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六字诀呼吸操”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
2019-03-20张凤蕊
张凤蕊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呼吸科,辽宁 沈阳 11000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1]。COPD虽然病在呼吸系统,却可引起全身不良效应,如骨骼肌功能障碍、全身炎症等,从而加重病情,累及全身[2]。研究表明,既往针对COPD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通过改善呼吸肌或外周肌肉功能,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但难以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达到整体康复的目的[3-4]。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策略分析,并深入研究和探讨传统“六字诀呼吸操”对COPD稳定期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20例,男性104例,女性16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0.2±3.17)岁。采用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2组,每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56例,女性6例,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71.3±2.96)岁;对照组:男性48例,女性10例,年龄68~79岁,平均年龄(72.9±3.25)岁。运用整理和分析统计学手段,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故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传统“六字诀呼吸操”的训练康复护理,每天1次,1次30 min,连续训练3个月。
1.3 评价指标:①肺功能:由技术人员测量记录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连续测量3次,取最佳结果,每次测量时需保持患者平静状态。②6 min步行距离(6MWD):选取一块带有标记的长度为30 m的宽敞且平坦的空地,由技术人员测量记录患者在无帯氧的情况下换这个沿该直线以最快的速度独立往返行走6 min的总距离。
1.4 统计学方法: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所有数值均用±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选取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过分组比较,在肺功能方面:照组患者的FEV1训练前和训练后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由训练前的(1.02±0.36)提高到(1.08±0.32),提高趋势显著。在6 min步行距离(6MWD)方面:对照组患者由训练前的(311.21±51.10)m提高到训练后的(361.15±52.17)m,观察组患者由训练前的(312.12±51.26)m提高到(347.09±70.22)m,对照组患者延长幅度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EV1和6MWD的数据比较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FEV1和6MWD的数据比较分析(±s)
组别 FEV1 6MWD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观察组 1.02±0.36 1.08±0.32 311.21±51.10 361.15±52.17对照组 1.07±8.76 1.08±9.51 312.12±51.26 347.09±70.22
3 讨 论
传统“六字诀呼吸操”强调鼻吸口呼,以意领气的深慢呼吸法,其中“嘘”字呼气法可使小气道内压力相应增强,从而防止小气道塌陷。避免细支气管由于管壁弹力下降而过早闭合,通过尽可能的延长呼气时间,较之缩唇呼吸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呼吸肌功能[5]。逆腹式呼吸训练除具有“腹式呼吸”的改善膈肌功能外,还加强胸腹肌肉块的运动量,达到加深呼吸深度,提高肺的气体交换效率,从而提高肺的通气量和气体交换水平。故传统“六字诀呼吸操”可以锻炼呼吸肌的功能,协调胸腹呼吸运动,通过合理的呼吸运动与全身运动,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进行传统“六字诀呼吸操”的观察组患者在训练后的肺功能和6MWD方面明显优于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方法的对照组,这充分证明了传统“六字诀呼吸操”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将传统“六字诀呼吸操”介入到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且操作简便,患者无需在医院就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值得在家庭、社区广泛的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