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019-03-19盛凤姝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苏轼绘画

盛凤姝

摘 要:苏轼曾这样评述王维的《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美学角度极大地肯定了王维的艺术美学。诗人将所观景物富于情感,转化为表达情境的诗歌,而欣赏者又能够从绘画作品中感受他的美学思想。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往今来,人们大多从王维的诗和画的角度来分析该理论。文章尝试以“诗画本一律”的原则入手,从苏轼的诗画艺术作品出发,分析苏轼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美学理论及思想,感受他的绘画美学造诣。

关键词:绘画 ;诗画一律;美学思想;苏轼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诗的崇拜有增无减,认为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方式,是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情感、理想抱负、人格品性的一种方法。在苏轼之前,汉代王充、西晋陆机、唐代张彦远都曾将诗和绘画联系在一起,或是为了达到教化功能,或是为了提升绘画作品地位,从而批判诗歌的地位,然而这都没有站在一个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诗与画的正确关系。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他认为王维诗歌的创作悄无声息地渗透了王维的绘画美学思想,我们在读“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时,身临其境般处在一个萧瑟清冷的情景中。欣赏者能够感受到王维自然清新的文人画风,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而“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却能使我们从画中感受到画家内心孤傲的心境以及超凡脱俗的禅学思想,诗人用诗将画中的美学意境表达出来。王维独创的山水画“禅境”的艺术美学风格,使欣赏者能够感受到“画中有诗”。这才是一幅真正的好画,能够暗示或启发欣赏者写出这种绝美的诗句。苏轼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柳二首》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认为绘画作品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之美,无需多少技巧与表现方式雕琢成一幅“画工画”,是一种浑然天成、平淡自然中夹杂含蓄的光,有着内在精神或是气节,追求清新自然之美,如同“玉”的美一樣。他将绘画与诗的艺术美学价值等同起来,从理论上将不受文人士大夫所重视的绘画的社会地位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提升到了极致,能够做到和诗歌平起平坐。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是中国绘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大加赞誉王维的画与诗。其实,苏轼的诗中也饱含了诗画本一律的特点。在《题西林壁》中苏轼这样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两句描述了从各个角度观看庐山,庐山的景象会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庐山横看蜿蜒曲折,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绵不绝;侧看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这不仅使人联想到中国山水画中独特的透视画法。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著名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自山上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仿佛身临其境,令人游离于庐山的景色之中。后两句则是谈游庐山的感悟和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告诫世人观察世间万物一定要用全面的眼光,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与理解也存在差异。全面看待问题才能真正发掘问题本质。这首诗正好迎合了苏轼提出的对诗的境界的要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即不是停留在工艺美术的境界,而是要上升到表现思想情感的美学境界。苏轼从大景大物谈到平凡的人生哲理,不再是简单的描写山川景物,而是使诗或画中包含自己丰富的绘画美学思想及人生感悟。元人杨维桢曾说:“东坡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盖诗者心声,画者心画,二者同体也。纳山川草木之秀描写于有声者,非画乎?览山川草木之秀叙述于无声,非诗乎?故能诗者必知画,而能画者多知诗,由其道无二致也。”

同样,苏东坡认为画里本可以有诗。一幅画的每一个笔触,每一根线条,每一条河流瀑布、皴擦点染,每一块山石结构,都饱含画家的浓情蜜意。这便是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

以苏轼的《潇湘竹石图》为例。画中那一株株奇特的竹子,不仅是画家师法自然、传移模写的成果,还包含了苏轼饱尝仕途艰难与坎坷的愤懑之情。同时竹子的造型能够使人产生高节清风的联想,画家在无意之中,也将自身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气节寄托在竹子与怪石中。种种情思交织于心,借此画抒发胸中郁结,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这何尝不是一幅诗与画巧妙结合的传世杰作?

艺术家将景物转化为情思,完成诗境,即画境进入诗境。但是诗也不能完全画出来,这就形成了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艺术创作的问题。苏轼认为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在作画之前,画家的心理必须要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审美意象,即画家明确自己要画的题材、创作表现的方法与手段。如果心里对物象没有明确的认知及深刻的理解,画出来的物体就没有生命,无法触动欣赏者的内心,无法令人从画中获取美学思想及感受。如苏轼所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苏轼认为画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时会涌现灵感,然而灵感的诞生是非常迅速且不稳定的,可能转瞬即逝。如若没有及时把握,灵感便会消失殆尽,必然不会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诗和一切艺术一样,宜于乘兴挥毫,思致自然滔滔不绝。与此同时,苏轼认为画家想要把胸中涌现的灵感及时用笔墨表现出来,还需要画家有高度纯熟的技巧及训练。如若只会“纸上谈兵”,那就不可能将“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另外,在艺术创作中,除了需要高超的技巧之外,更需要一种审美创造的精神状态,“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即画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全神贯注,达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为了追求一种超高的艺术境界,使自身与画中“竹”融为一体。画竹即画人,竹的精神品性也是画家自身的精神品性。宗白华先生曾在书里写道,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虽师法自然,但是画家的笔墨技法在表现上呈现的是一种山苍水秀、水润活石,是世间所没有的新奇,是画家中得心源的感悟,它仿佛存在一种生活和活力。艺术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无论他创作的尺幅大小如何,都要有所创新、有自身的体会和思想感情、有对世间丰富的看法与表现,只有如此,方能流传,被世人学习。所以像苏轼这样万里挑一的奇才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才能够流传至今,被无数文人学者反复推琢研究。

苏轼的一生豪放不羁,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反对一切装饰雕琢和矫揉造作。笔者认为苏轼的人生感悟就像现代人的生活追求,他无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被当时的世俗所困扰、折磨。他渴望的是一种逃离社会纷扰的人生理想和态度,他的诗、文、书、画中透露着他清高孤傲的思想品格以及参透人生哲理的美学思想,然而正是种种因素成就了苏轼超凡脱俗的审美追求和文人修养,从而对后期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带来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邓魁英.苏东坡诗词[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2]陶文鹏.苏轼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3]郭熙.林泉高致[M].梁燕,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4]徐薇.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苏轼诗画创作中的体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苏轼绘画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