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时代摄影记者的转型之路

2019-03-20马启兵

传媒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媒介摄影

马启兵

(安徽市场星报社,安徽 合肥 230001)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各大媒体为了增强竞争力,需要进行新闻记者、摄影记者、播音主持人等相关新闻工作者的转型升级,尽可能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新闻摄影是新闻图片的来源,高质量的新闻图片是新闻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新闻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各种科技的飞速发展,摄影由以前的胶片化学技术向数字电子技术转变,数字摄影如今受到大众的广泛接受与青睐,可以说,如今新时期的摄影记者可以说是数字技术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数字摄影与胶片拍摄相比较而言,拍摄更加便捷,存储量更大,还易于保存与传播。在网络、数字科技的支持下,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可以实现即摄、即传、即编,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摄影记者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更要紧跟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潮流,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各种资源优势,进行自身的转型与升级,从而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新时代新闻摄影记者,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新闻作品。

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需要应对的挑战

毋庸置疑,先进的数字科技以及摄影器械虽然让新时期的新闻摄影记者更加便捷高效地开展摄影工作,但是一定程度上却掩盖了一些新闻摄影记者欠缺基础摄影知识和摄影技巧的现实,随着摄影器材越来越智能化,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正常操作使用,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摄影技巧,往往导致生动精彩的场景被拍成了呆板、毫无生气、重点不突出的新闻图片,影响了新闻图片传递信息的效果,也影响了“传世之作”的问世,类似这些情况在新媒体时代,尤其在地市级媒体的新闻摄影报道中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总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们实际工作中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与挑战:

(一)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全民记者的兴起

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兴起,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接收信息的速度也更快,导致受众信息需求愈发多元化,受众对各大媒体传播的新闻内容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对新闻摄影图片的需求量增多,与此同时,随着各种新媒体工具的普及,受众扮演起“全民记者”的职责,广大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和上传新闻图片,并第一时间在自己的微信、微博、QQ空间或各大主流网络论坛中广泛传播,拍摄新闻图片不再是新闻摄影记者的“独家专利”,甚至某些资深的摄影爱好者,他们的摄影技巧以及所使用摄影设备的规格质量都比很多新闻摄影记者要强,能够拍出比新闻摄影记者更好的图片。

(二)受众阅读习惯不断改变

在媒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受众接收信息以及阅读的习惯都在不停变化,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生活工作压力更大,节奏更快,受众越来越倾向于关注新闻报道的标题和新闻图片,“读图时代”随之到来,与文字相比,新闻图片传递的信息更加直观,并且图片比文字具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易激起受众的阅读兴趣,因此,受众对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有更高的期待。

(三)摄影设施设备更新太快,对操作技术要求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摄影器械相关设备的快速更新,如今的摄影器械也越来越智能化,方便了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的同时,无形中也给广大新闻摄影记者带来压力,很多偏远地区的新闻媒体以及摄影记者没有足够的经费去升级换代摄影器械,并且很多新闻摄影记者没有进行最新的技能培训,以至于很难熟练地操作先进的摄影器材,比如在调焦、光圈与快门的组合、曝光量的增减方面缺乏技巧,最终导致拍摄出来的新闻图片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效果。

(四)媒介竞争加剧,新闻图片出现造假现象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发行量或点击率,各大媒体都在尽最大能力来提升自身的媒介竞争力,新闻摄影记者为了追求新闻图片的“轰动性”或“眼球效应”,某些新闻摄影记者会进行“摆拍”,导致新闻图片失真、失实,甚至有些图片根本就是造假,比如前几年出现的“华南虎”图片事件,这些错误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在受众中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这对新闻摄影记者来说,一定要时刻牢记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杜绝造假行为,务必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二、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转型策略

(一)培养新闻敏感性,捍卫新闻图片的真实性

在媒介发展的新时期,新闻摄影记者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和政治敏感性,善于在纷繁芜杂的新闻事件发生现场找准最合适的新闻图片摄影角度以及摄影重点,不仅要拍摄出新闻事件的内涵,更要确保新闻图片的真实客观性,如何用相机“通过看到的东西,表达看不到的东西”,这对新时期的新闻摄影记者而言,是一个值得一生去追求的新闻摄影理想。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保障,是媒体和新闻摄影记者必须遵守的原则,虽然不能保证每一次拍摄的新闻图片都能成为“精品”,但新闻摄影记者一定要保证所拍摄的新闻图片是真实客观的,可以说,这是新时期新闻摄影记者转型升级的基础与前提。

(二)灵活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

近年来,新闻摄影记者的摄影装备不断升级,无人机的使用能够让新闻摄影记者更好地进行新闻图片的拍摄,无人机航拍凭借其独特的拍摄视角和灵活的操控系统,以及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显露出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媒体新闻摄影记者追捧的拍摄“利器”。在新媒体时代,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新闻摄影记者要多使用高科技摄影设备,提高运用高科技设备的技能,最大化发挥无人机航拍在新闻摄影过程中的优势,比如拍摄大场面的全景图。当然,新闻摄影记者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合理使用无人机,不能随意放飞,以免引发事故。

(三)由“单一型”新闻摄影记者向“全能型”新闻记者转型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摄影记者越来越难以胜任新时期的新闻摄影工作,传统新闻摄影记者功能比较单一,他们的工作重点主要局限于新闻图片的拍摄,对新闻报道的其他各个环节关注不多,但是随着受众对新闻摄影记者要求的提高,传统新闻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综合实力,具备多种媒介技术,要熟练掌握新闻采访、写作以及编辑等环节的技巧,能够胜任多个工作岗位,身兼多职,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同时开展文字与影音报道,从而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人员成本;此外,还要格外增强业务能力,能够熟练利用美图秀秀、Photoshop等软件,根据新闻报道的需要对新闻图片进行优化调整。只有自身专业素质切实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新时期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价值。

(四)增强知识产权、版权意识,打造精品图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对新闻传播的要求以及“把关”不够严格,经常出现某一张新闻图片在不同的网站上肆意传播,如果没有经过相关媒体和当事人的许可,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侵权,会对原创作品的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记者要有极强的知识产权和版权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法规、制度来维护自己拍摄出来的新闻成果,同时,新闻摄影记者还要有打造精品新闻图片的决心,这样可以敦促新闻摄影记者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每次拍摄出的新闻图片都可以成为精品。

三、结语

总之,新闻摄影记者一定要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转变传统的摄影观念,提高新闻摄影技巧,合理利用各种新媒体资源,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尤其提高新闻敏感性与技巧性,善于发现完美摄影拍照的角度,向“全能型”摄影记者转变,提高新闻摄影的效率与质量,为社会受众提供更多精美绝伦的新闻图片。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媒介摄影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