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螺蛳粉圆了万千人的“脱贫梦”
2019-03-20□
□
这几年,广西小吃螺蛳粉就像“万人迷”,风靡各地,不经意间,带红了原本不起眼的几个“土货”:辣椒、酸笋、酸豆角等。于是,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发挥螺蛳粉的“走红”,带动当地农民们脱贫。
螺蛳粉原本是柳州特色小吃,由当地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以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萝卜干、鲜嫩青菜等配料,用浓郁适度的酸辣味螺蛳肉汤调和而成。近年来,随着米粉制作工艺、物理杀菌、真空包装等食品生产及包装技术提升,速食袋装螺蛳粉走俏海内外市场,线上线下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从地方美食到俏销全球,一碗7.5元的螺蛳粉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其产值3年时间跃上30亿元台阶,成为柳州发展的新动能。随着袋装螺蛳粉的需求越来越旺,也直接带动上游螺蛳养殖,竹笋、豆角种植,以及下游网络电商发展,产业链逐步完善,农民从中获得收益。
初秋时节,正值青豆角种收季,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田间地头活跃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刚采摘完第一季青豆角,就马不停蹄地抢种第二季青豆角。只见村民将三两根竹竿捆绑起来稳稳地插在地上,竖起一排排整齐的架子,再用细细的棉线缠绕架子编织成网状,一颗颗绿油油的青豆角苗儿顺着网线齐刷刷向上攀爬,呈现出一派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
2018年4月,螺蛳粉特色小镇成功入围2018年广西特色小镇名单。借此契机,柳州围绕螺蛳粉大力发展产业配套,推进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豆角是螺蛳粉主要配料之一,里雍镇充分发挥鱼峰区螺蛳粉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动员和引导村民种植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青豆角品种,并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使青豆角由原来的零星种植、自产自食的模式发展到规模种植、连片经营的模式。“之前村里很多旱地都种玉米、花生,收入很少,现在我们引导村民推广种植青豆角,一年种两季,一季可以采摘二十多天,就近运到镇里的两个酸厂收购,算下来一亩地能产四五千斤青豆角,按照1.3元/斤的价格算,一亩地每年能有五六千元收入。真没想到,平常不起眼的豆角,竟让我们农户尝到了‘螺蛳味’,走上了致富路。”里雍镇龙团村党总支部书记杨来香谈及青豆角产业信心满满。 目前,里雍镇以高效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镇青豆角产业规模已发展到三千多亩。
随着螺蛳粉的热销,搭乘螺蛳粉产业“快车”,开始种植豆角的农民越来越多,也让农民看到了种植螺蛳粉原材料的市场前景。
除了豆角,酸笋是螺蛳粉另一个主要配料之一。
在距离柳州市区约40公里的柳城县沙埔镇古仁村,刚刚脱贫的陆福来一早就在自家竹林忙活开了,2017年的十亩竹林收入近3万元,当年底他就脱了贫。 陆福来2018年又种了10亩,一亩的产量在1250~1500公斤,种竹笋出来,根本上不愁卖的。近两年,随着螺蛳粉的俏销,酸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许多村民和他一样,因为种笋腰包鼓了起来。
而新鲜采摘下来的竹笋,将直接被送到加工厂,经过腌制发酵处理之后,成为螺蛳粉配料中独具特色的酸笋。
走进沙埔镇古仁村叶家屯“酸笋大王”叶亚亮的加工厂房,就能闻到一股特别的笋香味。叶亚亮主要发展大头甜笋种植,从2015年的500亩到2017年已种植了850亩,他的酸笋加工厂每天收购竹笋4000公斤到7500公斤左右,以前酸笋加工一年就几千斤,现在一年可达几十万斤。厂房里腌制有四百多桶酸笋,不仅满足本地螺蛳粉店的需要,还销售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内蒙古等地,每天订单纷至沓来,自己每天都不停地忙碌着。
为了满足酸笋供应,2014年,叶亚亮带头成立了柳城县众林竹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柳城县及时制订《柳城县竹笋原料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依托基地建设带动村民发展竹笋种植。大头甜笋个大肉厚,肉质细腻,丰产期从7月一直到10月,每棵竹子大概能收75公斤笋,产量相当可观,村民只要种出来,叶亚亮包收。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当地就有11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螺蛳粉,当然要有螺蛳。
每到酷夏时节,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培村的梯田里,当地农民在插秧前投放的田螺种苗在清冽的田水中栖息生长。村民杨先锋家养有6亩田螺,养成之后合作社统一收购卖给螺蛳粉企业。据介绍,拱洞乡养殖香田螺近2000亩,每亩可增收1200多元。
在柳州市柳城县太平镇黄宜村稻田养螺示范基地,这片千亩稻田是柳州市第一个稻田养螺示范基地,将打造成该市螺蛳粉产业原材料基地之一。据介绍,稻田养殖田螺时间短,4月可投放螺种,9月就能出螺;经济价值较高,单独养螺每亩可产800~1000公斤,年纯收入在4600~7000元,水稻套养田螺每亩可产螺300公斤,年纯收入2000多元。
沙埔镇古仁村叶家屯“酸笋大王”叶亚亮。
农户除水稻收入外还增加了螺蛳收入。今年柳州将大力发展螺蛳养殖,全年完成5000亩以上,预计2022年该市螺蛳养殖面积超2.5万亩,建设螺蛳养殖示范点10个以上。
柳南区螺蛳粉小镇是今年入围的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小镇核心区内螺蛳粉产业集聚区,已建成标准厂房4.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1家,去年螺蛳粉产业年产值超过14亿元。预计今年将实现甜竹笋种植面积4000亩、豆角种植面积1000亩、螺蛳养殖面积1000亩。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柳州螺蛳粉网上店铺达约1.2万家,日均销量突破90万袋,注册登记的预包装螺蛳粉生产企业达85家。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粮食、竹笋、豆角等产业的发展。2018年1月至8月,螺蛳粉出口共计18.157吨、货值约7.5125万美元,出口国家主要为美国和加拿大。
螺蛳粉产业的欣欣向荣开辟柳州市“造血扶贫”新路径,不仅推动上游原材料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还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与生产企业进行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式现代农业,提高农民增收,实现精准扶贫。
据统计,2018年螺蛳粉全产业链就业人口约25万人,带动原料基地农户20余万人,带动贫困户4500多户2.3万人。如今,“乡愁+扶贫”的模式在柳州越演越烈,一个集现代农业、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初见规模,一碗小小的螺蛳粉,圆了万千人的“脱贫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