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公园
2019-03-20张浣纱
张浣纱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文学院 北京 100020
从三、四岁起,儿童公园就成了我童年中和姐姐妹妹们一起玩耍的嬉戏地。那时候,姥姥家住在鲁迅路,从鲁迅路到儿童公园,即便是三、四岁的稚子,只要花上十五、六分钟也可以徒步走去。因此,妈妈和姨们,经常会在周末回娘家聚会的时候,带上我们姐妹三个,去儿童公园玩耍嬉戏。
那个时候的儿童公园,最好玩的就是跷跷板、秋千椅和滑梯。只是滑梯不够高,滑得不够过瘾,因此印象模糊。倒是跷跷板的印象比较深,一个蓝绿色的长长的木板,中间是个铁制的轴,两边的木板上钉着铁把手,座位上也有两个铁钉子,锈成了黑色,有的木板头上有着黑色狭长的裂缝,当时只是觉得有种古朴的意味,现在想来,是经年的风吹日晒,而使木板开裂了,不知坐过多少个儿童,在上面嘻笑欢乐。那时,经常是我和婷婷姐姐坐在木板的两头,妈妈和二姨各自扶着我们的背,把着我们握着铁把手的小手,一上一下地蹬着水泥地,那时候个子小,腿也短,经常被跷上去了,脚就离了地,然后坐在高的地方嘿嘿地乐,把对方压上去了,也嘿嘿地乐。而这三样设施里面,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个秋千椅。那个秋千椅不是单独的一个小椅子,而是一个很大的铁架子,两边都有铁制的椅子,面对面,可以坐下六个儿童,椅子两边都有铁架子,搭在一起,似是形成了一个门,有时候,大一点的孩子(大我四岁的圆圆姐姐,通常充当着这个角色),就会站在“门”那,两只手扶着铁栏杆,左右脚轮流地用力踩,就会把整个秋千荡起来,而坐在椅子上的小孩子们,就享受着小小的晕眩感,和扑面而来的风,一阵阵开心的笑声便从秋千椅上荡漾出去了。
玩够了游乐设施,就要去旁边的明泽湖上看一看,湖上有一个石头砌的九曲桥,栏杆很矮,只到大人的脚踝处,大人们怕小孩会有危险,就不怎么带我们去上面走,经常只是在湖边的铁栏杆外看看湖水。那时候湖心处有个巨大的红鱼,跃出水面,身子直直地向上,嘴向上张着,尾巴也卷曲着向上翘,嘴里有时会喷出水。那个时候最常听见大人们说的,便是明泽湖死过人,夏天的时候啊,有人在明泽湖扎猛子,下去了就再也没上来,因为明泽湖的水是死水,下面都是烂泥,扎下去了就陷在了泥里,上不来被水呛死了。想来,是大人们怕小孩子不知深浅,跳下湖去,或是在湖边玩不小心失足,因此才一遍遍地说起这件事,究竟也是听说,但用来吓唬住小孩子,倒是管用。因为听了“烂泥塘”如何陷住人的故事,我就再也看不出这个湖的美了,只觉得绿绿的湖水里,散发着臭臭的味道,随时担心自己会不会失足掉下去。当然,湖上还有一处“美景”,便是大白鹅的船只。平时,那些白鹅会停靠在岸边,若是有人付了钱,便可以坐上大白鹅,在湖上游玩,我们则乐得在湖边看这些白鹅们漂游,很是艳羡,有时也会央求妈妈们要去坐一坐,只是那个时候坐大白鹅也不便宜,大都被回绝了。
记得我六岁那年,姐姐们都上了小学,到了放暑假的时候,我们照例都去了姥姥家集合,那天,婷婷姐姐的二叔把自己的儿子也送来了,比我大一岁,大大的眼睛,长得很好看。哥哥姐姐们趴在圆桌上写作业,我就自己坐在一边玩,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圆圆姐姐说,我带你们去儿童公园玩吧,一呼三应,一个姐姐拖拖拉拉地拽着三个弟弟妹妹便往儿童公园去了。因为是夏天,太阳很热,我们都穿着凉鞋,短袖的衣服,小短裤或者小短裙,于是圆圆姐姐提议,“我带你们去沾沾水吧”。于是四个人走上了那座九曲桥,矮矮的栏杆,可以把脚伸到水里、撩水玩。圆圆姐姐那时大概是学了游泳课,艺高人胆大,先是抱着婷婷姐姐,身子略放低探出栏杆外,被抱着的姐姐便用脚去沾水,然后是那个哥哥,然后轮到我。只记得当时有点害怕,大抵是那个“烂泥塘”的故事适时地出现在脑海;又有点兴奋,觉得自己胆儿挺大,又长本事了!但是心里明白,这件事是不能说给大人们听的,不然我们就要遭殃啦,而圆圆姐姐则会首当其冲。沾完了水,四个人又安安全全地回到了岸边,似乎这个明泽湖也没那么可怕了。二十几年后,那个大眼睛的小哥哥竟成了我的丈夫。我还会问他,记不记得我们第一次是在哪见的?他说的却是长大后的第一次见面。我说你记不记得我们小的时候,一起去儿童公园玩了,圆圆姐姐还抱着我们去沾水,他却说不太记得了。我就会嘲笑他,当时比我大一岁,记性还没有我好。他就会说是,没有你聪明,我就会得意地笑笑。不过,后来想想,大概是他小时候长得好看,所以我记得清楚些。
而儿童公园,还有一个好玩的季节,那就是冬天。小时候的冬天总是很冷,数九寒冬,到了三九、四九的时候,就可以在结冰的明泽湖上走了。有一个上小学的寒假,大概是快过年了,爸爸妈妈领着我打了车去姥姥家,中途路过儿童公园,看着结冰的湖面,已是群群落落的人,聚在一起。有的穿着冰刀鞋,有的坐着冰车,大人扶着小孩,小孩撑着铁棍儿,也有大人们自己滑的,我看的目不转睛,妈妈突然说,等会可以叫姐姐们过来一起玩了,这句话便落在我的心坎里。一到姥姥家,进了门就急忙忙地说着明泽湖上的风采,鼓动着两个姐姐一起去滑冰。当时屋里的暖气热烘烘的,姐姐们坐在沙发上,正在看着中央六台的电影《满汉全席》,看得正兴起、拔不下来,因此没有得到回应。妈妈见我失望,便说领我自己去玩吧,我却想着要和姐姐们一起玩才有意思。婷婷姐姐见我小可怜儿的样儿,便放弃了《满汉全席》,妈妈领着我们俩,去了儿童公园。当时我和姐姐都没有学会滑冰,就租了两辆十块钱的小冰车,拄着两个细铁棍,在冰上撑着走,那是第一次滑冰车,觉得好玩极了,两个手一使劲儿,冰车就滑出去很远,还要来回地躲着滑冰的人,以及迎面来的其他小冰车,左躲右闪、滑滑停停,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当时天已经擦黑了,还了冰车,妈妈又领着我们俩走回了姥姥家,一路上还在和姐姐叽叽喳喳着滑冰车的乐趣。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宝宝一岁多那年,丈夫陪着我、我抱着宝宝,一起出去散步,在中南路上的新隆家门前,发现了一只癞蛤蟆,蹲在树荫下,旁边就是柏油马路,如果它再跳出一步,就要被车碾着了。我和丈夫说,去附近有水的公园把它放生了吧,要是它待在这儿,说不准就被车碾死了。好在新隆家的附近,有废弃的纸盒子,听说癞蛤蟆身上是有毒性的,于是捡了两根木棍,把它夹到了盒子里,可是去哪个有水又离得近的公园呢?对了,这里离儿童公园不远!于是打了车,抱着娃,丈夫捧着盒子里的癞蛤蟆,用不上五、六分钟,就到了儿童公园。把癞蛤蟆放到了明泽湖里,这早已不是小时候的烂泥塘了,水变得很清澈,湖中的红鱼也消失了,大白鹅们也不知漂去了哪里,刚入门的湖水上还种了浮萍和荷花,沿湖的柳树,随风摆动,很有一番欲说不尽的美。打开盖子,倾斜盒身,蛤蟆扑通一声掉进了湖水中,随后又露出头,游到了岸边,趴在岸边鼓着腮帮子,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刚才经历了一场“生死劫”。
现在,偶尔在周末的时候,也会和丈夫开着车,载着自己的孩子,去儿童公园玩。只是里面没有了小时候铁制的滑梯、跷跷板和秋千椅;变成了一组塑料的滑梯,装着弹簧的塑料小马,和不甚长的跷跷板。宝宝在里面也玩得开心,只是玩不到半个小时,便嚷嚷着要走了。小时候的儿童公园真是儿童的乐园,如今的公园里,大都是一个家长带一个孩子,或者是两个家长陪着,放眼看去,游乐场里竟是大人多孩子少了,也很少有不认识的儿童,聚在一起玩一个项目了,都是家长陪着孩子压跷跷板、推秋千。也不知道将来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在上学作文的时候,写一篇《儿童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