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工作质量提升路径
2019-03-20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职业教育》编辑部,江苏 无锡 214121)
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出版因其查询迅速、价格便宜、储量更大,以及便捷的加工方式获得人们更多的青睐,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方式及想要获得信息的内容、获得信息的渠道都发生了变化,这对编辑出版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编辑要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以适应新媒体环境带来的编辑领域的变革[1]。面临新技术背景下的挑战,不仅编辑部要找准自身的定位,认清自身的发展方向,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而且编辑也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明确自身的任务,以积极的心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编辑力,以提高新媒体时代下编辑的工作质量。
一、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素养
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编辑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作为内容的“把关人”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自觉抵制不良文化、错误思想,严把政治关[2]。同时应加强高校出版专业在校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并通过学习中国出版史、出版业中杰出的老一辈工作者事迹等,弘扬作为一名出版专业学生的光荣使命以及重要意义,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找准编辑角色的定位。在岗的编辑要自觉地学习当代新思想、新理论,与时俱进,使编辑工作者始终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先进思想。
二、坚定信念,走特色化道路
传统出版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不是一味地否定过去、放弃自己的专长,跟随潮流,模仿热门,随意改变原有的出版定位,而是要保持自身的专业出版优势,同时充分掌握和利用现代化数字出版技术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某一专业领域做专、做细、做精、做大、做强。例如,斯普林格、企鹅、培生等国外知名的出版集团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都保持自身的专长,在自己的领域内占据着有利地位。这也说明了,所谓保持专业优势也就是保持出版物内容上的优势,因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编辑要始终秉承“内容为王”的宗旨,坚定信念,走特色化道路。
三、不断完善出版业人才教育工作
数字出版时代对出版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应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出版单位层面加强对出版业人才的培养。
在政府层面,不断完善《出版管理条例》中关于岗位培训的政策体系,使培训专业化、制度化、可持续化;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制度;完善资格证书考核机制,加强持证上岗的力度,激励编辑加强学习以提高出版专业资格证书通过率;举办全国出版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完善对出版单位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情况的考核机制;督促省(区、市)级新闻出版管理机构认真落实编辑培训的工作;完善出版行业资格晋升体系,构建科学的考核标准、建立跟踪测评制度和培训质量评估体系以不断完善和优化培训结构体系。
在学校层面,一方面加强引进数字出版领域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结合出版行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高校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补充教材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要打牢学生的文化基础功底,并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出版社合作,一方面邀请出版专家来校讲座,实现讲座育人,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去出版社实习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出版单位层面,各出版单位应重视并加强编辑的继续教育工作。如与高校或培训机构合作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教育;做好培训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对编辑能力薄弱方面进行重点培养;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培训,提高培训效率,促使培训方式多样化;规范出版单位内部培养人才机制,要求资深编辑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新编辑人员,并将此纳入年度业务考核[3-4]。
四、把握编辑力的内涵与外延,提高和优化编辑力
编辑力是指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各种能力。编辑力直接影响出版物的质量,编辑只有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编辑力,才能更好地提高编辑活动的质量、提高出版物在媒介竞争中的地位。
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新媒体出版环境下,部分编辑出版的流程出现了信息技术化革新,许多工作不是简单的纸质化校对,一些文本内容要适应网络化的阅读模式,不仅需要文字内容还需要声音、图画、动画等特殊元素,这对编辑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编辑角色转型时培养其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是编辑出版革新的关键。
增强运用新媒体的创新力。新媒体时代的编辑出版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出版内容进行复制粘贴,而是要配上新媒体的元素,这些工作中蕴含着大量的创意,它贯穿于编辑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因此,编辑工作者的创新力在编辑工作中至关重要。编辑要想有创意性的选题,需要编辑不断加强自身修炼,提高自身的创新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创新点,多听、多看、多想,用发散的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去看待问题[5]。
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沟通能力。在编辑工作中,选题的确定、论证、策划、组稿、编辑加工等环节都涉及与作者、审稿专家、读者、同事、媒介的沟通与交流,尤其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上的交流必不可少,因此,编辑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培养自身的社交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塑造良好的形象和积累更多的人脉,为进一步拓展作者数据库、拓宽市场、积累资源创造更好的条件[6]。
培养数字内容产品的经营力。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手机媒体已经是人们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方式,以视频媒体、音频媒体、图文媒体等性质划分的数字媒体对新时代的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营销技术方面,编辑要依据读者阅读方式的转变,策划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方向,做到出版业市场的精准定位;在营销能力方面,传统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出版营销的需求,在网络化的时代,编辑应该利用网络传播快的特点做好出版营销工作,例如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期刊栏目信息,以此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在版权保护方面,编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加强版权保护意识[7]。
五、结语
编辑是精神文化产品的把关人、再创者和传播者,其不仅是产品项目的策划者、内容的把关者、知识消费的引导者、内容资源的拆分者和整合者,也是售后的服务者和营销的推广者[8]。因此,编辑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出版物的质量。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不仅要具备优秀文化的政治及学科的鉴别能力、传播策划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以提高编辑力,而政府、学校和出版单位也需加强对出版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编辑,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