒授艺;更重要的是鼓励青少年和有一定技艺基础的中青年认识“送火神”民俗文化的意义,潜心学艺,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培养厚植非遗传承发展土壤。
这些年,大峪“送火神”民俗文化传承发展,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依然艰难负重前行,且影响越来越大,每年山东周边省市乃至远道慕名而来的观众越来越多,如周边的江苏、河北、北京等省市,远的如上海,东北等地的观众。随着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和重视,我们坚信“送火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定会在新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完善,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