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生命之声

2019-03-19王赫佳

出版广角 2019年1期
关键词:厚积朱光潜艺术化

【摘 要】 《厚积落叶听雨声》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首部经典作品精编,书中精选了数十篇文章以及近 60 幅东西方艺术名作, 为我们展现了平常人不曾看见或不曾留意的美。正如书名“厚积落叶听雨声”的意蕴,朱光潜借助文字引导读者去感悟生命的绽放,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发现生活之美、人性之美、精神之美。

【关 键 词】朱光潜;美感经验;情趣;人生的艺术化

【作者单位】王赫佳,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1.027

朱光潜是一代美学大师,一生致力于美学研究,著述颇丰。他不仅将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加以沟通融汇, 是中国现代美学与当代美学发展不可或缺的“桥梁”,而且力争借助浅白的文字向读者推介美学知识,带读者领略美,教读者如何欣赏美。《厚积落叶听雨声》是朱先生经典作品的精编,书中精选了数十篇文章(包括家喻户晓的《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经典篇目和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近60幅东西方艺术名作(包括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梵高、莫奈等西方名家的经典作品,还有齐白石、徐悲鸿、张择端等中国名画家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平常人不曾看见或不曾留意的美。除序言外,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厚积落叶听雨声”“此身已近桃花源”“问渠哪得清如许”“风行水上自成文”“站在后台看人生”“此时,此身,此地”,可谓由事及理、循序渐进地将读者引入美的境界。书中描绘了作者所见的世界,这其中有爱、有诗歌、有绘画、有音乐,更有各式各样的美,作者用娓娓的笔调诉说着生而为人的快乐,表达着对人生的美学思考。在第一部分中,作者由平凡的生命日常着笔,描绘了“平凡无奇”却“有的是生命和变化” 的后门大街,“无边光景一时新”的花会……带领读者进入“厚积落叶听雨声”的境界。而后的几个部分,则依次铺陈开来,由表象到情理,为读者细致剖析了美的意义所在——我们要学会聆听生命之声,欣赏生命的美好。世界是以它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但我们各自眼中的世界却千差万别,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领悟的深浅不同。真正的美是什么?是外物与我们内心交互的产物,美是情感表现于意象得到的,而这种情趣是生命的乐趣。美是“无用之用”,但人的价值就在于对“无用之用”的追求上。本文拟从“美的‘无用之大用”和“‘情趣与 ‘人生的艺术化”两个方面来探讨《厚积落叶听雨声》这本书出版的意义。

一、美的“无用之大用”

美学大师的散文,自然离不开对美的认识和剖析。朱光潜的美学观念深受克罗齐的影响,他认为,美是“成功的表现”,是“得到胜利的表现活动”。艺术家用文字或艺 术形象把自己头脑里的意象表现出来,表现成功就是显示 美;欣赏者领略到艺术品或者外物的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表现出“意象”,这种“表现”便是审美。美是“无用之用”,但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对“无用之用”的追求上。美是情感表现于意象而得到的,而人的情感则是一种复杂又有趣的事物,借助于这种审美,人将获得更大范围的愉悦。区别于木匠见到树木所联想到的“价值”,审美的愉悦是一种“非功利”的“功利”,是“无用”的,却又有 “大用”。审美对于我们是重要的,大自然给予我们诸多生命的礼物,春日的艳阳,盛夏的绿茵,金秋的红叶,寒冬的瑞雪……我们不应只是匆匆路过,而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体会生活的意境,感知生命的灵性。带着欣赏的心情去感悟无人的山谷中,飞瀑流泉下,树叶与风的和鸣,那种无以言表的舒畅,是最简单的意境,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朱光潜曾经说过,自己写的都是“说理文”,所以他的散文是趋向于议论性的,大多数文章都采用类似“书信”的形式,结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等来谈人生修养,谈艺术和美,这在20世纪前半期的作家当中是独树一帜的。他认为,他的散文创作源于“体验自己的生活”,是“由感到而想到的”,这是他真性情散文观的体现。而在他的说理文当中,又处处离不开美和艺术。美是不能够直接带来实际利益的,但却关乎人的精神成长。如何更关注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愉悦,摆脱物欲的牵绊,这对于现今被物质信息充斥的世界中彷徨的人们而言,显得尤为有意义。他在《谈美感教育》中说道:“许多人嫌生活枯燥,烦闷无聊,原因就在缺乏美感修养,见不得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同时,“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一件奢侈,而是诗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美将人们引入“意境”,而意境是由“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诗、词、歌、赋、美术作品、音乐作品都可以创造出意境。沉浸在这样的意境中,是对人心灵的陶冶与升华,是隔着平凡生活的表象之下,所能领略的别样的旖旎风光。由此可见,美以及美育在朱光潜先生的眼里,是生活的“源头活水”,是“无用之大用”。当我们觉得生活平淡乏味,无所适从时,讀一读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将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面来体悟生活,这往往会让我们发觉更多的生活滋味,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情趣”与“人生的艺术化”

美学研究最终是关乎人生的。朱光潜认为,生活是“人生第一桩事”,生活的目的是“享受”“领略”“培养生机”,也就是说,人活在世,不可避免地需要“生活”,而生活之于我们,不应仅是机械地迎合、适应,而不顾自身的体验。“情趣”在朱光潜的理念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他所处的20世纪初期,社会的现实是“乱糟糟”的, 因而他认为,人生是为了生活,而主动地改造人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净化心灵、美化人生,进而改善社会状况, 是作为知识分子可以实践的人生原则。解决当时压抑个性、束缚人性自由的社会现实的方法之一,就是发掘人生的情趣,实现人生的艺术化。“人生的艺术化”可以说是朱光潜先生潜在的理想与现实、艺术与人生的矛盾化解之法,他的美学体系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不过,他所强调的在美学意义上对于世俗的超脱并不是“游离”人生,而是作为一种特定的态度来避免“世俗化”的生活,是在“世俗”面前保存理想的一种积极方式。

在朱光潜看来,人生即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其自身的“创作”。毋庸置疑,艺术与人生存在区别,尤其是态度上的差异显而易见,比如,艺术偏重的是有关美感的态度,而人生则往往更偏重实用主义。但是,二者却又紧密相连。艺术倘若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表现为一种情趣,这种情趣根植于人生之中;而人生一旦离开艺术,也将不是完整的人生,因为,只要人生中有创造和欣赏的活动发生,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人生的意义也正蕴含在这创造与欣赏的活动之中。正如《慢慢走,欣赏啊!》一文中所写:“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就像面临同样的顽石,有人会让它成为“伟大的雕像”,有人却不能使之“成器”,而造成区别的“全在性分与修养”。因此,朱光潜先生才紧接着说道:“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阐明了,正如好的文章是一个完整、有机的艺术统一体一样,人生富有艺术气息, 也应该是自始至终闪烁着光芒的。这里强调的其实就是人格。在朱光潜先生同时代的友人中,丰子恺、朱自清二人的性情是他极为推崇的。丰子恺有着一种人格魅力,仿如“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并且“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而朱自清的做人态度则令人佩服,“对人对事一向认真,守本分”“对朋友始终真诚,请他帮忙的,只要力量能办得到,他没有不帮忙的”,尤其是朱自清的“乘兴而来,适可而止,从不流连忘返”,这种人格魅力恰好是充满艺术气质的人生之状态,也唯有将艺术人生化,将人生艺术化的人,才能做到。这也便是一种做人的情趣。

但是否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有情趣的,都是“艺术”的 呢?朱光潜认为,世上有两类人的生活缺乏艺术感,没有情趣,一类是“俗人”,一类是“伪君子”。朱光潜将自己 对人性和生活的理解,与艺术紧紧地糅合在一起,借艺术 的眼光,批判了一些人的人格,可谓视角独特,引人深思, 这本身就具有从人生中散发出来的艺术气质。他认为,艺术家其实是最严肃的人,他们严肃地对待每一件艺术作品,而热爱生活的人同样是严肃认真的。他在《慢慢走, 欣赏啊!》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但是,所谓的“严肃”并非指 “放不下”和固执,心中之执念无法摆脱的人生是与“艺术人生”大相径庭的。朱光潜先生所强调的“严肃”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人生哲学修为。他在《谈摆脱》一文中点醒我们:“‘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致内心苦痛,事业难于成就。“因为人人都‘摆脱不开,所以生命便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剧。”拿得起、放得下,绝对是一门精彩的人生艺术,唯有情趣者方能参悟。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执着精神,但同时又要学会摆脱、懂得放下,这种取舍的尺度该如何把握呢?对于这个问题,朱光潜在本书中给出了精彩的、富有艺术哲思的解释。他认为,艺术家评定一件事物的价值,主要是以其能否被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艺术家与普通人重视和轻视的往往不同。艺术的本领不但体现在一个人知道他所要获取的, 更在于知道自己需要舍弃的。比如,苏东坡将创作比喻成水流穿行于山谷,“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翻译过来就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随遇而安,恰到好处,不及也不过。这正是朱光潜先生所欣赏的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取舍的恰到好处正是人生的艺术,艺术的人生。善于生活的人,会用艺术的追求评判得失,变“毫毛”为“泰山”,此为适当地看重,视“泰山”为“毫毛”,这就是摆脱。这种人生既不失严肃,又不失豁达,而人生如此,怎能不说是一种高级的情趣呢?这也是《谈摆脱》一文所要渗透给读者的本意。

朱光潜认为,人生若要达到严肃与豁达并存的境界, 实属不易,只有通过自我培养,学会用艺术的态度面对人生,方可实现这一追求。这也正契合了道家的“无为而为”,也就是不着痕迹地做事,无所为而为的人生至高境界。朱光潜本人也是如此过完一生的。同时,他在“情趣” 与“人生的艺术化”之关系上,提出了“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看法。他在《无言之美》《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与《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等文中指出,处事可有两种态度:人力能及,要竭力征服;人力无可奈何,要暂时超脱现实。后者实则以退为进,用出世的态度做积极入世的事情。“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 大半都靠极坚强的意志力。”不论得意失意、容易困苦,我們都要拥有一个充满情趣的艺术灵魂,游刃有余地面对人生,将有幸或不幸的人生情趣化,进而艺术化,凭借坚持到底的毅力,顺其自然地生活。这才是艺术人生的真谛。

《厚积落叶听雨声》作为美学大师朱光潜首部经典作品的精编本,不仅仅是美学知识的通俗读本,更是一本指导我们领悟生活哲学、人生哲理的作品集。本书能够引领我们走近艺术,走近被忽视的自我的心灵,并在一篇篇美文当中寻找到艺术与灵魂的契合点,让我们在脚踏厚积落叶的生活之路时,懂得聆听充满情趣与美感的生命之声。无论读者是快乐还是苦闷,只要静下心来,便可从这本书中寻找到智慧的闪光点,而阅读此书也将是一件充满艺术气息的事情,由此开启发现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贤. 论朱光潜的“情趣与意象”说[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窦可阳,李小茜. 朱光潜和他的文论历程[J]. 文艺争鸣,2016(8).

猜你喜欢

厚积朱光潜艺术化
根植红色基因 厚积红色能量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厚积”和“薄发”的关系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厚积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
用艺术化手段引领儿童走进“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