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妊娠晚期低位小水囊引产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2019-03-20朱莉

生殖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水囊宫素低位

朱莉

(武威市人民医院产科,武威 733000)

随着二孩政策放开,我国高龄产妇数量呈上升趋势,产妇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增加,为此新生儿及产妇的安全备受社会关注[1]。临床上部分妊娠晚期产妇因医学指征需要终止妊娠,为确保新生儿及产妇的安全,终止妊娠的方式常有引产术,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2]。引产是指产妇在临产前人为地扩张产妇宫颈,进而诱发宫缩,促使胎儿娩出。引产成功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妇宫颈成熟度,因此选择合理的促宫颈成熟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引产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临床上常用的促宫颈成熟方法有水囊、静脉点滴缩宫素及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的方法,经长时间研究发现缩宫素引产对于宫颈评分低的人失败率较高,而米索前列醇可能会引起宫缩过强,对新生儿和产妇健康造成威胁[3]。水囊早期多用在妊娠中期引产,现阶段已有医院将水囊引产应用在妊娠晚期。低位水囊引产主要通过水囊机械性扩张宫颈、水囊置入处的胎膜剥离、前列腺素产生,以及水囊压迫宫颈反射性引起垂体后叶催产素释放增加诱导子宫收缩等机制,促进宫颈软化、扩张[4]。为了分析妊娠晚期低位小水囊引产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本文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晚期产妇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晚期、因医学指征需要引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引产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引产,研究组产妇采用低位小水囊引产。治疗时处理措施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充分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两组均符合《妇产科学》第8版教材中引产的适应征:延期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母体有合并症及并发症需要提前终止妊娠的,胎儿及其附属物异常需要引产的,经诊断产妇宫颈评分≤5分,能积极配合院方治疗者。排除标准:难以配合引产;存在引产的绝对和相对禁忌证;存在语言交流障碍;有宫缩的初产妇;存在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状况,胎膜早破及合并阴道感染者。

2.引产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引产[5],给予产妇静脉滴注2.5 U缩宫素与500 ml氯化钠的混合液,每日不得超过1 000 ml,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8滴/min,每15 min增加4滴,不得超过40滴/min,直至产妇出现有效宫缩。静脉滴注过程中有专人观察,对产妇生命体征以及胎儿胎心进行监测,引产前后对产妇进行宫颈评分,记录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做好记录。

研究组产妇采用低位小水囊引产[6],嘱托产妇在手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对产妇阴道以及会阴部用浓度为0.5%的碘伏溶液进行消毒,等宫颈暴露后用碘伏对产妇宫颈进行消毒。而后将小水囊置入宫腔下端,将80 ml的生理盐水注入小水囊中,水囊主要作用于宫腔下段及宫颈内口之间,直至宫缩使得水囊滑出,水囊在宫腔中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12 h,若放置时间超过12 h产妇依然无宫缩现象,应将小水囊取出。观察产妇分娩状况,若产妇并没出现宫缩或者宫缩不规则,再给予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直至产妇出现规律宫缩,观察产程等待分娩。

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分娩方式、产妇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

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产妇宫颈评分增加程度≥3分,顺产或24 h内成功顺产;有效:治疗后产妇宫颈评分增加程度为1~2分,因顺产分娩条件欠佳改为剖宫产;无效:治疗后产妇宫颈评分无明显改变,分娩过程未进入活跃期行剖宫产。以显效、有效判断有效率,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分娩方式主要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以及阴道手术产。统计两组产妇引产后的分娩方式,分析剖宫产率与引产方式的关系;阴道分娩率=(自然分娩+阴道手术产)/例数×100%。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分娩时间包括引产至临产时间以及总产程。

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生命体征进行评分,分重度窒息、轻度窒息以及正常新生儿。重度窒息:0~3分;轻度窒息:4~7分;正常新生儿:8~10分[6]。

二、结果

1.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对照组中:延期妊娠1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5例,羊水过少9例,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2例,妊娠合并胆囊炎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4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其它综合因素2例。研究组中,延期妊娠1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例,羊水过少10例,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2例,妊娠合并胆囊炎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7例,妊娠合并SLE 3例,其它综合因素2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1.5±1.2)岁,产妇宫颈评分1~5分,新生儿体重2.5~4.0 kg;研究组产妇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2.0±1.1)岁,产妇宫颈评分1~5分,新生儿体重2.6~4.0 kg,两组各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2.两组产妇引产效果比较:研究组产妇的引产效果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表1)。

3.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研究组产妇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和阴道手术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1 两组产妇引产效果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4.两组产妇剖宫产原因比较:研究组产妇行剖宫产的原因中引产失败、胎儿宫内窘迫、母体原因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有1例因为持续性枕后位行剖宫产(表3)。

5.两组引产成功率、产妇分娩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比较:研究组产妇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经阴道分娩产后24 h出血200~<300 ml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300~<500 ml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的产后出血<1 000 ml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4)。

表3 两组产妇剖宫产原因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对比 [(-±s),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6.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3分和3~≤7分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5)。

表5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三、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设备和医疗人员的要求随之提升[7]。针对妊娠晚期患者,采用正确的引产方式可以提高产妇及胎儿的安全性[8]。临床上常规引产方式是给予产妇静脉注滴缩宫素,但是据文献显示,长时间研究发现缩宫素对产妇和胎儿有一定的危害,明显延缓产妇康复时间,并且可对新生儿造成不同程度伤害[9]。本文研究组产妇采用低位小水囊引产方式,小水囊引产成功的关键是产妇宫颈成熟,低位小水囊引产的机理是促进宫颈成熟,所谓的宫颈成熟是产妇自然临产前的正常生理过程,促使产妇分娩顺利完成的关键是产妇宫颈抗张能力下降,并且宫颈缩短变软。据有关文献显示,静脉注滴缩宫素和低位小水囊引产都可以诱发产妇宫颈成熟,促进产妇分娩[10]。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静脉注滴缩宫素的对照组和采用低位小水囊的研究组均可以对妊娠晚期引产术产生积极作用,从表1数据中可以看出研究组产妇引产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95.0% vs. 63.3%,P<0.05),提示低位小水囊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更佳。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产妇子宫下段蜕膜发生剥离现象,主要是低位小水囊引起的,低位小水囊可以使得蜕膜内分解微粒发生破裂,进而释放出磷脂酶A,磷脂酶A主要作用于磷脂继而形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刺激产妇分泌前列腺素,最终诱发宫缩,促使分娩[11]。除此之外,低位小水囊较大的张力可以对产妇宫颈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压力,促使宫颈变短变软,促进宫颈成熟[12]。相关文献显示,经小水囊促宫颈成熟后能有效提高缩宫素点滴引产的成功率[13],本文结论与之相似。产妇宫颈下段受到一定程度的机械压力后,相应的组织或细胞会通过神经传递网络传递给下丘脑,通过下丘脑-垂体促使缩宫素的分泌,加强宫缩,能够明显缩短产妇分娩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的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及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低位小水囊引产可以诱导产妇提前进入活跃期,缩短分娩时间,避免滞产现象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位小水囊引产和静脉注滴缩宫素引产均会对分娩结果造成影响,低位小水囊对宫颈成熟有明显促进作用。通过对纳入的120例妊娠晚期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引产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低位小水囊引产相比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临床效果更佳。并且产妇在宫腔内放置低位小水囊后,并不会影响产妇的正常活动和体位移动,大多数产妇可以接受该引产方法。在临床实践应用过程中,低位小水囊引产辅助一定量的缩宫素引产效果会明显优于单纯的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效果[13]。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低位小水囊引产后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产妇行剖宫产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和行阴道手术产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水囊引产效果似乎更有优势。并且有研究发现,应用水囊引产效果与产妇孕周存在一定关系,产妇孕周时间越长应用水囊作用效果越好,提示妊娠晚期采用低位小水囊引产可提高临床疗效率[14]。

但在采用低位小水囊引产过程中应保证阴道洁净。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免细菌病毒直接进入机体造成伤害,并且在放置小水囊时不得碰到产妇阴道壁。应定期对产妇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有问题及时解决[14]。在使用水囊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水囊的安全性,小水囊在产妇宫腔内的放置时间不得超过12 h,否则会对产妇子宫造成伤害,使用水囊时可以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在对产妇生命体征观察过程中要对胎儿胎心、胎位进行确定和观察,若发生变化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5]。产妇分娩后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妊娠晚期应用低位小水囊引产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高,能明显缩短产妇康复时间,临床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医生的关注和进一步探讨验证。

猜你喜欢

水囊宫素低位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波浪与水囊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足月妊娠不同规格水囊引产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分析
纱布填塞与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