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花上的村庄

2019-03-19黄河清

台港文学选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古厝古民居

黄河清

我的步伐依旧慢了节拍,未能跟上春之节奏,错过了初春的美丽风景。终于偷得空闲,寻着鲜花盛开的方向而去,哪怕这已是暮春,也不枉这个季节我曾经来过。

一条蜿蜒的乡村公路把我们引进了大山深处的莲宅村,这个位于闽清县塔庄镇东南部的村庄,山环水长,因村后的山峰形似倒蒂莲而得名。陪同的村干部林以煌书记告诉我,莲宅村跨梅溪、濂溪,已有千年历史,全村土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下辖莲宅和东墘两个自然村,共532户,总人口1898人,常住人口700多人,六成以上在外创业,其中大多数从事建筑业且颇有建树,莲宅村还是乡村旅游特色村。

纵目远望,莲宅浸浴在一片氤氲朦胧的烟海之中。一座座小山躲在雾纱后面,缥缥缈缈,雾气笼罩着山村。一轮朝阳从山凹边冉冉而起,绿色的缝隙中洒进一道道金光,隐身在树林丛中的农家小院若隐若现,颇有几分仙境般的感觉。

山野铺青叠翠,草木欣荣;四周幽然寂静,空气清新。莲宅村就似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卷。最吸引我的是那一大片的荷田,城里的荷花才露尖尖角,而这里的已开得灿烂。朝阳洒进荷田,莲花舒展开了冰清玉洁的花瓣,若红霞引燃的火焰,一束束,高低错落,照亮了雾气弥漫的水面。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浴水端坐,与水下侧影相依相恋;有的通体深粉,摇摇欲滴;有的则是披着红罗衫,凌波起舞;还有的褪却红妆,只晕了一层薄得透明的粉,轻盈得就像一只只飘飘欲飞的蝶。

村里在荷田中间的主渠道上建有一条千米的木栈桥。漫步桥上,你仿佛能看到采莲女低吟着“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款款地穿过水道,拨开圆如玉盘的荷叶,翩跹而来。桥中间的观莲台上,人们或抚栏远眺,或照影静思。而莲,花开不惊,花落安然,莲瓣落尽,莲蓬依然高擎,亭亭向阳,风采依然,初心不改,纵是沉默千年,依旧破水成蓬。

荷塘边上有一座古厝,白墙黑瓦马头檐,古朴典雅,古色古香,与满塘荷花相得益彰。整个莲宅村像这样的古厝还有很多,如启园厝、长连厝、桂堂厝、鼎兴厝、宗瑞厝、兆鳌园等均有100年以上历史,现存面积从几百到一万平方米不等。其中启园厝达223年。这些古厝传承着莲宅的钟灵毓秀。保护好这一幢幢的古建筑,挖掘出其中的文化价值,就保住了乡愁,保住了城市的文脉。有人住,古民居的细节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有人开门,有人关门,流动的人气是延长古建筑寿命的最佳良方。然而,村里的大部分古民居已少有人住,同时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自然灾害的破坏。近年来,莲宅村把古民居当成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为古民居建档挂牌,同时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遵照在地文化、乡情乡俗、建筑风格,对古民居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并利用社会力量在古民居中建立主题博物馆,让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从而使古民居在百年过后重绽魅力。

徜徉在古民居和老街中,我听到了莲宅开基始祖、林氏一世祖林子贤的故事。林子贤离家千里,任广西浔州府平南县正堂。他一心为民,两袖清风,鞠躬尽瘁,以至积劳成疾,病死在任上,身后却无钱运送灵柩回乡。后來在同乡亲友的资助下,其灵柩才被运回莲宅。人们为了纪念林子贤,遂将运送灵柩回来的溪流称为濂溪。清康熙年间,莲宅的秀才林郁独具眼光,顺时应势,撰修了《林氏家训》:自兹以往,凡我宗人,“毋得唆讼而兴争;毋得怀奸而诬正;毋得妒猜而生忌刻之心;毋得徇情而忘节义之大;毋得贪财利己而致伤于骨肉;毋得杠帮济恶而贻害于善良;毋得鸠投赌博而致产破家倾,莫知之恤;毋得纵奸淫横而致身亏行丧,莫之为救。”寥寥百余言,言简意赅,以一种家族式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莲宅子孙的心灵。仅林氏一族,在明、清时代就出了庠生、贡生91人、举人3人。数百年来,莲宅文官武将、诗人书画家英才辈出,代不乏人。这正是莲宅美在风骨的独特之处。

斑驳的阳光穿过古巷,投映在古铜色的门上。回头看看背后的脚印,你会有一种从岁月深处走来的感觉。宗祠、牌坊、古厝的主人,都是你的同伴,在不同的时空穿梭,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行程。此刻,你微闭双眼,轻轻张口,呼吸着莲花弥漫的清香,你会感到有一种暖融融的、甜滋滋的东西,顺着呼吸进入口中,然后,从舌尖出发,慢慢浸润你的全身,你就会拥有一种抵达灵魂的愉悦。

踩着凹凸光滑的石板路,拐进了一个“U”型小巷,林以煌书记把我们带到了一栋古厝前。古厝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00多平方米。外观呈山墙式,中高前后低,白墙黑瓦马头檐。正门上方门楼牌匾上雕刻“桂堂厝”三字。门墙八字开,砖雕石刻,条石门框,宽大的板门显示出一种气派,大门边立着一块黑色石牌,上书“闽中游击队莲宅联络总站旧址”几个大字赫然入目。

桂堂厝为三进式厝房,进门为前厅,左右耳房,阳光自天井倾泻而下,洒在被人踩得坚硬黑亮的厅堂前沿,一种静寂的气息弥漫在古厝四周。经过天井,迈上石阶到了正厅,正厅高大宽敞,立屋石墩石柱两旁昂立,屋梁穿斗式高拱,屋角飞檐。两旁厢房门壁花格嵌窗,雕花鸟虫鱼,旁柱挂着对联牌匾,上书“海天气象,风月襟怀”。后厅有一排的厢房,可以住下不少人。前厅和正厅有两条人行小巷通往侧门,古厝后面有十几棵百年以上的桂、樟、杉、松等古树,高大雄伟,绿荫如盖,郁郁葱葱,团团遮护着半个古厝上空。

此时的桂堂厝虽然沉寂,然而那浸渍着年月的青砖里,那经历风霜的古树褶皱里,收拢着许多历史记忆。

林以煌告诉我,现在莲宅村正在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宜居莲宅、宜游莲宅、宜业莲宅,向风景更加秀美,生活更加富裕,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奋力迈进。林以煌稳健而充满信心的谈吐,让我想象到他话语后面更加稳健更加有希望的日子。

是啊,这就是日新月异的乡村,是生生不息的乡土。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父老乡亲们在农耕之余,在温饱之后,仍然以坚定、执着的信念,一路追赶着文明、进步的脚步,因为他们追求的生活,除了物质上的富足,还有更美好的图景。

猜你喜欢

古厝古民居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古典艺术审美——闽南古厝特色窗格
梦中古厝
陈修俊 甘做古厝守护者
简述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残阳下的古厝群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上)
走,游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