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蒙太奇在美国电影中的应用
——以《绿皮书》为例
2019-03-20
(沈阳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叙事蒙太奇的电影表达方式,自从出现以来就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其新颖的表现形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忠实的观众。叙事蒙太奇使用具有鲜明的特点,且本身分成不同的应用类型,可以广泛运用在很多电影之中,无论是观演关系还是视觉感受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观众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概述
(一)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是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创造的,指的是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根据电影中心思想的不同,拍摄不同的片段,在通过后期的剪辑,使这些片段和镜头按照一定打个顺序排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正是因为这种较为自由的衔接方式,可以将电影的结构分为不同种类,也可以控制电影的节奏。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中心思想,并体验到更好的观影效果。叙事蒙太奇分为时间型、空间型、逻辑顺序型等多种表现类型,每一种都给予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打造出的时空效果也不尽相同,充满艺术的魅力。
(二)《绿皮书》简介
美国电影绿皮书主要讲述的黑人钢琴家与意大利裔司机在四处演出的路上的所见所闻,在幽默的碰撞中,揭露美国种族歧视问题,既有艺术观赏效果,又颇具深度,具有现实意义,引人深思。本文从这部经典电影的艺术效果和表现手段入手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叙事蒙太奇手法对于电影的意义。
二、叙事蒙太奇在美国电影中的应用表现
(一)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电影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方式是多样的,其中演员的台词就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有时演员会通过台词表达直抒胸臆,直接将主题内容展现给观众。还有一些时候演员的表演则更为间接委婉,与肢体语言共同构成和展示了主题思想,这就需要后期制作的配合。在展示人物感情特征方面,叙事蒙太奇手法的作用更加明显,一句怒吼,一声呐喊,甚至是一个充满暗示的镜头,都足以构成和展示人物的感情特点。在经典电影《绿皮书》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音乐家雪莉的镜头暗示,没有大量的台词对白,通过对独立而松散的镜头拼接,从而隐晦地展现雪莉的整体人格,以及在遭受了歧视之后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这种拼接的效果点到即止又饱含深意。观众们在观看时,通过几个镜头,产生一定的思考或联想,对于电影的情感表达和人物的塑造更为有利。
(二)产生更丰富的内涵
应用了叙事蒙太奇手段的电影,后期制与的剪辑方式赋予电影独特的表现魅力,而这种语言本身就带有巨大的信息量。电影是语言艺术,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台词,就能够传递出大量剧情中包含的信息,这种巨大的信息量是其他表演方式所不能够替代的,也是台词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之一。但是电影向观众所传递的信息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通过这种台词语言直接传递,即通过演员的表达所传递的信息,这种传递方式简单直接,信息量大。二是通过“潜台词”方式传递的信息,也就是后期的剪辑与组合,向大众传播中心思想。这种传递方式婉转间接,蕴含更深层次的信息,需要观众仔细挖掘,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叙事蒙太奇的思想在电影中一直较为经典,不仅仅是我们所提到的《绿皮书》,甚至是从卓别林时代就开始了叙事蒙太奇元素的应用,利用一些单独的镜头拼接在一起,打造出更深刻的意义。
(三)创造不同的节奏感
叙事蒙太奇艺术方式运用在一些电影作品中,不同情节之间的联系看似松散,实则有着明确的线索可循,后期制作就是联系这些情节的填充剂。通过蒙太奇式的拼接方式,电影作品中的各个情节得到了有效衔接,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也更容易让观众了解剧情的总体构思和发展脉络。在经典电影《绿皮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意大利裔的司机在刚刚启程时,在路上邀请钢琴家与其一起吃炸鸡,生活十分严谨的钢琴家由拒绝到乐于接受,但仍然制止其向窗外扔食品垃圾这一段。剪辑利用蒙太奇表现手段,十分风趣幽默,节奏明快,让观众在镜头的精巧切换中看到充满立体感的人物形象。叙事蒙太奇手法的魅力即可以用镜头语言缩减时间空间的距离感,也拉近电影作品和观众的距离感。
三、结论
电影是一门在观众的审视下发展变化的艺术,通过实践与学习美国经典电影中的就叙事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与后期剪辑技术,在对专业问题进行研究时,将理论研究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对国内外经典电影进行深入剖析,解读经典案例。相信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加容易了解电影行业国内和国外的发展趋势,以及观众对这种新鲜事物接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