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试用书的策划与编辑加工

2019-03-20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用书书稿大纲

王 羽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编辑加工是图书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考试用书的编辑加工,既与其他图书的编辑加工有着共性,又有着自身的特点。长期以来,考试用书重复编写、同质化竞争严重,图书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对考试用书一定要精心做好前期选题策划,才能从整体上把控好图书的质量,为后期的编辑加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考试用书的特点

1.知识点密集。考试用书强调的是实战,在较短时间内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因此,考试用书虽然依据考试大纲,但更多的是作者总结以往命题的特点,以及考试复习的规律编写而成。它重点突出,汇集多本教科书里的知识点,是典型的知识点密集型出版物。

2.时效性强。时效性对考试用书来说是致命性的。这里的时效性有两方面意思:一是考试用书的出版受考试主管部门规定考生参加考试的具体时间的制约;二是考试用书的编写受考试大纲的修订制约。一本编辑质量再好的图书等到试都考完了才面世,是不会有读者问津的。同样,按照旧大纲编写的考试用书也是明日黄花。

3.出版周期短。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影响考试用书出版的重要因素。为了尽快上市,抢占市场份额,出版流程一再简化,尤其是挤压编辑加工的时间。传统的对书稿“齐清定”的要求很难适应考试用书的出版。但出版时间过短,常常会带来编辑加工粗糙、错漏百出等质量问题。

二、考试用书的选题策划

1.编辑的知识储备。编辑入手与自己知识结构相关性不大的考试科目时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包括:认真研读考试大纲,熟悉考试特点,了解考试的性质、要求以及考试的内容。编辑也可在一些门户网站的教育版面浏览一些业内人士对大纲的解读,以加深对考试大纲的理解。此外,编辑还需要对近十年的真题进行梳理,以准确把握命题方向。

2.必要的市场调查。编辑需要了解的情况包括:考试用书的品种、价格、出版特色、市场占有率、考生口碑以及依托培训机构的老师。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有:(1)图书订货会或者终端大卖场,此类信息比较直观。(2)专业的出版物市场调查机构提供的各种排行数据和分析报告,此类信息宏观且概括。(3)问卷调查,直接了解考生对考试用书的评价和诉求。出版机构在自己出版的图书后面附上调查问卷是了解读者需求的一种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出版机构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需要向读者允诺如寄回问卷、将馈赠考试用书或者在线课时等,否则回收问卷效果不理想。

3.整体构建考试用书体系。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单一品种势单力薄,很难引起市场的注意,只有细分考生的需求,研发满足不同层次、相互补充的产品系列,才能形成规模效应。一套完整的考试系列用书至少应当包括:应试指南(教材)、真题解析和模拟冲刺试题集。将细分市场做深、做透,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是应对同质化竞争的不错选择。

4.合理安排出版计划。编辑在安排年度出版计划时要遵循复习考试的学习规律,满足考生在不同复习阶段对考试用书的需求,关键是要抓住三个销售时点:一是年度考试结束后的2到3个月内,出版体现新的命题趋势的考试指南(教材),目的是抢占市场,扩大出版机构的影响。二是新的考试大纲颁布日,考生需要了解新的信息。高等教育出版社每年在新的考研大纲颁布日,整体发售一系列反映考纲新变化的考试用书,与三大电商平台直播相关考研名师的宣传推广活动密切配合,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三是考试报名日,此时考生对考试用书的关注度也很高。

5.作者的遴选。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作者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选题质量和选题计划的落实。依据参与编写的作者划分,考试用书的选题来源分为三类:(1)考试主管部门委托出版机构出版的考试用书,由考试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编写,编辑参与度低,基本上扮演了“来料加工”的角色。(2)出版机构委托学校相关专业的老师编写的考试用书。学校老师编写考试用书有很多优势,如在相关专业上有造诣,长期在教学一线,经验丰富,有寒暑假时间,他们编写的书稿质量基本有保证。其不利因素有:他们往往不能参加宣传推广活动,缺乏市场号召力。(3)与培训机构老师合作编写考试用书。培训老师编写优势很明显:长期从事培训教学,对相关考试和考生状况都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此外,机构的招生培训也能保证图书一定的销量。其不利的一面是:教师水平良莠不齐,有的老师侃侃而谈,等到下笔,话不成句,差错较多。

因此,策划委托作者创作,要做足功课,扬长避短。(1)策划提出选题思路,由出版社集体讨论决定。(2)策划向作者提编写要求,越具体越好。(3)作者提供写作样章,多人参与编写,需要提供两个样章。(4)学校老师术业有专攻,倾向追求“经典”,往往把考试教材编写得繁复庞杂。对此,策划在和作者沟通的过程中要反复强调紧扣考试大纲,多从考生需求的角度编写,必要时,从字数上控制编写规模。(5)培训班老师的问题在于时间,写作时间前松后紧,质量难于保证,甚至不能按时交稿。对此,策划要经常和作者保持沟通,动态了解书稿编写的进度。对于作者没有按要求编写产生的重大质量问题,要敢于坚持原则,不惜退回修改。同时,策划也要急作者之所急,尽力帮助作者克服写作中遇到的困难。

6.策划要加强学习,善于总结,不断提高选题的创新能力。创新既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又是出版机构打造品牌的必然路径。只有不断增强选题的创新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辑要善于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以便在来年修订图书的时候将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落实到新书编写工作中去。

三、考试用书的书稿检查

编辑在接到作者交来的书稿后,不要急着编辑加工,而是要先花些时间,从形式和内容对书稿的编写质量进行检查,以判定是否达到出版的基本要求。

1.检查书名、作者、前言、后记、内容提要是否齐全,确认书名、作者姓名以及主编、副主编排序与出版合同填写是否一致。

2.检查体例。一是要看书稿与策划—研发要求是否吻合[1]。考试用书虽然不能像教材那样各个章节相对均衡,但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楚。二是看全书体例前后是否一致。尤其是多个作者参与编写的书稿。一本社会学的书稿里面不可能前面这个学者的名字是迪尔凯姆,后面变成了涂尔干。

3.检查内容。一是要看是否按照新大纲编写。二是要看是否有侵权问题。编辑在接到书稿后,应抽读个别章节,在书稿中发现错误后,到百度上搜索常常能发现同样的错误,以此为线索,能快速追索到书稿是否抄袭其他作者的作品,或者是从网上复制粘贴拼凑的。三是看书稿中是否有图片、地图。有地图的需要提前报送相关部门审批——对地图的设计一般应在策划阶段明确做出安排,有图片的要看格式是否符合出版的要求,看图片有无版权问题,图文是否匹配。

四、考试用书的编辑加工

1.谨慎处理书稿中的政治性问题。稿件的政治问题可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2]。考试用书的政治性错误就其来源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书稿依托某一本教材编写,把教材里的错误不加甄别地带了进来。某政治考研书稿里写道:“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十大关系的报告,以前苏联为借鉴,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苏联并没有解体,哪来的“前苏联”这一说,编辑通过书后的参考文献,找到书稿编写依据的教材,发现了错误的来源。二是作者将讲义汇编成书,把平时上课时随机举的一些例子带进书稿。此类问题风险较高,因为作者随机举的例子常常以当时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为由头,缺乏考证,用词上也比较随意。如一份材料在分析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来龙去脉时,作者谈到历史上的抗美援朝,采用港台说法,用南、北韩分别称韩、朝两国。以上两种错误可以通过编辑审稿的过程中发现和改正。三是外语考试用书选用的语料多数来自于西方,文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倾向比较隐蔽,需要编辑认真把关。

2.确保答案准确无误。在考试用书中答案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答案前后矛盾或者模棱两可,不仅会平添读者的困惑,而且会使读者对图书的质量信任大打折扣。这就要求编辑认真细致地对待书稿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笔者编辑加工过一本公务员考试的书稿,有多道题涉及小学四则运算,作者列出的公式、代入的数字以及答案都是对的,但中间的运算过程竟然全是错的。

3.确保知识点正确无误。知识点错误和知识性错误略有不同。考试用书的知识点都是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一条一条编写出来的。作者在编写时根据自己手中一种或几种教科书,从中抽取要点综合而成,这里面涉及一个如何取舍的问题。取舍不当,会使知识点之间失去内在的逻辑联系,这里主要指文科考试用书。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抗日战争的胜利”目下,原教材编写的时间顺序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台湾光复,抗战取得完全胜利。然而作者取舍不当,在“抗日战争胜利”目下,抹去了前两点,仅保留最后一点,给读者一种错觉:“日本在台湾向中国政府投降,抗战取得完全胜利”。

4.考试用书的文字加工主要包括:改正错别字、非规范字;删数量单位的做好文字性加工工作,用法符合国标的规定;去多余字、补充缺漏字;修改病句、理顺逻辑不通的句子。注意英文字母大小写、正斜体,统一全书的体例和格式。

5.认真核对引文和查对资料。有疑惑或者拿把握不准,应找来相关教材仔细分析,并勤查工具书核对。如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是否有“国”字,编辑一查相关资料便知。

6.注意书稿中数据的有效性。考试大纲公布后,除个别年份作微调外,其内容在较长一段时间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按年份出版的考试用书,每年也会根据新增的内容进行修订。新增的内容自然是编辑关注的重点,而那些没有变化的“旧”内容常常被编辑忽视。如一本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类书稿写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年年如此,然而时间到了2019年,就必须及时改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

五、结语

考试用书出版周期短、时效性强,外部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出版任务,完善的选题策划是关键,严谨的编辑加工是提升图书质量的保证。在这两方面把好关,有利于提高考试用书的品质。

猜你喜欢

用书书稿大纲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吃书与用书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吃书与用书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用书装饰心灵
关于农家书屋用书出版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