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9-03-20□赵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化信息技术

□赵 婕

一、高等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基于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掌握信息技术,灵活性地将各种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具有信息化教育意识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推动高等院校教育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改革历程。所以,在新时代下作为一名高等院校教师,必须要立足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学习各种信息技术和掌握全新的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和教育知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保证能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从而适应现代化教育体制,实现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成长,提升教学能力,重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学习搭建移动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稳固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资源获取中的核心地位,实现在线教学系统的开发和构建。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要优化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促进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能按照高等院校现代化发展要求,积极适应教育信息化需求,以期为高等院校应对时代性挑战,保证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对于高等院校发展而言,无论是为了保证教育现代化发展,还是为高等教育在市场中的必要份额,都必须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确保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按照在线课程以及微课、慕课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对教师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的要求,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取缔以往的“填鸭式”、“一言堂”等教育模式,按照民主化教学理念建立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完成高等院校教育改革。

二、高等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要求

高等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要满足两个要求,才能切实保证高等院校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保证在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建立全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现如今流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用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展开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而完成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第一,要促使教师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基于社会网络普及以及大数据,分析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以及其信息应用能力,结合高等教育的应用型、创新型以及实践型人才培养要求,明确自身需要掌握的信息应用技术,认识到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对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新时代人才核心竞争力变化下高等院校的教育发展趋势,从而依据现如今的教育发展现状,构建高校教育课堂,让学生掌握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方法和能力,实现知识技能的培养,针对学习创新技能和数字素养,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优化学生的学习技能,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第二,要认识到培养对象的改变,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更要依据人才培养要求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就如马克·普连斯基对人类信息技术接受和应用程度提出的“数字居民”观点来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面对的是“数字土著”人员,现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数字时代,电脑、手机、网络基本上就是学生的活动范围,数字化是学生生存的方式,比对传统教育对象而言,现如今的大学生思维方式是跳跃性,呈现的是超文本的阅读和思考特点,更加追求视觉冲击以及多种感观刺激,表达中则是倾向于视觉化以及图表化,教师信息化教学既要从学生信息搜索获取以及新事物接受速度快等特点入手,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将知识转变为信息,通过可视化以及图文化方式,促进学生接受和思考,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开展高效教学课堂。

三、高等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

要实现高等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首先高等院校要以教师为中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国内外教育改革实践来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构建完整的教育能力培养体系,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第一,高等院校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围绕教师需求建立培训制度,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建立定期进修机制,组织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学习和信息化教学研讨,行政上要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提供支持,从各方面沟通过入手,统筹好高等院校的各项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培训活动组织中则是要以多样化、长期性和多元化入手,为不影响教师日常教学,在网络平台上开发培训平台,促进教师线上技术和知识学习,进而提高培训效果,切实组织好各种培训活动,鼓励教师探索新型教学方法,让教师在培训中具备信息化教学意识,勇于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从而积极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业发展。第二,要做好激励,激励教师创新和发展,进而转变教学理念,通过信息化科研项目,用科教融合的形式,为教师信息化教学研究,提供资金以及政策的支持,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并且从精神层面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培养信息化教学领头人以及建立信息化教学团队,以教学团队为依托促进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结合,达成一流科研人才培养目的,有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以及教师能力考核体系,注重对教师能力培养的引导,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促进科研和教学的有机融合,通过学校网站以及教育系统、网络教育博客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保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第三,高等院校要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备建设,按照专业培训以及学术讲座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要求,围绕慕课、微课等引进线上教学技术,保证在政策以及技术方面满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要求,还要组织慕课课程、微课大赛、网络公开课等,依据慕课、微课以及网络课程的要求,专项性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先要让教师本人适应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不仅局限于课堂,在教育过程中都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从而贴合学生的变化,达到信息化教学以及思想引导的目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进而满足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顺应教学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