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明代徽州的文学复古思潮

2019-03-19陈昌云张迪迪

中州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徽州

陈昌云 张迪迪

摘 要:伴随着徽商的崛起和七子派文学思想的传入,长期闭塞保守的徽州区域于嘉靖、万历、崇祯朝掀起三次文学复古浪潮。它们虽是席卷全国、浩荡持久的前后七子派和复社、几社文学复古运动的余响和尾声,徽州文人却能借势发力,在修正完善复古理论、扩大复古影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迎来本土文学的盛世。由于主将汪道昆离世和政局恶化,盛行百年的明代徽州文学复古思潮于万历后期逐渐衰微,骨干成员思想转向呈多元化态势。明代徽州文学复古思潮的盛衰消长鲜明地折射出时代文艺思潮的演变与转向轨迹,在区域文化史和明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徽州;文学复古;七子派;汪道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1-0153-06

文学复古思潮是明代诗文发展的主流,从前期的前七子到中晚明的后七子,再到明末的复社、几社,明代三次文学复古浪潮持续文坛百余年,席卷大江南北,其规模和时效超过中唐和北宋两朝的诗文复古运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深入持久,影响深远,连地处偏僻的徽州文人也加入全国文学复古阵营。借助徽商“贾而好儒”①的文化品质,中晚明时期的徽州区域成为明代文学复古思潮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区域文学与全国主流文学得到充分交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明代徽州文学复古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明代徽州文学复古思想的传入得益早期徽商的崇儒好文。弘治、正德年间,活跃于中原地区的徽商郑作、佘育、程诰等人积极与李梦阳等前七子成员开展文学交流,学到当时流行的文学复古思想和诗歌创作技艺。他们晚年回乡后,积极传播诗法文论,培育本土青年才俊,为繁荣徽州文坛奠定基础。嘉靖、隆庆之际,徽州本土文坛开始繁荣,区域文人结社迎来第一次高潮。当时成立的地方文学社团主要有10个:程用贤领族人结率滨吟社;程玘实与吴成美、程师道、汪古矜等结中州渔社;程天庆与族人结十逸社;程梧与族人及郡大夫结七潭渔社;王寅、程诰、郑玄抚、陈有守、方弘静等结天都社;王寅、潘纬、陈有守、汪淮、程积周、潘少逸等结白岳社;汪淮、方弘静、汪道昆、何少愚、王寅等结汶江社;吴琼、江珍、方弘静、吴子玉等结南山社;程琼、范如珪、汪猷芳、汪迟芳等结紫芝社;汪道昆、汪道贯、方用彬、程本中等组成丰干文社,其中以天都社影响最大②。另外,嘉靖四十一年(1562),王寅还以新安地区唯一代表身份参加西湖八社中的洞霄社,扩大徽州社团的影响。

天都社成立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共汇聚徽州文学名流16人,包括文坛前辈程诰、王寅和新秀方弘静、郑玄抚、江珍、陈有守等人,其中以歙县人居多。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受到李梦阳复古思想的影响,他们结社意在传播前七子文学复古思想,搭建平台引领地区文学风尚,倡导“雅正”诗风,再掀文学复古热潮。郑玄抚《社集天都峰下》诗云:“我生之辰何落落,伤哉王风久不作。当时争说李何贤,而今亦已成廖廓。此道久衰难竟陈,邀朋乃作天都行。一时冠盖摇山岳,由来胜地产英豪。”③诗中表达了追慕前七子,重振诗风的自信与期许,代表了天都社全体成员的心声。在前七子远离京城,全国文学复古运动渐趋消歇的形势下,天都社汇聚徽州嗜诗好文之士,他们彼此唱和、品评、标榜,促进区域文学风尚渐趋一致,助推徽州文学风尚的快速形成。天都社员们不仅研讨七子派文学复古思想,而且在创作上积极践行前七子文学复古主张,体现出他们要求改变区域闭塞状况、主动融入全国文学潮流的不懈努力,为万历朝徽州文坛的鼎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嘉靖、隆庆年间的徽州文坛处于兴起阶段,主要代表作家是程诰、王寅和方弘静。程、王二人皆是天都社团主要发起人,“时处士程自邑从献吉受诗,诗名大起。仲房则以自邑由献吉重其人易高,乃约客赋诗黄山白岳间,仲房为约长,郡中善诗者悉多仲房,诸少年且北面之矣”④。二人对于徽州文学的勃兴贡献颇多。程诰早年深得李梦阳诗学真传,他曾“从李梦阳游,酬和于繁吹两台之间”⑤。李梦阳赞之:“子之诗神境融会,异时以散置名家,子不后矣!”⑥可见其诗歌创作水平非同一般。晚年回乡后,他积极传授李梦阳诗法,热心地方文事,培养了一批诗坛新秀,并著有《霞城集》二十四卷,当为明代徽州文学盛世的奠基人之一。

王寅于嘉靖十年左右,“北走大梁,问诗于李献吉”⑦。他推崇李何诗学,宣称“我明诗始自弘治,李何诸公奋然力洗宋元之习,上尊盛唐汉魏”⑧。此说显然有失公允,但意在夸赞前七子倡导文学复古运动的功绩,体现他对前七子诗学思想的追慕与认同心态。王寅论诗主张“先声容而后神趣”,又强调“由法而入,舍法而超”,以达“脱声容而造神趣”的至境⑨,实怀有兼容李何诗说、融通新变之心。他还“采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之诗人满百人,诗逾三百”⑩,编成《新都秀运集》,彰显徽州诗文之盛,并称赞:“我新都虽在南畿遐僻之区,不独文人学士优入诗道,若方技商贾间亦有人而欲与文人学士相等列,不其盛欤?” B11 王寅对嘉靖年间徽州文坛的兴盛贡献颇多。

天都社青年诗人方弘静天资聪颖,是嘉靖朝徽州本土詩坛的新秀代表。他七岁习举子业,受其兄熏陶而渐好古诗文,以文名传乡里,十岁就受到郡守郑玉赏识,十四岁,补弟子员入邑学,十六七岁时,“与休宁陈达甫、邑中王仲房、吴胤节为诗,皆庠生也” B12 。嘉靖十五年,他师从北游归乡的程诰学习前七子诗学,“邑人程自邑游北地李先生之门,言李先生教人‘文自西京以上,诗自开元以上,余不足览也。余时弱冠矣,益大喜,深沉思之,中夜忘寝” B13 。方弘静沉迷诗歌而疏于制艺,“顾心好之弥笃,不能已” B14 ,以至于首次乡试落榜,不得不悔过自新,“所蓄古文词书束高阁上,稍就举子绳尺” B15 。其学诗经历反映出前七子诗论传入徽州后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万历中前期徽州文学复古思潮的高涨

嘉靖中期,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再掀文学复古浪潮,与前七子遥相呼应,形成明代文学百年复古运动史上的又一高潮。但至隆庆四年(1570),李攀龙去世,王世贞又遭家中变故,复古运动再陷低谷。万历初期,新安诗人汪道昆崛起诗坛,他与王世贞一起率领江南七子派群体,开辟后七子“中兴”局面,徽州由此成为引领全国文学复古浪潮的策源地,其区域文坛影响力达到历史巅峰。“海内名能诗赋古文辞者,罔不以坛坫而奉琅琊(王世贞)与新都(汪道昆),盖觚翰之业未有能外二氏自为言者。” B16 汪道昆也被时人视为与李攀龙、王世贞并驾齐驱的文坛主将。

万历中前期,徽州文坛在复古思潮推动下发展至鼎盛,首先表现为弘扬复古理论的文人社团众多,社团规模和影响力远超嘉靖朝。当时活跃的地方文学社团主要有5个:汪道昆、汪道会、王寅、潘之恒、李维桢、屠隆、胡应麟等组成白榆社;方弘静、汪道昆、江珍、程金等组织耆园会;程用修、方君式、潘玄超、潘元仲等组织颍上时文社;邵鲁、汪贞卿等结松萝社;还有肇林社等禅社也兼谈诗文。另外,汪道昆还率领大批徽州文人到杭州主持南屏社、西泠社;潘之恒也外出参加南屏社、芝云社、金陵雅社。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汪道昆主持的白榆社,它是后七子后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诗社,也是当时东南地区重要的文人集会,引领时代文学风尚。汪道昆在杭州主持的南屏社也影响巨大,几乎囊括当时闻名于世的七子派后劲所有精英。这两个社团具有全国影响力,是当时复古派最主要社团,有力地促进了徽州文学与全国文学的互动融合,带动徽州成为全国文学先进地区之一,并由此确立了汪道昆的文坛领袖地位。

万历中前期的徽州文坛名家众多,文学复古理论更加自觉。万历三年(1575),汪道昆因与张居正不合,被迫陈情归养。他在愤懑之余,将“立言”作为终极追求,全身心致力于推进文学复古思潮和振兴区域文坛大业。汪道昆是公认的文坛复古大家,他与后七子主将王世贞并称“两司马” B17 ,和李攀龙也有交往,又与吴国伦、张九一等并称“后五子”,或称“重纪五子”。像李攀龙、王世贞一样,汪道昆视前七子中的李何为先导,在承继李何复古思想取向上具有一致性,但他已有与王世贞并驾齐驱之心,立志“将成一家之言” B18 ,这是他独立于后七子派之外的主要原因。汪道昆与后七子派的和而不同主要表现在他在学古宗尚与学古方式上更显宽泛、灵活 B19 。就诗歌复古宗尚而言,李攀龙、王世贞因循前七子“古作必从汉魏求之”与“近诗以盛唐为尚”理路,汪氏虽强调宗尚汉魏盛唐诗歌,但在对待宋元诗歌的问题上,与李王态度有差异。李攀龙《古今诗删》遵循李何排斥宋元诗歌路径,有意忽略宋元两代之作,汪道昆对宋元诗歌却有变通取舍之心。胡应麟曾忆及汪道昆当初嘱其选诗之旨:“今司马公已不复作,言之慨然,以其旨不废宋元” B20 。在学古方式上,汪道昆于“师心”与“师古”方面也有所变通。他称赞好友俞安期写诗做到“语师古则无成心,语师心则有成法” B21 ,体现了他在王阳明心学思想影响下,对学古方式的灵活思考。

中年时期的方弘静也积极参与徽州文学复古大业。方弘静与后七子派核心成员交往颇多,万历十四年,他升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文坛盟主王世贞时任南京兵部右侍郎,两人共事多年,经常往来。方弘静还与吴国伦、李维桢、欧大任、屠隆、李先芳、黎民表等人交往,因此对后七子诗学了解甚深,并受到一定影响。万历二年,他在浙江巡抚任上遭弹劾罢职回乡,得以常与地方文人结社郊游,诗文唱和。万历四年,他与汪道昆、江珍、程金、潘纬等组织耆园会,定期集会,饮酒赋诗,优游林下。后又加入白榆社,培养方于鲁、方用俊、谢陛等后进,为繁荣徽州文坛做出贡献。方弘静虽然与后七子成员交往较多,但其诗学思想主要源自李梦阳,同时兼采何景明的宽泛,体现融通之变。他认为“宋诗亦有可观者”,“晚唐诗非无佳者,而选者多谬” B22 ,显然不与后七子同调,以至于“逡巡自遥,雅不欲与齐盟” B23 。他还对李攀龙、王世贞、吴国伦、汪道昆等的诗歌提出过批评,逐渐形成“化境论”“风韵论”等诗学观点,强调诗歌的真情实感和韵味风致,诗风接近王孟,体现徽州文学复古思想的新变。

万历中前期的徽州文坛也是外来復古名家齐聚、文学思想交流频繁之所。徽州文坛主将汪道昆特别重视与外界交流,曾亲率汪道贯、汪道会、龙膺、潘之恒等本土文人三赴吴地,拜访文坛盟主王世贞,他还到杭州等地主持集会,开阔本土诗人眼界,扩大徽州文坛影响。汪道昆在本土主持的白榆社也注意邀请外地名家加盟,从万历八年至万历十九年,白榆社集会活动一直持续不断,在汪道昆的感召下,当时著称于世的七子派后劲纷纷来徽集会、游览,徽州成为文学复古思想的汇聚之地。万历八年至十四年,湖北人龙膺任徽州府推官,他是白榆社发起人,并首推汪道昆为社长;万历十二年,李维桢应邀来访;十三年,沈明臣、徐桂、屠隆参加白榆社集会;万历十九年,胡应麟应邀讲学,加入白榆社。随着七子派后劲的到访和加盟,各种不同的文学复古思想在徽州地区交会碰撞,极大地推动了时代文学思潮的演进变革。

三、万历后期徽州文学复古思潮的衰微

万历十八年,王世贞病故;万历二十一年,汪道昆离世,七子派后劲中除李维桢、胡应麟坚守复古阵营外,龙膺、潘之恒改弦易辙,赵用贤、屠隆则为“新变”代表,原有白榆社和南屏社逐渐解体,成员各行其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的公安派却创立南平社、葡萄社,广揽人才,声震四方,全国文坛中心渐向湖北转移,徽州文坛随之萧条。

万历中后期,文坛主将汪道昆去世,徽州文坛后继乏人,复古思潮难以为继。老将方弘静和王寅虽在,但前者素喜清静,后者隐居守节,以至于徽州文学社事渐少,文坛冷清。晚年的方弘静不仅与七子派思想不合,且不喜文事,多与少数故交论理谈禅。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他又加入普门社,主持天都后社,以参禅为主,也兼谈诗文。在公安派、竟陵派兴盛之际,他更退归林下,主张“理趣”之说,喜诵邵雍《击壤集》,独造“平淡自然”之语,已经远离七子派复古主张。晚年的他还请袁宏道作《行〈素园存稿〉引》,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公安派“不拘格套”主张,走向文学复古思想的反面。

万历中后期的新安文坛主将应属潘之恒,但他多游历在地,思想上又背离复古理论,不堪大任。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潘之恒出游湖北,结识李贽、袁中道、袁宏道、江盈科、袁宗道等公安派主将,欣然接受公安派文学理论,创作的《涉江诗选》多体现“独抒性灵”的诗歌主张,呈现从后七子派“复古”向公安派“独抒性灵”转变。万历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他又率程可中、龙膺、汪道会等人加入曹学佺创立的金陵新社,与戏曲家臧懋循、汤显祖交往,并接受汤的“至情论”思想。万历三十四至三十八年,潘之恒重倡天都社事,但“是社以禅诵念佛称净业为常规;以诗画作文称慧业为游息” B24 。万历四十七年,潘之恒又与谭元春、钟惺等人同游金陵乌龙潭,彼此诗文唱和。由此来看,万历中后期的潘之恒已经叛离七子派复古思想,抛弃徽州文学原有的理学底蕴,其文学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却不能自持一说,以至“迹其生平,盖始终随人作计者也” B25 ,致使徽州文坛失去全国中心之位。在潘之恒影响下,汪道会、程可中、方弘静等人也接受公安派理论,能够洁身自守、坚持复古的不过谢陛等极少数闭门著书之人,徽州文学复古思潮的衰歇不可避免。

万历后期,徽州长期游历在外的著名文人吴兆和汪廷讷的思想转变更快。吴兆是晚明新安著名布衣诗人,但他一生长期穿梭在金陵、广陵、姑苏、杭州等富庶繁华之地,受本土复古思潮影响较少,又参加曹学佺组织的金陵社和屠隆召集的乌石山大会,喜交风流名士,效仿任诞之风,深受晚明“重欲厚情”人文思潮影响。他以多首咏美人诗篇驰名东南文坛,对徽州文风转向也产生一定影响。汪廷讷“早年经营盐业致富,家境殷实,由贡生授南京盐运使及宁波府同知等职,他博学能文,爱好诗词,尤善曲” B26 。他还开设环翠堂书坊,修建坐隐园,与李贽、焦竑、屠隆、汤显祖、于慎行、张风翼、顾起元、曹学佺等人交游。当时东南文人来访徽州主要由他盛情款待,论财力和声望本可以接替汪道昆,重振徽州文坛,但他主要生活在南京,不能全心致力于徽州本土文事。汪廷讷生活奢侈,风流放任,又与当时戏剧家交往颇多,思想上浸染晚明“好货”“好色”人文思潮较深。他还将晚明人文复兴思潮带回徽州,对当地复古思潮形成巨大冲击,加速了徽州复古思潮向“性灵说”转向。

万历后期,徽州士商遭遇的政治打击也加剧了区域文学的衰落。阉党魏忠贤为打击东林党人,掀起“汪文言封疆通贿之狱、吴怀贤圈注杨涟疏之狱、吴养春侵占黄山之狱”三大明末徽州冤案,致使徽州籍内阁中书汪文言、吴怀贤冤死狱中,徽州知府石万程削发出家,歙县知县倪元珙罢官,一方巨商吴氏家破人亡,徽州数百商户遭殃,万余百姓发生民变。由于徽州区域文学生态环境发生剧变,文坛失去士商阶层的强有力支持,读书风气渐衰,加之著名文人长期在外,本土文坛后继无人,曾经轰动全国的文学复古运动终在徽州消歇。

四、明末徽州文学复古思潮的尾响

天启之后,明朝陷入内忧外患困境,以张溥、陈子龙为代表的复社、几社成员为匡世救国而奔走疾呼,他们欣赏前后七子的政治热情,肯定其文学复古思想,也像他们一样积极倡导文学的载道辅政功能。张溥主张“兴复古学”“务为有用”;陈子龙论文主张“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明末文坛再兴文学复古运动思潮。

长期浸染过七子派文学复古思想的明末徽州文人也积极响应复社、几社的文学号召。他们早年多为复社成员,明亡后又积极投身于反清复明斗争。崇祯二年(1629),江天一与友人汪沐日、吴霖、程允晋、许楚以及其他69位徽州文人加入复社 B27 。陈世仪《复社纪略》也载有徽州府复社成员程允晋、江知默、朱泰阳等人。但这些复社成员大多科举不第,以讲学教谕为生,只能在当地积极传播复社主张,文坛影响力不够。明末徽州文学社团和文学活动较少,影响力也限于本土,与万历时期的新安文坛无法相比,却仍不失为明末文学复古运动中的一朵浪花。

明末徽州文坛最有影响力的是金声。他担任过崇祯和南明两朝重臣,是明清之际徽州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抗清义士。金声于崇祯四年辞官回乡,直至顺治二年(1645)被杀,长期讲学于休宁还古书院。他批判明末“空疏之学”,倡导求实致用学风,当地著名文人江天一、许楚、汪沐日等人深受影响。金声是明末八股文大家,善于将古文笔法融入八股文,“以古文为时文”,提高八股文的文体品位,受到当时名家艾南英的推赏。金声虽没有参加复社,但文學思想与张溥、陈子龙等人相近,他也以“兴复古学”为己任,论文主张“祖述六经”,认为文章当“复古重道”“实文实行”“奇特独到” B28 ;论诗也倡导孔子“诗言志”之说,为当时弥漫纤弱柔靡之气的文坛带来了新鲜空气。

许楚是明末徽州文坛复古的重要骨干。他少年时即加入复社,以诗文见赏于领袖张溥,张称其“淹通经史,力振古风”。复社式微后,许楚还与徽州士人重结白榆社,与复社遥相呼应,倡导复古,一时吴中名士俱与之相交,文名远扬。明亡后,他多次漫游吴越燕赵,到处探访遗老耆旧。一生主要与梅鼎祚、潘之恒、张溥、李雯、江天一、金声、王猷定、查继佐、王士祯、龚鼎孳、施润章、江知默、陈维崧等人相交,以遗民气节著称于世。江天一称他:“前有张天如(张溥)先生称道不倦,复有金正希先生引为君山。两先生人伦,文章之冠是亦足矣。” B29 由此可见其文坛影响力之大。

江天一也是明末徽州文坛干将。他幼年随祖父至华亭读书,十六岁返歙县,一生屡试不第,家贫以教书为生。顺治二年,与老师明御史金声举兵徽州抗清,以义士留名于世。江天一喜与当地文人结社交流,天启元年(1621),他与汪觉先、汪济淳、汪沐日、吴斌等人结古在社。天启二年,又与汪沐日、程荩臣、程朗生等人结同言社。后来又与吴柬三、方式玉等再结十三子社。崇祯二年,江天一与汪沐日、吴霖、许楚等人加入复社 B30 ,并与复社领袖张溥结下深厚友谊。崇祯五年,江天一与洪常伯、汪济淳、汪沐日、方式玉等结选社,后改名为行社。江天一主持的文社较多,这些社团也非流连诗酒风流,而是秉持复社、几社“以文言政”宗旨,他特别强调“读书穷义”,勉励社员“上思以安社稷,下思以抚人民” B31 ,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道德情怀。清军大举进攻徽州之际,江天一与老师金声组织军民奋起抗击,城陷后,师生同时被执,不屈而死,明末徽州文坛失去大将。

五、徽州文学复古思潮的时代特征与影响

明代徽州从早期的文学落后区域发展成为明中后期的文坛重镇,乃至引领全国,最后于明末复归沉寂,其三百年文学盛衰消长过程鲜明地反映出明代文学发展的整体轨迹。明代徽州不断涌现的文学复古思潮是贯穿终世的文学复古浪潮的堅强外围和有力延续,更是明代席卷全国的以前七子、后七子、复社与几社为代表的三次文学复古运动的生动体现。虽是余响和尾声,但徽州文人积极融入本土文化元素,贡献地方智慧,进一步修正完善复古理论内涵,展现出与各时期全国主流复古思潮不同的风采,对地方以及全国文坛产生重要影响,鲜明地反映出明代文学复古思想影响范围之广、之深,折射出复古思潮后期演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前七子文学复古高潮在弘治十五年(1502)至十八年(1505)左右。正德五年后,李梦阳基本闲居家乡,京城文学复古运动渐趋没落。在嘉靖朝前七子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渐趋消歇的情形下,王寅、程诰和方弘静等徽州文人以天都社为中心,重举前七子派文学复古旗帜,扬其余波,在全国造成一定影响,也为徽州文学发展高潮的到来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盛行于嘉靖朝的天都社等徽州文学社团与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派同时兴起,但徽州文坛风尚并未盲目追新趋异,奉行的仍是前七子派思想,主要是扬李、何之余波,并有着自身体验和发展,与当时全国盛行的后七子复古理论有所不同。

万历中前期,汪道昆主盟的新安文坛再掀文学复古高潮,成为后七子派后期文学复古运动的核心阵地。这时的新安文坛与王世贞主盟的太仓文坛声气相通,并在与后七子复古思想深度交融中自觉保持本土独特思维,主动修整前后七子派理论的偏激与狭隘,呈现活跃灵动之态。汪道昆在复古宗尚和学古方式上超越李王承袭李何限定的师法界域,反映出他无意恪守诸子师法路数,而意欲另开门户心迹。他倡导的师心与师古并用、各极才情的复古理论新思维,是在对七子派复古理路的反省和检讨基础上做出的修正,更是继承徽州前期复古文人重新调整和拓展李何诗学思路的优秀成果。这种新复古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也是万历中期最先进的文学思想,因而受到众多后七子后劲的拥护和支持,他们视汪道昆为文坛盟主之一,由此奠定徽州文坛的中心地位,并在万历五年前后势头超过太仓文坛,引领全国文学复古浪潮。此时的徽州文坛为形成“明代文学万历盛世” B32 贡献了重要力量,自身也达到鼎盛之期。

万历后期,随着汪道昆离世,徽州文坛批判七子派复古思潮陷入矫枉过正误期。方弘静由早期的痴迷李何诗歌演变为批评汪道昆和后七子诗歌,进而转向理学,喜好参禅悟道的“理趣”诗,晚年又与袁宏道交往,对心学发生兴趣;潘之恒则完全背离七子派,接受公安诗派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文学主张,又与谭元春、钟惺等人诗文唱和,并受汤显祖“至情论”影响,思想转向呈多元化倾向;长期在外的汪延讷和吴兆等人更易受到新兴晚明人文思潮影响,已经尽弃七子派古典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徽州文学复古思想内涵复杂,潘之恒等代表人物的思想转向,鲜明地反映出七子派及其后劲思想“新变”的多元化轨迹,是全国文坛思潮由“复古”转向“性灵”的缩影。

明末,在救亡图存、反清复明的政治形势下,徽州文人积极参与复社、几社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涌现以金声、许楚、江天一等人为代表的抗清义士,他们提出文学注重经世致用思想,与复社、几社的文学复古主张宗旨相同,彼此遥相呼应,奏响徽州文学复古思潮的尾声,虽然影响较弱,但也反映出明代文学发展最终走出复古怪圈,踏上面对现实谋发展的新征途。

综上所述,商业经济的发达和徽商具有的“贾而好儒”文化品质,使明代徽州区域形成“商儒互动”的良好文学生态,为七子派文学复古思潮的传入、发展和演进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明代徽州区域分别于嘉靖、万历、崇祯朝延续发展前后七子派和复社、几社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虽是全国复古运动的余响和尾声,却有着本土文坛的独特贡献。以汪道昆、方弘静、潘之恒为首的徽州文人进一步完善复古理论,扩大影响范围,有力推进三次文学复古运动进程,也造就了徽州文学的盛世。虽然随着主将汪道昆的离世和政局的恶化,盛行区域百年的文学复古思潮最终消歇,多数成员思想经历多元转向后归于“性灵”,但其丰富思想内涵和历史影响不容小觑。

注释

①张海鹏、唐力行:《论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4期。

②耿传友:《明代徽州文人结社综论》,《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③潘之恒:《黄海·纪游》四之五《天都社诗》,天津图书馆藏本。

④王寅:《十岳山人诗集》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9册,第120页。

⑤⑦⑩ B17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第321、511、337、441页。

⑥侯一麟:《霞城山人传》,《霞城集》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

⑧ B11 王寅:《十岳山人原序》,《新都秀运集》,清康熙刻本。

⑨王寅:《刻潘象安三咏集序》,《潘象安集》卷首,四库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

B12 B22 方弘静:《千一录》卷二十四,南开大学藏明万历刻本。

B13 B14 B15 B23 方弘静:《素园存稿》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21册,齐鲁书社,1997年。

B16 顾起元:《具区先生快雪堂集序》,黄宗羲:《明文海》卷二百四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第2603页。

B18 B21 汪道昆:《太函集》,胡益民、余国庆点校,黄山书社,2004年,第5、537页。

B19 郑利华:《汪道昆与嘉、万时期文坛的复古活动——以其与七子派关系考察为中心》,《求是学刊》2008年第2期。

B20 胡应麟:《与顾叔时论宋元二代诗十六通》之八,《少室山房集》卷一百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

B24 闵麟嗣:《黄山志》卷二《潘之恒传》,四库全書存目丛书,史部第235册,齐鲁书社,1997年。

B25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七十八,中华书局,1997年,第2473页。

B26 休宁地方志编委会:《休宁县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598页。

B27 B30 蒋逸雪:《张溥年谱》所补《复社姓氏考订》,齐鲁书社,1982年。

B28 金声:《金忠节公文集》卷四,光绪十七年刊本。

B29 江天一:《青岩集原序》,许楚:《青岩诗文集》卷一,清康熙五十四年白华堂刻本。

B31 江天一:《江止庵遗集》卷一《六水集序》,清康熙祭书草堂刻本,安徽省图书馆藏。

B32 廖可斌:《万历文学盛世说》,《文学评论》2016年第6期。

Research On the Retro Thoughts of Huizhou Literature in the Ming Dynasty

Chen Changyun  Zhang Didi

Abstract:With the rise of Huizhou merchants and the incoming of the literary thoughts of School of Seven Scholars, the long-term conservative Huizhou region witnessed three literary retro thoughts in Jiajing, Wanli and Chongzhen periods. Although they were reverberation and end of the nationwide and lasting literary retro movement of the School of Seven Scholars, Fushe and Jishe, the Huizhou literati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corre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retro theory and expanding the retro influence, and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local literature. Due to the Wang Daokun′s death and deterioration of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retro-style thoughts of the Huizhou literature in the Ming Dynasty that flourished for centuries gradually weakened in the late Wanli period, and the majority of members turned their minds into diversified tendenci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etro thoughts of Huizhou literature in the Ming Dynasty reflects the evolution and turning trajectory of the literary trend of the tim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n the Ming Dynasty.

Key words:Huizhou; literaryretro; School of Seven Scholars; Wang Daokun

猜你喜欢

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金色徽州
徽州绿荫
徽州方言中的“”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徽州民间信仰研究的一部新作——读《明清以来徽州信仰与民众日常生活研究》
断裂与传续:元代徽州路仕宦家族的演变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徽州木雕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