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办法
2019-03-20赵旭中国药科大学
赵旭 中国药科大学
高校突发事件在近年来成为了影响高校稳定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伴随着“千禧年”后的学生踏入大学校园,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并呈现只升不降的发展状态。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伊始迅速介入、合理解决、降低影响,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断探索。如何从根源上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是解决高校突发事件的重中之重。
一、何为高校突发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高校中,特别是在学生群体中由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或其他因素发生的、对各个层面带来损失或威胁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虽然由于不同的原因造成,但是往往都会造成群体性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下网络信息极其发达,学生思想不成熟的情形下,往往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表现出不稳定的处理方式。
(一)突发事件的类型
根据对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综合分析不难看出,现在常发的突发事件包括以下两种:
1.安全问题
高校作为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人员密集,对于安全进行管控具有较大的难度。高校一般选择相对集中的地方修建,这就导致了许多学校扎堆在郊区,人员流动性大,安全防范难度高。除了人身安全之外,经济财产安全问题也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网络贷、电信诈骗等问题在高校中频频发生,防诈骗宣传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无法跟上诈骗更新的步速。
2.管理问题
学生在校过程中,方方面面都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也就要求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会处于被管理者的角度。学生一旦对于这些制度有了抵触,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深意,就会不满产生抵触。错误的解读可能使学生认为其影响到了自身的利益,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产生抵抗。
(二)突发事件的特征
突发事件虽然具有诸多成因,但是归根结底,事件都围绕学生发展,结合学生自身特性不难总结出具有以下的特点:
1.群体性
大学校园作为学生聚集地,伴随着扩招,学生的人数在稳步攀升。一旦发生了突发事件且处理不及时,会立马在群居的大学生中扩散,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容易冲动,倘若受到外部因素的误导,必定会将突发事件转化为群体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2.社会性
高校突发事件在发生过程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无论是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或是波及人员,都具有极强的社会融入性。特别是在当下网络极其发达、信息高速传播的情况下,大学校园不再是象牙塔,而是在社会中处于完全透明的被动状态。事件的发生假若有社会因素的推波助澜,会产生比事件本身更大的群体效应,造成更严重的结果。
3.频发性
由于大学生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从入学伊始到毕业离校,每个年级从未发生间断。虽然在经过事件分析后,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办法;但是面对不断更新交替的学生群体,在相同的年龄层一样的事件总会频繁发生,这不仅仅体现出的是高校在突发事件预防方面的不足,也体现出了学生群体对于突发事件投入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足以从自身的角度将突发事件予以预防。
4.持续性
突发事件的严重性主要是从事件的影响来看。虽然我们知道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学校一定是及时、妥帖的进行解决。但是事件本身并不终止于处理结束,由其所带来的影响会在一段时间内甚嚣尘上,在学生群体中流传、发酵,带来的后续影响不可估计。
(三)突发事件的成因
经过对高校内常见突发事件的分析不难得出,高校突发事件成因包含涉及事件的诸多层面,包括:
1.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可以说社会、经济、文化每一年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巨大的发展中冒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自身成长中走了些许弯路。正是在人生道路的探寻过程中,一部分学生价值导向发生了变化,成为了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
2.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孩子得到了更好的物质保障,但也由此带来了弊端。孩子缺少了独立面对困难、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压力之下,会经常出现不稳定的情绪。一旦无法适应大学中无人约束、独立面对的模式,极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甚至极端行为。
3.从学生自身而言,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处于埋头苦学的状态中,甚至会丧失社交能力。过分的注重成绩而忽视了情感教育,造成了大学生在大学中表现出了自理能力低下、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安全意识匮乏等诸多问题。
4.网络的双刃剑作用也导致了突发事件的频发。首先网络的益处必须被承认,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社交能力,但是其中存在的弊端也不能被忽视:首先网络中的低俗信息、诈骗信息等,极有可能摧垮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认知;其次网络世界对于学生具有极强的有活力,一旦沉迷其中有可能造成学生产生多方面的问题,比如逃课、通宵,又比如在网络中实现了理想中的社交需求而自我封闭,现实生活中与他人零交流。
二、突发事件解决途径的有效提升
高校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有赖于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方面努力的结果。
首先,加强突发事件的预防意识与能力。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皆不可控,这就要求应对突发事件,建立详备的预防机制。对学生而言,要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理能力,不仅要加强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认识,更要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效避免学生主动造成的突发事件。对于学校而言,要在各个层面提升突发事件预防能力,争取在时间发生的早期便意识到,并有效控制,尽量在起始阶段进行有效解决。
其次,打造一支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的管理团队。如何在学校各部门中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保证各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可以迅速互通有无、做出响应是提升解决能力的关键。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辅导员不仅要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加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辅导员真正深入学生,掌握学生一手动态,并且在工作中与学生交心,保证突发事件处理过程畅通。突发事件的处理还需要学校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包括学生群体的维稳、相关信息的通报、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都要在第一时间制定方案。
再者,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对于有效提升突发事件处理水平也有着重要作用。校园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不仅仅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更要将所有的条款落实到实处。首先是提升校园安保水平,包括在门禁、消防等多方面的有效管理;其次是饮食安全,虽然现在对于学生用餐方面的进出管理越来越完善,但是随着外卖等良莠不齐的用餐途径的产生,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了影响大学生用餐安全的威胁之一;第三,在网络方面,实现对于网络信息的有效监控与筛选,是实现校园稳定的重要保证之一。网络管理的目标是让学生既可以获得有用、广泛的消息同时,又不被网络上具有迷惑性的消息蒙骗。这不仅仅要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网络自身的“防火墙”水平,也需要学生提升自我防范能力,增强防骗意识。
最后,从大学思政工作的角度出发,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发挥的思想引领作用,可以有效的实现其对突发事件解决的作用。首先思政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使学生认真分析,不被事情表象所迷惑,为事情的解决实现助力;其次思想政治的育人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新时代下精准思政的重要使命。通过思政教育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打好学生心理防御战,引导学生处事不惊、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降低突发事件对学生身体、财产之外的影响,确保大学生活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突发事件频发且人员密集的场所,倘若不能与时俱进、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必然会处于被动的状态,不仅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扩大事情的影响。分析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掌握事件的发生规律、更新应对方法、提升决策水平,是创建和谐校园、提供良好教育保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