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2019-03-20郭从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件知识点

□郭从容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是高校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数学课程是高校专业涉及面比较广泛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高等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能进一步对各种数学知识进行准确无误的解答。在对学生进行高等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多的,比如合作小组学习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等。本文主要对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全面促进高等数学课堂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新形势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局限性分析

(一)课堂信息容量的局限性。目前,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局限于理论内容以及计算内容等,已经开始延伸到相关知识的应用研究,想要实现高等数学知识教学内容的转变,就需要教师在高等数学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内容以及辅助内容,但是这样会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得到极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高等数学课程相对会变少,在课程变少而教学内容增加的背景下,教师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会导致教师不得不对一些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知识进行删减和浅化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数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严重影响高等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课堂授课人数的局限性。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开始不断地培养新型人才,而且高校的招生人数也变得越来越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的时候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但是目前很多高校为了教育更多的学生,每个教室容纳的人数也增加了很多,大部分教室容纳人数由之前的50~80人增加到了现在的90~130人,此时有很多学生坐在教室的后排,教师依旧采用之前的板书模式,导致后排的学生不能清晰地看到教师的讲解内容,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高等数学教育的发展。

(三)课堂交流互动的局限性。高等数学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教室内听,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问题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模式虽看似简单,但通常情况下都是应用在小班教学中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但是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如果教师依旧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而且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也会变得越来越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就仅限于与个别学生之间,无法保证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四)满足不同需求的局限性。目前,大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时候每个人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仅是为了考取高分,有的学生是为了考研准备,有的学生是为了自身的专业需要,这种情况下,不同学生的需求就显得不一样,教师并不能针对每一个学生对相关的高等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只能在课堂上“蜻蜓点水”,稍微给学生提及一下相关的知识点。与此同时,很多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学生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对自身需要的高等数学知识进行延伸学习,此时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就无法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新形势下应该积极地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和探索。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文字图象表达的清晰性。高等数学课堂中涵盖的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附属的图片和概念等是比较多的,而且概念性的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此时就可以积极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PPT课件上运用大量的文字、图形以及符号等帮助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学课件上的文字图象表达相对比较清晰,即使在大班教学时,后排的学生依旧可以看得很清晰,这给高等数学大班教学提供了很大便利。

(二)动态变化描述的有效性。高等数学知识中涵盖很多动态变化知识,比如极限知识等。教师在对极限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利用极限思想来对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刻画极限的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抽象、逻辑结构比较严谨的数学语言,无法使用文字对其进行详细阐述,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生成一些动态变化图,描述动态图象,这样可以比较直观、形象、清晰地刻画出变量在变化过程中的“无限逼近”实质,从而方便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中极限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

(三)教学内容处理的灵活性。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对高等数学题目进行学习和解答的时候,题目解答需要使用到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书写,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每一个知识点展现在课堂教学课件中,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分为多个层次。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最少的时间在PPT屏幕上展示主要教学内容结构,也可以链接到某些相关知识网页,根据课堂讲课实际情况给学生延伸更多的高等数学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四)内容梳理总结的便捷性。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相对而言是比较严谨的,而且内容丰富,一些理论和方法需要通过不同章节的内容、采用不同途径的研究来完善,此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补充,同时需要学生做好课后的内容梳理和复习工作。但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学生不可能把教师讲课内容一一记录下来,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上所讲的PPT课件拷贝给学生,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这给学生课后学习和内容梳理提供了很大便利。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在互动交流方面的不足与对策。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分析引导、同步思考、互动交流为主要思维特点,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课堂讲课的时候以整屏或者大段文字对其进行展示,此时学生必然会因为缺少时间进行反应思考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高等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对PPT课件进行有效整理,将PPT课件中的内容整理成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使PPT课件在功能上达到与板书相同步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给PPT课件播放预留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教师可以积极地与学生互动交流,询问学生上课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然后翻阅PPT课件再次对此知识点进行温习讲解,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高等数学知识。

(二)在课堂记录方面的不足与对策。众所周知,高等数学知识是一门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初学者认为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在课堂上记笔记,在课后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由于在使用课件辅助教学时,课件上的信息量比较大,内容展示速度较快,学生不可能对课件上的知识点进行标记,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忽视掉很多关键知识点,影响学生的高等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基于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PPT课件进行针对性制作,比如对某些重要知识点进行不同颜色的特殊标记,对难易程度不一样的知识点进行分层次讲解等,可以在PPT结尾对课堂讲课内容的知识进行脉络梳理、做小结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课堂教学时灵活自如地应用课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适用性比较突出,其应用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高等数学教师对抽象化的知识点进行具体化讲解,而且还可以在复杂的思维交流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加熟悉地掌握高等数学课堂知识。因此,在以后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地与时俱进地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选择适用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全面促进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课件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