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19-03-20赖银敬

成功 2019年4期
关键词:国旗爱国主义小学生

赖银敬

广州市增城区清燕小学 广东广州 511300

音乐教育的最大功能特点是美育。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就是德育的功能。而且两者之间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音乐课程目标第一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就提到: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可见,在音乐课堂中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音乐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要如何在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学生心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这个问题,现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一、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爱国主义题材进行思想和行为教育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每个年级基本上都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材歌曲进行强化教育。比如在教学低年级的《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然后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室中悬挂的国旗,讲解国旗中颜色、图案代表的意义。再延伸到每周的升旗仪式时,我们应该要肃立敬礼等,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国旗代表的意义之后,再进行唱歌教学。学唱歌曲的时候,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歌唱中抒发真挚的爱国情怀。在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候,要让学生了解国歌的来历,还要解读每一句歌词的意思。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一段,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艰难处境,了解义勇军们英勇杀敌,不畏困难的历史。在了解了歌曲的历史背景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演唱。最后还是要延伸到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去唱国歌、怎样敬礼才能表达出对国旗和国歌的尊重等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概念——音乐——行为”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音乐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途径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音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获得愉快的审美体验的同时巧妙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教学三年级《游击军》一课时,我就给全体学生编排了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律动,让学生模仿游击队员在战斗的情景。在律动中,同学们感受到英雄们当时所处的艰苦环境和勇敢无畏的精神,爱国情怀的火花仿佛瞬间被点燃,个个都仿佛化身成了游击队员,满腔热情准备去参加战斗一样了。通过活动,学生的思想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又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剧的创编,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而且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对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英雄的内心世界有了真切的解读,大家都被王二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在汇报表演时,大家都非常投入。在演到英雄王二小倒下的一刻,有的同学眼睛都红了。这一刻,同学们的心灵又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洗礼。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建立情景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使得音乐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学媒体不断更新。这些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灵活性,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教媒体进入,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育教学手段,使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如果注意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育。因此,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爱国主义是一种抽象的情感。现在的学生生在和平时代,生活幸福,一说到爱国,就觉得空洞教条,仿佛离自己遥不可及。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教学就能达到穿越时空,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特殊情感转化为具体形象的音乐,通过音乐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爱国情感。如,从《保卫黄河》这首曲子中,我们通过视频都能被义勇军奋起抵抗的拼搏精神震撼心灵。音乐透过的形象的方式传递着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再将这份情感传递给它的聆听者,唤醒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多媒体的运用,使得我们的音乐课堂要构建情景教学显得更加轻松容易,再结合合理的教学环节,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联想,就能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目的。

总之,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纪律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日常教学当中,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教育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猜你喜欢

国旗爱国主义小学生
触摸国旗的那一刻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国旗升起
国旗国旗我爱您
尊重国旗
我是小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