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丈量世界

2019-03-20口述崔晓晖整理

北京观察 2019年1期
关键词:丈量书店改革开放

文 俞 渝/口述 崔晓晖/整理

走向未来,我希望当当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通过自身努力,让全国更多的读者更方便、更快捷地得到当当的图书、电子书,大家一起用阅读丈量世界。我相信更多的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认知、充实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读懂周围的世界。

沿着改革开放的轨迹成长

1978年,我是北京育英中学13岁的初中生,那个时候看小说看得昏天黑地,好在没耽误学习,后来参加高考上了大学。因为有改革开放那样大的发展环境,我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兼职做翻译,参加了很多北京市最早的合资企业的谈判,大大开阔了眼界。后来有机会跟随对外经济贸易部和地方经贸厅的领导同志到美国做宣传。第一次去是1987年,宣传改革开放。我们几十个人奔赴美国12个城市宣讲改革开放。自费出国留学也是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一代人的机会。后来我在美国学习、工作了十几年。回国之后,又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创办了当当网。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的变化,包括我们个人的生活,我最想说的感受就是“沧海桑田”。40年前书是稀罕物,一本琼瑶在班里都传烂了,有时候还有手抄本。不像今天,各种书都有,无论是深度的、鸡汤的、朴素的还是漂亮的都很多,你可以从琼瑶到金庸一直到穿越,有几十万种图书在等着你。当年没有电话,有翻译任务来了,人找人接力告诉我去哪工作。现在,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非常便捷,做生意、赶高铁,一天奔赴四五个城市。

改革开放对整个社会的一大影响是像我这样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走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从19年前创办当当网,到现在当当网越做越大,我非常幸运地踏上了互联网和电商这艘大船。我觉得自己学习、工作和创业的机会都是沿着国家发展进步、改革不断深入的轨迹展现的,我也沿着这个轨迹走到了现在。从13岁的学生到53岁当当网的俞渝,我现在每天的工作是给全国的读者送去一两百万本图书。

1978-1980年俞渝就读于北京育英中学

创办当当网

1999年回国、创办当当网都是很偶发的事情。当时我在纽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好,但是我的先生在北京,中间隔着一个太平洋。我一个人和保姆带着孩子在纽约很孤单,就临时起意回国了。不像现在,小孩一出生,各种婴儿用品在网上、实体店、购物中心都能买到,真的是琳琅满目。那个时候国内没有多少好的婴儿用品。所以回来之前,纽约的朋友帮我装的行李总共有40多箱。再就是去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三联书店买书,也感到很不方便。我先生做出版,他也感到出版发行做的不畅通。我们两个人就商量办个网上书店。

当时想开网上书店,主要的考虑是我们没有多少资源,同时互联网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感觉互联网特别方便,坚信互联网一定会改变很多东西。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会改变什么,但互联网改变生活肯定是个大趋势,我们决定跟着大趋势来做事情,所以就办了网上书店。19年前,当当网就这么开张了,而且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真切地见证了技术对生活的改变、见证了技术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初期没有书目数据,当当找了很多大学生,到各出版社库房去手抄数据。现在新书面市之前,出版社都会用API把各种信息自动放到当当网上。初期没有支付手段,当当在送货的同时收现金,当当网为这条资金链设计了几十个控制节点,这样的工作流,后来被几乎所有电商公司使用。现在支付太方便了,我很少碰现金了。初期没快递公司,当当找了北青报的小红帽、邮局的邮政队伍给当当送货。现在,半夜想喝果汁,闪送二十分钟就到。所以我觉得创办当当网这19年经历了很多技术的进步、革新。在这期间,还出现了很多像当当网这样的公司,融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后来有了外卖,还有了不同的应用。40年过去了,看看今天的生活,现在再让我出国,我会觉得在国外是一百个不方便,还是中国好。

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领域最大的改变,用一个专业词汇来形容,就是供给侧改革。我刚开始做图书的时候,走进当当库房,一眼能看到很多书。那个时候的图书从设计、内容、排版到用纸,都比较朴素,或者简陋。现在再看我们的图书,选题丰富、外观漂亮。给孩子看的书可以拉动,是立体的。这些改变都是特别好的地方。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电子书,实际上是对图书阅读的一个补充。

当当网早期库房

阅读丈量世界

作为政协委员,我特别关注文化建设。我们当当的信念叫“阅读丈量世界”,就是用读书充实自己的世界。目前中国的国民阅读力在全球的排名非常靠后。我觉得一个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多读书,无论是纸书还是电子书,开卷有益。

推动全民阅读,我觉得当当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围绕特定主题,或者读者之间互荐的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吸引大家一起读书。同时我们在全国各地开了几十个书店,都很漂亮,不为盈利,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鼓励更多的人读书。我们的愿望就是让读者因为走进了这个地方,而开始一个阅读之旅。这也是我们企业为推进全民阅读,贡献自己力量的一种方式。另外作为电商公司,当当在听书领域引入很多电子化章节,手机化场景阅读上也做了好多的工作。我们的手机APP阅读端现在订阅的人也很多,通过技术完善小程序,推动更多的人、更多的阅读。

我曾看到习大大坐在书柜前面的一张照片,让人备感振奋。我希望有更多的家庭,家里有书柜、有图书,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阅读学习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读书,我们的文化自信就会更强,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对自己的认知都会改善、都会提高。

就阅读效果来看,对碎片化阅读,大家有不同的理解。因为我的兴趣比较宽,我的阅读习惯是同时开始读好几本书,从历史人物、小说八卦、饮食文化到旅游,甚至到科学技术方面都会看。今天读五页,明天读十篇,但是会坚持把整本书读完。很多人把碎片化阅读理解成读短文,我觉得碎片化阅读如果只读短文,对于充实一个人是不够的。因为阅读对人最重要的价值是提升境界、开阔视野,这往往需要深度阅读。就像锻炼身体,你得做有氧运动,而不是在院子里遛个弯儿。手机的短文阅读就类似遛弯儿,但阅读整本书就有难度了。深度阅读还得需要自我拷问式的阅读,能够实现自我提升。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花时间去读完一整本东西,往里头钻,但是这个阅读过程你可以打碎。

对图书领域的未来发展,我认为几年前开始的全流程免增值税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图书是一个微利行业,整个行业的容量并不大,而且极其分散。有的工作室只有几个人,有些大的出版社上千人。全流程免征增值税能让出版机构、发行机构和书店都更有发展动力,把更多的书卖给更多的人,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文化建设方面很有力度的一个举措。

2010年12月,当当网在美国上市

近来我一直在酝酿为作者稿酬免税的政协提案。现在作者稿酬的征收方法是30多年前的标准,实际上很低。莫言拿了诺贝尔奖,有将近100万美元的收入。比较而言,对中国大多数作者来讲,一本书大多是几千块钱到两三万块钱的稿费,他们的收入是很低的。我觉得一个好的图书市场需要这些写书的人愿意投入时间,并且能够因为写书而有尊严、过上很好的生活,这样我们的图书产品才能够丰富,有强大的发展后劲。我希望这些作者能够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得到国家的政策优惠,写出更多的好作品给大家读。

面对未来,我觉得经济的转型升级,首先要求我们自己在眼界和知识上能够转型升级。走向未来,我希望当当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通过自身努力,让全国更多的读者更方便、更快捷地得到当当的图书、电子书,大家一起用阅读丈量世界。我相信更多的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认知、充实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读懂周围的世界,文化自信就是来自于这种认知和阅读。

猜你喜欢

丈量书店改革开放
冯琳:用脚步去丈量这个时代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最美书店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
在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