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韧性乡村对乡村建设的意义探究

2019-03-20顾燕燕郑军德

绿色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扰动韧性生态

顾燕燕,孙 攀,郑军德

(1.浙江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乡村建设发展的关注,乡村建设的研究及保护探索愈来愈深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然而社会不断地发展也使乡村饱受着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干扰和文化冲击等。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失衡,“天人合一”的原始生态体系逐步瓦解,部分乡村空间形态“失语”[1]、村落格局遭破坏、传统历史文化丢失、传统建筑破败。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都逐步被外来干扰所逐步侵蚀或同化,各个乡村逐步趋向于大同,失去了乡村独有的韵味和个性,也加剧了乡村系统的脆弱性。

乡村在受到自然和社会多重干扰和冲击下,如何重塑契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村落生活空间,如何凝聚新时代社会价值观和历史文脉认可,如何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建设模式,是当下乡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韧性理论或许可以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2,3]。韧性乡村作为契合这一需求主体的新概念,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和积极的应用性,能降低自然和社会上各种干扰对乡村系统的影响,同时促进乡村自我更新与发展,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2 韧性及理论发展

韧性(resilience)源于拉丁语中的“resilio”,意为“恢复到最初状态”,最初,韧性一词被应用于机械学,用来描述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复原的能力,即“工程韧性”[4]。 1973年,美国学者霍林(Holling C.S.1)首次将韧性概念引入到生态学理论,即“生态韧性”[5],强调稳固的、动态的、多重平衡的韧性,并提出扰动的存在可以促使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转化。这是韧性概念自提出以来第一次观念性转变,即从“工程韧性”到“生态韧性”。韧性不仅可使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的平衡,且可以促进系统发展形成新的平衡。随后,B Walker等进一步将其引入人类社会系统,进入了对韧性认知的第二次飞跃,即“演进韧性”。他们建立了 “适应性循环”模型(图1),包括利用-保存-释放-重组四个阶段[6],提出韧性不应该仅仅被视为系统对初始状态的一种恢复,而是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为回应压力和限制条件而激发的一种变化、适应和改变的能力[7]。

图1 韧性系统适应性循环

21世纪初,城市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对象,韧性概念在吸取了各领域对其的解读基础上被引入城市规划领域,即“城市韧性”。它指城市在受到干扰后,系统能够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的能力[8],强调城市的包容性、预先性、创新性、灵活性、多元性以及迅捷的反馈能力、社会资本的储备能力以及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是可持续的物质系统和人类社区的结合体,包括基础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4个部分[9],并不断向多维度、多平衡、多动态的综合系统发展与完善。

目前对韧性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城市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管理,包括气候变化、减灾防灾、规划设计、社会动力、管理机制等方面,而我国城市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及事后处理危机时的无力感恰好从反面印证了韧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作为一种主动探索、适应和变化的有效方式和策略,韧性理论因与当下海绵城市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良好的耦合度,逐步在城市研究领域掀起热潮。总之,国内对韧性理论在城市各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乡村建设领域中,基本未得到过多关注和应用。

3 韧性理论与当下乡村建设

乡村是城市的早期形态,同样包含了基础设施体系、制度体系、经济体系、社会体系。作为一种有别于城市的社会生态系统,乡村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持续受到各种自然作用和人为作用,也包括一些缓慢的侵蚀和迅速的冲击作用。这些作用社会前进的自然规律体现,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韧性理论主要是研究“扰动-恢复”动态过程及对“扰动”的适应发展能力,而乡村的形成与发展无不是时空多重叠加的动态演进过程。“扰动”可使乡村逐步走向消亡,但也可促进乡村恢复到新的动态平衡,引发乡村系统的自我更新和发展。乡村的空间、产业、文化、社会各系统呈现出的“利用-解构-重构-更新”历史更迭过程与韧性理论 “利用-保存-释放-重组”的演进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相对城市而言,乡村无论是自然条件、社会结构还是文化积淀都与城市有着较大区别,特别是其本身具有更多的原始韧性,包括村落选址、建筑格局、建设材料、基础设施体系等,可以抵御一定的自然灾害以及具备一定的自我生态循环的能力。乡村选址讲究“土色之坚厚,地势之高燥”的风水观,力求“藏风聚水”、“避风排涝”的同时满足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建筑格局强调“负阴抱阳”、“虚实相生”,致力于工程美、艺术美、人文美、自然美的高度融合;建筑材料一般就地取材,灵活运用,循环利用,形成独特的表面肌理和工艺形式。乡村以最智慧的方式适应自然和人为的影响,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创造丰富价值的同时构建乡村的原始韧性。

韧性理论已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应用,且被证实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理论。韧性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如何与当下中国的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亟待研究和探索。近年来,我国乡村不断发展,但持续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有些走了城市不合理发展的老路。韧性乡村的理念应该在乡村发展初期介入,从发源头上站对立场、理清思路,为乡村的绿色、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指引一定方向。

4 韧性乡村的内容

4.1 韧性乡村概述

定义韧性乡村需要明确以下内容:①韧性的主体:即乡村韧性发展内容,包括物质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三个方面,且是多个要素(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叠加效果;②韧性的对象:即对主体起干扰作用的内部外部“扰动”因子,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破坏、自然衰败、城镇化冲击、文化侵蚀、生活方式改变等自然作用及社会作用;③韧性乡村的状态:是一个动态过程,其遭受“扰动”后恢复到“新”的平衡,且乡村韧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同时抵御不良侵害造成的自我性丧失。

由此可知,韧性乡村是指有些乡村系统在受到内部和外界(自然作用、社会因素)的各种扰动后,通过合理的准备、缓冲、适应和应对仍能够保持其基本的乡村结构、特征、风土人情等,同时乡村系统自我组织、学习和更新良性运行,能够维系生态、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动态平衡。乡村将“扰动”视为进化自身系统韧性的机遇,而非仅仅是排斥。其中乡村韧性可以看作乡村系统通过合理的缓冲、适应、改变不确定“扰动”实现自我动态平衡和良性发展的能力,是乡村的一种本质特征。

4.2 韧性乡村的内容框架

韧性乡村的表现载体主要包括物质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三大部分,三者共同组成了韧性乡村的内容框架(图2)。其中物质系统指的是乡村各种基础设施网络(道路、水电、能源、通讯等)及生产生活环境空间(居住空间、公共空间、景观绿化、生产绿地等),是韧性乡村内容框架的基础部分,是构建乡村文化韧性、社会韧性的外部条件和硬件保障;文化系统指的是承载着乡村独有的乡土、乡音、乡情的物质文化、人文景观、道德情感、民俗民风、宗教信仰、地方语言、传统技艺、传统艺术等,它是乡村韧性框架的核心与灵魂,是乡村的特征体现与精神支柱,如果乡村失去了独有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也就失去了乡村最基本的内涵与最独特的魅力;社会系统指的是政府、企业、团体及村民为推动乡村良性向上发展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侧、管理机制、教育机制、经济机制等,它是乡村韧性框架的骨架支撑,是推动韧性建设的运转手段和软件填充。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促进乡村系统韧性,构建生态、经济、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

从韧性乡村的概念可以看出,韧性是一种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特性,是不断适应社会潮流和历史发展进程的过程。同理,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韧性乡村的扰动因子相互叠加、综合作用对乡村产生强烈而持续的影响,各种扰动因子在“促进”与“阻碍”角色之间转换,所以说扰动因子对于韧性乡村的构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的韧性乡村主要的扰动因子既包括由于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更替作用,也包括由于城市化进程、商业开发引起的人为作用;既包括内部的文脉传承与消逝,也包括外部新兴文化的侵蚀与交融;既包括潜移默化或激烈的社会结构变迁,也包括国家政策、法规的有序调整。扰动因子在乡村发展的历程中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但作为乡村的有机组成部分,韧性乡村并不排斥、否认各种扰动因子,甚至需要它们促进乡村的内部系统协调和良性发展。然而当下乡村的敏感性、脆弱性警示着人们将韧性理论提早介入乡村的紧迫性。尤其是在乡村面对高强度冲击的在大规模建设初期提升乡村的韧性强度,对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表明构建韧性乡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图2 韧性乡村内容框架模型

5 发展韧性乡村的重要意义

在自然、人力、社会等多重的扰动因子影响下,乡村发展过程中的某些“不适”甚至“反式”现象,需要根据以往的发展模式进行调整。韧性乡村既符合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将韧性理论提早介入乡村建设,增强乡村主动适应和恢复的能力,培养韧性发展能力,实现乡村自我更新的良性循环,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推广韧性乡村能有效提高乡村现代化质量,增强对不确定扰动的适应能力,对于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健康、和谐的乡村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引价值。

5.1 巩固乡村原始生态体系,发展生态韧性

我国自古以来推崇 “天人合一”朴素自然观,追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同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本身就是韧性发展的体现。在现阶段乡村建设中无论是乡村扩建、改建等应以不破坏周边韧性生态体系为大前提。在乡村本身具备的自我修复韧性生态体系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生产及生活方式等扰动因子,不仅创造独具风貌特色的乡村美学景观,同时创造与自然环境(山林、水流、农田、生物圈等)有机融合的韧性空间,努力与周边生态体系相互渗透、共同演进。

5.2 激活乡村经济,强化经济韧性

自古以来,农业生产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农业依然是支撑国家经济良性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基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农业经济格局受到较大冲击,乡村被动卷入现代化的浪潮中,单纯依靠旅游开发刺激乡村经济以及单向的廉价劳动力和生产要素输出使乡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困惑,同时伴随着以乡村生态体系的破坏为代价。乡村作为一种承载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传统循环经济,需要借助产品升级、人口回流、新途径拓展(新媒体)等,采取积极、有效、生态地发展乡村经济方式且不被城市经济所同化。需要探索一种具有主动适应性调整变化的、具有地方独特性的自我经营模式,激活乡村经济,强化其经济韧性,实现城乡经济互补、动态平衡发展。

5.3 丰富现代乡村文化基因,提升文化韧性

乡村现有的物质基础条件相对比较薄弱,但其本身携带着丰厚的物质遗产和文化基因,承载着社会变迁的重要信息和内涵,对当下的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作为内部精神支撑的文脉挖掘与重生对于提升乡村韧性尤为重要。然而,在当下除了乡村内部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问题外,外来文化包括城市文化、互联网文化、世界文化逐步侵蚀乡村文化,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需要在不改变乡村文化基本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并将外来文化有机地融入现代乡村文化体系,不断丰富现代乡村文化基因,提升文化韧性,使优秀的乡村文化随着时代演进和需求不断螺旋上升。

5.4 完善乡村社会机制,健全社会韧性

乡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态系统,需要与城市截然不同社会机制推动乡村生产生活各方面的良性运转。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受到各种扰动的影响,其整个系统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出现一系列“反式”现象。这就需要乡村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寻求并重构能够带动乡村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完善符合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运行构架,强化乡村运作与发展的韧性,保障乡村生产力发展和文化振兴,最终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中国的未来需要乡村,中国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在乡村建设发展上,亟待探索一种与环境、文化、社会、未来和谐共生的发展新范式。韧性乡村的概念为探讨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需要将韧性理论提早介入乡村建设,在承认和接受各种“扰动”因子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科学引导、转化、重构、融入乡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实现乡村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演进过。乡村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生态系统,在面对各种“扰动”时可能致使对其的破坏是不可倒退和恢复的,造成的损失将不能用经济价值来衡量。韧性理论作为一种的新理念有机融入乡村建设,需要进一步科学完善韧性乡村理论体系研究。

猜你喜欢

扰动韧性生态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一类五次哈密顿系统在四次扰动下的极限环分支(英文)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通信接收端优化策略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带扰动块的细长旋成体背部绕流数值模拟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