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
2019-03-20程淑华
程淑华
梨树县四棵树乡中心校 吉林四平 136500
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体积和容积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体积和容积的单位、体积的计算方法、体积单位的换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区别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问题法。
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主线,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出示乌鸦喝水的图1和图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发现数学问题。(图1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图2又能?)(图片略)
(在这里利用故事导入,激兴设疑,同时也暗示了“体积”和“容积”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认识体积
1.初步感知,物体有大小。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的物体体验其大小。其次联系生活进一步体验物体有大有小。(在这里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2.提出问题,研讨解决方法。出示相差不大的红薯和土豆,此时,学生纷纷争议其大、小?到底谁说得对?谁能想出办法让大家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在这里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3.动手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1)实验前引导学生观察桌面的两个量杯,发现了什么?(量杯的大小一样,量杯里的水面一样高)(2)引导学生分别把红薯和土豆放入量杯中,又发现了什么?(水面都上升了,并且装红薯的量杯水面上升得高一点,装土豆的量杯水面上升得低一点)为什么?(因为红薯大。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高,说明红薯占的空间大。土豆比红薯小,因为土豆占的空间比红薯小)
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红薯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学生举出各种实例说明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
小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对比、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三)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的意义
1.观察刚才实验的量杯能装什么?(能装水)像量杯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2.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水杯,这两个水杯哪一个装水多?谁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分组做实验)
小结:两个杯子装的水不同,说明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杯子里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
3.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实物进行直观操作演示,使学生充分感知容积的意义)
(四)区别体积和容积
1.出示魔方和装满沙子的木盒,比一比,谁的容积大?(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使学生明白:魔方不能装东西,只有体积。木盒能装东西,既有体积,又有容积)
2.比较木盒的体积和木盒的容积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木盒的体积是木盒所占空间的大小,木盒的容积是它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小结: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在这里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3.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后,就会明白图1乌鸦为什么不能喝到水,图2又能的真正原因。
(五)巩固应用
1.试一试。(课件出示P42的插图)
2.搭一搭。(第42页“练一练”的第4题)
3.说一说。(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
4.想一想。(第42页“练一练”的第3题)
(这四题都用学生独立思考、指名交流、学生点评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这里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试一试”是学生进行“搭一搭”的基础,“搭一搭”又是“说一说”的准备。“想一想”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六)谈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这里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习方法,意在让学生学会学习)。
板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