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在中外科幻电影中的对比表现
2019-03-20刘洁
刘 洁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
一、人文精神在影片中的体现
国外科幻影片如《战斗天使——阿丽塔》《星球大战》《阿凡达》中的精美特效一直都是人们看该类影片最大的关注点。成熟的特效吸引很多人喜欢看国外大片,在观影次数增加的同时,受众看到的不仅仅是特效的精美和震撼,还吸引观众关注国外对待人类未知领域的独特认识,以及探索神秘的外太空的执着与努力。剧情的设置,让特效在影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片中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也是在影视中展现的重要方面。国外科幻电影中主角的超凡能力常使人叹为观止,所有的影片剧情都是以主角为中心进行设置和发展的。如国外科幻电影“星球大战”系列展现的是自己的家园被侵犯时,主人公一个人以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拯救家园。在他的带领之下进行了星球大战,最终捍卫了自己的家园。“星球大战”系列科幻电影属于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比较浓重的作品,通过特效的展示使得主人公在整部影片中的高大形象得到了完美展示。“阿凡达”讲述了一个种族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与非正义的人类做斗争,男主人公也通过捍卫家园获得了爱情。对于电影故事脉络的发展来说,影片中的主人公在任务完成、功成名就以后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主人公的超凡能力与独特的个人魅力,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被主角的个人魅力深深吸引进而产生了某种崇拜情结。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类科幻电影中运用的特效在使故事惊险神奇的同时,也给主人公罩上了更加耀眼夺目的光环,影片所内蕴的英雄主义和个人至上思想也得以彰显。
与国外科幻电影的故事营构和价值表现不同的是,国内的科幻电影往往立足于中国故事及其讲述方式,传播的价值观念也是集体的英雄情结而不是彰显某个英雄人物的特异功能。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就是具有中国文化与人文情怀兼具高科技特效的优秀作品。电影从开头奠定的情感主线就明确显示着中国式叙事思维,用人世间的亲情作为出发点进行叙事,以最温情的情感作为基调。亲情是我们生活中大于任何一种情感的归属感,符合我们中国人正常的情感流露。中国人对待事情喜欢以情感基调为出发点,不会以个人为出发点,这种情感贯穿于影片剧情的始终。以《流浪地球》为例,拯救家园的神圣使命并不是主人公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群人协助主人公同心协力地完成这一任务。但影片并没有忽视单个人的力量和个性,仍然很好地表现了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和存在意义。他们虽然不是主角,但却在影片中是一个个必不可少的“这一个”。这些群体中的普通人既没有超强的能力,也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而是以一种平凡的方式出现,是整个团队不可或缺的成员,这就是我国科幻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中国式的表达方式。《影流浪地球》中“带着地球流浪”这一说法的提出,就是国产科幻电影区别于国外电影的显著标志。“流浪地球”计划的提出像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同样都是科幻电影,在影片的表达上国内外电影所传播思想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二、特效运用细节的呈现
在信息高科技时代,美国科幻大片独领风骚,以其高超的数字化技术显现其强大的拍摄制作能力。对于高科技特效的追求往往弱化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沉湎于“技术决定论”的苑囿中沾沾自喜。虽然也有潜藏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念和“美国至上”的国家情结,但往往被高科技特效掩盖其中。近几年,我国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随着制作技术和水平的提高,高科技特效的呈现也直追西方并有超越之势,而且我国科幻电影的故事讲述及思想内涵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意蕴,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教育意义。
电影特效是另一种电影叙述方式,科幻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想象,可以想象到任何场景和状态,可以让你体验一把可能梦里才能体验到的场景。通过这种比较虚幻的场景,才能展现出电影在视觉上带给我们的冲击力,从而感受到电影特效的魅力。以《流浪地球》为例,电影通过特效画面展现出幻想的奇异影像,地球因为太阳会慢慢衰老膨胀,太阳系将不复存在,导致地球都是冰天雪地的状态,地表上全是被冰雪包裹,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地下城集合点,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建设好的地下城中才可以正常生活,只有需要与外界沟通的人方可离开地下城去地表,但必须是有专门的衣物和专门运载车才能进行正常活动。这些细节和场景都呈现出一种神秘而奇特的空间感和深邃感。
地球面临着灭顶之灾,如何拯救地球就需要一场伟大并充满奇思妙想的行动。影片中出现的地下城、行星发动机、领航员空间站、救援队的大型运载车、火石,人们穿的保护服,衣服上显示的数据还有与空间站的随时连线,以及整个影片中呈现的末日场景、冰天雪地覆盖的上海、北京的空间场景都刻画得很是逼真。这些高科技在影片中的应用达到了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细节刻画真实。影片中呈现的太空景象木星、地球以及出现的好多场景和装饰都是我们熟悉的,加之运用3D的观影特效,真实感的场景特效仿佛让我们置身其中。各种模拟场景非常真实,整体影片的风格不是以黑白配为主调,而是使用了灰色配白色,与电影背景非常吻合。毕竟地球脱离了轨道,而且经过了时间和气候的变化,各种机械设备已经是灰蒙蒙的,看起来很有经过长时间沉淀下来的历史厚重感。影片中一些细节刻画,比如:“流浪地球”中重型运载车,一路从北京长途奔袭到印尼苏拉威西,可以说是“跨过山河大海”,而且在启动时“北京第三交通委”的提醒更是洗脑一般的存在,这俩运载车非常巨大,男女主角站在车旁边还没有车轮高,据此可以推断运载车的车轮直径至少2米,而车的高度至少是车轮直径的5倍以上,也就是说车高至少10米。运载车的运载能力非常夸张,正常的集装箱卡车运载能力为400吨,这个运载车是其大概3倍左右,能运载1200吨,因此,拉一个军舰是没有问题的。运载车的速度很快,甚至超过高铁。影片中在杭州城估算到印尼苏拉威西的时间为17~18个小时,当时在路面全部冻结时可以走直线,其距离也接近3400公里,大概进速可以达到300公里/小时,而目前速度最快的复兴号的基本时速为350公里/小时,这是一辆不可想象的超级运载车。在电影中运载车还使用了操纵球而不是方向盘的方式来驾驶,可以轻松地实现原地转向或者大幅度转向的功能,这对于应对野外恶劣环境有帮助,这一细节在电影中也有体现。还有影片中,中国救援队出现那一刻,让人眼前一亮,人手一具机械外骨骼,手上握着极具科技感的步枪,好威风,猛一看还真以为是95式步枪,但仔细一看,却发现有很多差别。枪身前部铭文雕刻着该枪型号,型号是QBZ-47步枪,该枪的铭文是严格按照我国轻武器编号命名规则来命名的,由此可以看出电影的严谨程度。
《流浪地球》中大量特效的运用不仅达到了更好的观影效果,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伦理观念以及集体协作精神。在剧中人们面临灾难时不悲观失望,而是集思广益、运筹谋划,运用集体的力量化危难为生机。影片中即便人们的生活陷入一种僵持的状态仍然存在过年的场景,祥和的场景展现出中国传统的节日欢喜氛围,对中国节日的概念还存在与人们的脑海中,这种场景的出现依然可以触动人们的情怀。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特有的景象,所以“回家”内核的呈现,对故土家园的眷恋,这些中国文化符号激发了国内观众产生共情共鸣。整部电影的主题主要突出人类在面临灾难对于生存的希望和永不放弃的决心,影片结局非常中国式,不是中国拯救了全世界,而是一群人用个人的牺牲换来了人类的新生,到最后也不放弃,没有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也可以说牺牲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更突出的是全世界人民众志成城去完成一件事,这个结局非常有中国人的特色。包括影片最后说道“流浪地球”计划共分五个阶段,将由一百代人来完成,相当于中国一直都有推崇的“愚公精神”。所以中国式结局常常意犹未尽,还需要众人的努力,非常有中国国画中“留白”的意思,给出观众自己的想象空间。
然而,国外科幻电影就没有出现这种让人有情怀的场景,力求真实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细节上主要呈现影片中特效的精美和剧中道具的真实,视觉冲击感的东西比较多,人的演技和剧情并不是要重点表达的内容,影片过多的高科技装备、智能化的软件系统以及玄幻的场景变化,整体的震撼效果打造了影片的精彩和刺激。如国外科幻电影《战斗天使——阿丽塔》全程特效精美,30万台电脑做特效渲染。仅阿丽塔的眼睛就用了900万个像素,皮肤纹理比真人演员还清晰。影片中未来钢铁由工作人员利用4年时间搭建模型,在7000平方米的空地搭建比盖房子还久。特效的先进之处在于:这是第一个类人类的角色,做到了数字和真人实景同步,对于细节的展现更是精益求精。阿丽塔的眼睛在IMAX屏幕下仔细观察,可以看到非常惊人且细腻的部分,虹膜中的显微血管层被完美地模拟起来,展现了睁眼、闭眼的细节,甚至观众可以看见眼球上能够反射和光影的虹膜部分。在拍摄时几乎不使用绿幕抠像,而是坚持《战斗天使——阿丽塔》在拍摄时必须使用的真实场景,而这些场景的真实感在屏幕上大放异彩。很多电影都是在影片制作过程中重新转换成3D,但这次“阿丽塔”的拍摄全程使用了价格昂贵的3D相机拍摄。在制作特效方面已经非常精良,所以在影片中呈现阿丽塔的战斗画面非常精彩。阿丽塔精通武术、剑术,看着娇小的身体能将巨大的对手砸成碎片,拳打脚踢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却屡屡获胜。其中《战斗天使——阿丽塔》显现的是一个人的英雄行为和超现实能力,体现的是美国式的个人主义英雄观念和价值观念,加之比较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满足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下的精神紧绷状态的释放。为达此目的,美国科幻电影中有的情节更是出乎意外,违背常理。如美国科幻电影《2012世界末日》,最后竟然是一个神仙拯救了世界。国外的科幻片结局非常有宗教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与《战斗天使——阿丽塔》《2012世界末日》等美国科幻电影不同的是,我国科幻电影则秉承了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这种类似于“愚公移山”式的集体合作模式传承至今仍焕发着文化魅力和历史光彩,《流浪地球》就是这具有鲜明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这和外国人所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观念明显不同。
三、人物形象在影片中的表达
影片《流浪地球》中所出现的人物,都是根据剧情设定好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的性格迥异,在面临问题时也表现出不一样的情况。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的性格会决定完成一件事情的程度,所以典型人物的性格在剧中很是明显,每个人的演技都能表现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在《流浪地球》中,演员演技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十分成功,对推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剧中男主角刘启的个性是坚强、冷静、执着、讲义气,遇到困难时从不害怕和退缩。当个人遇到困难时没有退缩,而是救了并不认识的TIM;姥爷的去世没能让他悲观失望,仍然一如既往地往前走。女主角韩朵朵的性格是胆小、冷静,在离开地下城的那一刻都一直在担心会出事,因为有了哥哥的保护才到最后,但她在紧要关头顶住绝望给大家带来了希望。外国友人TIM的性格更是幽默、风趣,在剧中是个比较讨喜的角色,把“怂”和“油”都演成了可爱,他能把悲剧化成喜剧。在太阳毁灭、地球流浪的悲惨环境中,TIM是在沉重氛围中的轻松调剂,成为悲情环境中的喜剧元素。在他和刘启勇完成任务时嘴上一路喊着“我不想死啊快救救我啊”,但还是在关键时刻勇敢地完成了任务,表现出TIM的双重性格。从“怂”到勇敢的转变比纯英雄主义的人物设定更加丰满,接近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能让观众在观影中有“自己人”的感觉。剧中的电脑天才李,自信、严谨、神采飞扬。他的形象纯属于“宝藏男孩”:一头卷毛,身穿地标防护服,戴着眼镜,看起来也是一名逃难人员,没想到一开口,瞬间成为严肃氛围的快乐源泉。他有点逗比、有点骄傲,还有点傻里傻气的少年感和亲切感。在剧情的展现中,伴随着科幻特效展现,人物形象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丰富饱满起来,他们协力拯救地球的行为深深打动了观众,让观众产生了共鸣,带动了观众的观影情感。
国外的科幻电影人物塑造上就没有这么形象,主要在主角形象上下功夫,剧中所有人的出现,一种是帮助主角战胜困难,另一种则是与主角形成对立面,对演员的演技要求低于对特效的要求,特效的成功几乎是电影票房保证的核心。在视觉冲击上做出文章,人物形象的设置比较单一,演员形象不够饱满,演员仅需要依照剧中的故事情节的需求来进行表演,其他方面都交给特效来完成。国外科幻电影如《阿凡达》比较典型,整部影片主要围绕男女主角展开,凡与男女主角有联的角色只能成为整部影片的附属或点缀。科幻影片的人物形象比较单一,不够丰满和具有个性,是配合剧情的发展而不是统领剧情、塑造人物,缺乏活色生鲜和栩栩如生,没有立体感。美国科幻影片对主角的演技要求很高,对于主角以外的其他角色的演技就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只是根据剧情把影片内容进行演绎,除此以外并没有在人物刻画上进行完整的谋划。这也是国外尤其是美国科幻电影与我国科幻电影的不同之处。
四、结语
用自己的传统文化表达科幻电影一直是中国人最想表达的方式,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是里程碑的表达,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在科幻电影中的表达,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版本的科幻电影,通过对比以《流浪地球》为首开启拥有中国式文化内核的科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