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科技竞赛为载体”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9-03-20顾晓涛吕庆涛张启亮沈阳工业大学
顾晓涛 吕庆涛 张启亮 沈阳工业大学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全民素质的提升,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教育部多次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不断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青年学子即将步入社会,是距离未来最近的社会接班人,也是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中坚力量。经历了百年沧桑,中国才有了如今的辉煌成就,“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更何况我们在守住江山的同时还要继续不断前进。研究生是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他们肩负的责任和压力相对来说将会更大。因此,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和培养也就不能有一丝懈怠。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研究生人数日愈增加。这就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走向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培养正确的爱国情怀。尊重研究生群体的发展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丝毫不动摇,始终相信党和国家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并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按照我国的学制规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时间为3-7年不等,在研究生这一层次上则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研究生必须在外界瞬息万变的大环境催动下,让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有用武之地。而如何去实践和检验,就可以通过科技竞赛。参加科技竞赛是研究生这段时间最应该做的事之一,不仅能提升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还可以以此为载体,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于其中,贯彻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发挥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
研究生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独立生活之后,思想意识上的自主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有自己的方式。由此可见,仅仅是靠着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还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将他们看作小孩子,而引起他们的反感,与教师产生隔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技竞赛相结合,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逐渐消除距离感,建立起基本的信任,从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道路。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大学生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坐在课堂安安静静听老师讲课的时间被大大缩减,更多的是学生自主设计和研发一个实验项目,共同探讨并解决遇到的问题。科技竞赛和课堂教学都可以实现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必须认识到,这是两种不同意义的方式,是并列关系而非包含关系。科技竞赛是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活动,通过参加竞赛,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锻炼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解决各种困难,建立起坚持不懈的恒心,并感受到努力过后的喜悦和获得成功的成就感。除此之外,竞赛中的团体协作也要求学生不断提升沟通交流和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还有可能从中发现具备领导才能的学生,再更进一步培养。
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文件自2004年出台以来,备受各高等院校的关注和重视,都纷纷积极响应号召,积极配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得到大力开展。这对推动学生的科研能力和高校的学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课外科技活动,不仅是学生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更是我国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和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上的重要体现。
以《中国共青团》为代表的期刊,2011年第十期中,发布了《“挑战杯”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国青年研究》[3]等相关期刊学报,也为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与此同时,论文的发表也有效的提升了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效率。根据2017年9月1日有关部门关于管理高校学生的相关条例[4],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其他社会生活需要的道德品德,即以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为重心的道德培养目标,计入学校教育建设目标中,学校应以培养知识教育与道德修养双重理念为教育宗旨。当下,高等教育的思想道德培养工作,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也在不断的寻找更多的方式方法,其中科学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展示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科研活动中,作为导师的角色,不仅仅是在知识教育上的培育工作,更多的是通过科研工作传播对学习、生活的态度以及社会处事方式。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简单互动关系,更多的是通过倾听对方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通过沟通与理解,获得属于对方的生活智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对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实力。将研究生的教育工作扩展为更加丰富、多层次的思想教育,通过师生互动的双向思维,使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手段,使道德教育真正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道德思想也在足够开放坦诚的环境中真正起到影响学生的效用。研究生希望通过更多的竞赛项目获得更长久的成长,是学校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重要外在动力,通过举办科技方面的成果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展示活动,实现更多研究生同学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实操性的科技实践活动,能够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让研究的过程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国家的科研工作培养更多的生源力量,另一方面,在科技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力量,提升研究生的道德水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在学校期间,根据每年的科技研究活动,对参与度进行相关调查,并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工作进行新的调整,积极的调整道德修养以及社会道德的教育工作方向。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2018年两年间,学生在参与科技活动中的马满意度有所变化,在思想指导科技活动以及竞赛活动三个方面,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为5.827、5.722、5.619,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思想道德教育为首位,科技培养仅占第五位,对于调查案例中涉及的教育问题,调查对象的满意度仅为5.621。(调查问卷中涉及的问题共12 种,其中包含学校教育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研究生管理、学术道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四种;以及学生关心的日常:社团、社会实践、文体、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学业奖学金评定、国家奖学金评定等具体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近三年内,我校研究生在科学活动方面的参与度较高,创新团队以及集体不低于600 余,参与的学生个体超过了2000 人。从参与的竞赛上可以看出,科技含量较高,竞赛类型主要包含电子设计、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数学建模、城市管理创新设计、结构数值模拟、大数据技术创新等科技竞赛,其中还包含地方性,即辽宁省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在这些大赛中,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得国家级的奖项84 项,省级的200 多项。学校因此获得的国家级优秀组织者、省级优秀奖各为5 项以及10 项;其中获得学术创新奖励的研究生,三个等级各有4 人、13 人、24 人;获得集体创新意识奖项的团队有46 支。大量的奖励,说明学校的学生有着较为高效的学习能力以及完备的创新意识,对于学校来说,更是道德教育工作的一大助力。
研究生群体具有较高意识形态以及较成熟的心理素养,因此在教育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应当以教育形式多样化为主,更能够吸引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不断的展开新形式的科技活动,通过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能力,进一步建立益以科技实践带动思想教育活动的新型的教育目标。不断的在实践中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提升高素质教育的思想培育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