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类报刊信息传播路径探析
2019-03-20张引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
张引 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
近几年,网络发展对于纸媒的冲击越来越大。如何在满足市场要求的同时,实现沟通学校、教师和作者的社会功能,这是必须加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网媒化发展的路径,来思考教辅报刊发展的革新问题。
一、“新教辅”:期刊属性的新界定
教辅类出版物一直是出版界的宠儿,据不完全统计,教辅类图书和报刊占全部出版物的一半左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旧有的教辅出版呈现出整体下滑的趋势。针对新的技术条件和传播方式,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出“新教辅”的概念。
所谓“新教辅”,其理论是基于马云的“五新”思想提出的。2016年,马云针对网商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五新”理论,即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新技术、新制造。其中的新零售,对于教辅报刊发展尤其具有启发意义。所谓新零售,就是打通线上线下,建立一个基于网络数据平台的新形态销售模式。
二、网媒化发展需要把握的原则
对于教辅报刊的发展,有的专家认为,走品牌化经营道路,树立品牌形象,同时要突破转型期盲点,开拓新的市场①,这是有益的尝试。要处理好“新教辅”的发展,需要注意几个原则:
(一)坚持以读者为主体的方针
在网络化时代,读者的需要更加多元化,同时,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到教育信息,这大大消解了纸媒的信息优势。不过,网络信息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信息庞杂,重复性大,缺乏针对性,这些都是网络信息的普遍性问题。因而,需要专业媒体联结信息源,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有效信息。
(二)教辅信息网络共同空间的概念
网络的核心就是没有具体边界和物态限制,体现在教辅刊物上,就是各种教育信息要自由流动,突破教师、学校、考场和辅导教师的界限,真正在一个公共空间内自由选择、自由分享。这样的教辅信息网络共同空间有别于以往的单向、有限和线性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有效的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信息。“新教辅”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网络化媒体,发挥自身的优势,建设这样一个复合型的多中心的信息共享空间。
(三)把握好网媒环境下辅导知识和熏陶人文的平衡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面向现代化的人才,所谓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在教辅类报刊网媒化转型中,如何以新型平台来促成学生作为现代化人才的综合素养,既是根本目的,也是非常值得探索的新任务。网络化平台的优势在于多媒体性,因而不仅仅是纸面文字,还包括声音、图像、影像和人机、人人等互动模式,这就极大增加了媒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网媒化路径的尝试
从网络媒体发展来看,并不是网络自身制造信息,而只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对于教辅类报刊而言,只要刊物适应网络情况的变化,其立身之本仍旧可以牢牢把握住。关键需要处理几个问题:
(一)纸媒与网媒的统一
传统纸质媒体市场规模缩小的同时,基本的媒体形态仍旧存在。比如美国的《金融时报》,在网络化和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并没有放弃纸媒,在开拓网媒的同时,以会员制的方式维系住基本的读者群。同理,国内教辅类报刊在发展网媒的同时,其基本的媒体形态仍旧会保留,这主要在于:学生读者的实际要求需要纸媒形态。无论是时间上还是教育规律,学生都无法以网媒作为第一路径。所以,纸媒的发展趋势是以新媒体形态来统摄纸媒和网媒,让教育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得到真正实现。
(二)业务整体的线上与线下统一
这里的统一不仅仅是指读者的变化,编辑方式的变化,传播途径的变化,也包括发行渠道的变化,业务管理方式的变化。要真正做到在网络化思维的引导下,对整个教辅类报刊的整体运行进行有效调整,实现整体工作的网络化整合。比如:领导和员工观念的变化,要以新教辅的观念看待工作;编辑流程的变化,要以学生的真正需求作为目标;发行体制的变化,要注重发行渠道的多元化和网上营销;资源和数据库库开发,为网媒化提供资源等等。
(三)教辅信息的学习者与提供者的统一
在新教辅的观念下,学习者和提供者并没有严格的限定,学习者也是提供者,提供者也是学习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或者教辅人员和报刊编辑,都共同处于教育信息的参与者和分享者身份。新教辅的意义在于把握和整理有效教育信息,设计和开发有效的网络分享机制,使得教育信息的流动和分享更加便捷。新教辅并不一定自己去做技术工作,完全可以在现有的技术市场找到合作伙伴,或者通过现有的网络平台从事这项工作。诸如微信公众号、网络电台等。
四、结语
在面对新媒体的发展上,教辅报刊的回避和排斥是错误的,一味迎合也未必能够成功。教辅类报刊要生存要发展,一定要认清学生的基本需求,核心就是能力发展,应该牢牢把握这个根基。其次就是认识网媒化发展的技术特点和传播特点,努力构造一个网络化的共享信息系空间。只要抓住了这两点,教辅类报刊就能够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实现自己的嬗变,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资源,为我国的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也能在变革的新时代得到更充足的发展。
注释:
① 吴爱兰《语文教辅报刊现状及发展问题》,《传播与版权》,2013年0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