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递

2019-03-20陈育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

□陈育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以及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步伐和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历史最好时期。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凸显英语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课堂所学与学生专业息息相关,侧重锻炼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实践性的强化,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的掌握显得尤为薄弱。教师在背景文化导入或欧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时,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在提高学生实践性的同时,传递文化知识也不可忽略。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时间短,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作为例子,英语教学采取的是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的两学年制模式。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公共英语基础课程学习,大学二年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选修行业英语。无论是公共英语课程还是专业英语课程,考核方式都是实践考核与考试考核相结合,即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词汇、语法掌握能力,过分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但当英语课堂教学涉及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时,学生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语言学习背后承载的文化传递,在英语课堂相对处于被忽略的位置。尽管近几年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有所转变,但高职的英语课堂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仍然将主要精力用于语言知识的讲解,词汇的延伸。学生进入大学,也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为目标,加之很多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并不会积极主动扩展文化和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尽管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但各行各业也逐渐强调人的综合与全面发展。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学生为例,将来工作岗位,除了要求过硬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护理需要依赖护理对象三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不同等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式,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病人健康需求的活动。

二、护理院校就业趋势

护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综合竞争。在对护理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在培养一般护理毕业生的同时,发展学院特色,积极开展海外就业项目班招生,如中日项目、中德项目。而这样具备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护理毕业生越来越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而学生也能通过海外就业,学习先进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三、语言和文化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行为与习惯,所含文化底蕴极其丰富,只有了解该国语言才有可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而英语是国际语言,护理学院学生只有具备一定英语水平,并通过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了解异国他乡文化、风俗禁忌,才能更好胜任岗位工作。但“语法习得和文化习得往往是两回事,没有必要的联系”。这要求英语教师走出纯粹传递词汇、语法、句法及篇章这样的枯燥和极端误区。在语言的讲解中,有意识地传递中西文化和思维的差异,更好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跨文化知识传递的必要性

语言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教学,之所以强调文化教学是因为“文化教学始终存在与外语学习的背后”。课堂教学上,教师侧重于语言沟通能力的提升,而忽视语言背后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反而更容易造成沟通障碍。以中英思维差异而言,思维的差异,导致了语言表达的不同。学生不了解英式思维和文化,在进行语句理解或者沟通交流时,会以中式思维为基准进行考虑,进而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文章背后都传递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政治等背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实用综合英语-综合教程1》Unit 2 The First American Music为例,就向学生展示了美国音乐的发展历史,期间不断穿插着美国本土和其他国家的人对音乐的融合,而同时又向学生讲述了宗教对音乐的影响。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知识是基础,而文化背景知识引入也不可忽略,学生只有在了解不同文化差异的前提之下,才能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得跨文化交际活动非常顺畅地进行下去。学生将来在工作场所接触外籍患者时,跨文化知识在英语课堂奠定的基础将非常有用。教师在教学课堂有意识引入文化背景知识,也会使得原本枯燥的纯语言讲解课堂变得有趣、生动。从宏观悟透语言的本质,将语言深入到文化,学生就自然学会用外语思考,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文化互相促进,学生不再觉得语言类课程仅仅是对单词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性模仿,文化背景的形象说明,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可以最终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五、文化知识在课堂的落实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英语的学习不能人为割裂两者关系。教师进行模块化教学,尤其是文章阅读时,应该在课前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向学生介绍语言背后所涉及到的文化。有意识的文化背景知识补充,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会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习得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有时会有意识地进行文化背景知识引入,但教师文化知识讲解更多地倾向于西方文化或他国文化。但语言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其所要传递的文化知识,不仅有跨文化知识,中国文化也不容忽视。学生在课堂了解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需时刻谨记,中国文化也需要进行输出,也有义务让他国了解并尊重中国文化,只有双方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跨文化才会成功。同样以《实用综合英语-综合教程1》Unit 2 Text A:The First American Music为例,教师新课的导入,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搜集相关外国音乐、乐器和宗教背景文化。同时,教师进行相关场景模式,如果你是位海外交流音乐学者,你会如何进行文化沟通与交流?学生在沟通交流之中自然而然会充当文化使者的角色,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音乐类型、乐器和宗教时,有效输出我国文化。中西文化相遇,碰撞出火花,启发学生就文化的异同积极主动思考,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理解和吸收,既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又提升了学生文化知识素养。随着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大量使用,教师可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延伸至信息化教学平台。以学院使用的“学习通”信息化平台为例,教师不仅可以将基本课堂知识上传,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进一步学习。同时也可上传大量视频、音频、图片,结合这些多媒体,教师可将学习任务设为分级完成,学生每完成一个等级获得相应学分,真正做到线上与线下双重互补。这样的线上教学,既可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也可相应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又丰富英语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语言的世界里,享受文化的大餐,做个文化底蕴丰富之人。护理作为未来的服务行业,既要求极高的专业性,也要从业者的爱心与耐心,爱心与耐心的体现就需要从业者全方位考虑患者文化差异,做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沟通交流中的文化知识,一旦文化缺少,交流也并将真正无疾而终。正如微笑是世界最好通行证一样,语言的沟通,实质是文化之间的碰撞,只有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沟通也必将畅通无阻。英语课堂“单凭词汇、语法的学习是不足以形成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样单单了解文化知识也不足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课堂教学在进行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技能讲解时,也不忘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今后学生在处理文化差异时,也能轻松化解。学生在进行外籍病人护理或异国工作时,也能轻松避免文化冲击,真正做到白衣天使般的服务。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浅谈生态文化背景下的室内环境设计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