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南市武都区培育成功花椒良种
——无刺花椒

2019-03-19

甘肃林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武都沟村大红袍

为了进一步了解无刺花椒的培育和种植情况,甘肃省老教授协会农业委员会由岳达昌、王生荣、鲁挺、张振家、魏安民组成专家组,在2018年12月份考察的基础上又于2019年7月10-13日在花椒成熟的采摘期到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的花椒品种培育基地、柏林镇袁家坝村、两水镇烟墩沟村进行现场考察。并与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武都区长期进行无刺花椒培育工作的王全奎等同志进行座谈交流。现将本次考察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对武都区无刺花椒的培育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两水镇烟墩沟村有一棵1978年嫁接的无刺花椒树,至今已41年了,仍长势旺盛,每年结干椒8~12斤,今年结干椒10斤。现任武都区城区绿化委员会主任的王全奎同志,曾在锦屏乡(现合并到两水镇)、汉林乡任副乡长、乡长、党委书记、区林业局副局长时,与烟墩沟村的农民张金权二人坚持多年,采用八月椒作砧木,用1978年嫁接的那棵无刺花椒树,或大红袍花椒的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并用嫁接后的一代、二代枝条作接穗,八月椒作砧木,连续进行嫁接,到第三代嫁接的花椒苗基本无刺,其性状保持优良。

开始王全奎,张金权等同志并没有按一个新的良种来对待,只是按照改良品种的做法来操作。王全奎同志于2012年和2015年在省人大“双联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以“嫁接改良品种,实现产业持续发展”为题,在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主办的《可持续发展》杂志2013年第二期上首次做了报道。作者署名王全奎、李旭东、万洪、赵遵国。2015年又编印了《武都区汉林乡花椒嫁接改良提质增效技术操作规程》一书。此后,结合省外花椒品种培育的信息,才将嫁接改良的品种称为无刺花椒,而且,命名为“金奎无刺花椒”,在生产中试验示范种植。

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从2008年开始,先后用梅花椒、大红袍作接穗,八月椒作砧木,培育出了武选一号、二号、三号三个良种。并将“武选三号”发往陇南和省内外多点进行适应性研究,在花椒基地也有示范种植。

二、无刺花椒的优良特性。陇南市武都区是全国重点花椒产区,在种植的梅花椒、大红袍、八月椒三个品种中,大红袍品质最佳,种植面积最大。因此,成为最优质的花椒产区。与大红袍比较,无刺花椒有五大优良特性。

1.易采摘。易采摘是无刺花椒最突出的优点,解决了因皮刺多,采摘难,用工多,成本高的瓶颈问题。据王全奎和市花椒研究所多次测算,无刺花椒因无皮刺,椒粒大而集中,易采摘,可降低成本60%左右。

2.抗逆性强。无刺花椒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能力,适应范围广,在1800米海拔以下的地区都可种植;且抗病性能远强于大红袍,在原有死亡椒树的地块栽植也可以成活。

3.产量高。据测定无刺花椒因千粒重高,单株干椒产量是梅花椒、大红袍的1.3倍左右。每亩可增产35斤左右。

4.品质好。无刺花椒果实颗粒饱满,麻味纯正浓郁,色泽鲜红。经检测各种脂肪酸、微量元素含量与大红袍比较差异不大。

5.寿命长。无刺花椒的寿命,从1978年嫁接的那棵椒树来看,至今41年了,照常结果,且长势旺盛,树龄达30年是没有问题的,而大红袍树龄在15年左右,无刺花椒的树龄是大红袍树龄的2倍左右。

三、武都区正在示范推广无刺花椒。武都区是“中国花椒之乡”,花椒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元和志》中记载“花椒开元阶州贡”;武都花椒作为贡品,也畅销四方,经久不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届区(县)委、区(县)政府,把发展花椒产业作为推进扶贫开发、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扩规模,优结构,兴科学,强管理,建协会,促产销,重加工,增效益”的思路,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全区花椒面积发展到100万亩,综合产值达到18亿元以上,是名符其实的“全国花椒第一县”。其面积、产量、质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占比在全国花椒重点产区均占第一。

全区34个乡镇650个村都适宜种植花椒,花椒生产成了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如马街镇多数农户仅花椒一项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年收入在10~20万元。通过发展花椒产业,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武都区对示范推广无刺花椒十分重视,全区各乡镇全复盖,不论面积大小都有种植。在安化镇樊家坝村、柏林镇袁家坝村各有300亩的集中示范区。专家组在袁家坝村看到种植两年半的无刺花椒长势旺盛,已挂果,每株可收干椒2斤左右,有明显的增产态势。农民高兴地说“政府太好了,给我们给的椒树‘欢的很’”。“欢的很”是武都方言,意思好的很。专家组在两水镇烟墩沟村不仅看到了1978年嫁接的那棵树龄41年的无刺花椒树,且了解到该村金权无刺花椒专业合作社有无刺花椒育苗基地150亩。全村186户村民都加入到合作社,户户都种植无刺花椒。在张金权的培训下,家家都有育苗地,自己育苗,成品苗由合作社统一购销。无刺花椒的种植和育苗成了该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19年育苗150万株,每株10元钱,可收入1500万元。合作社还购进小型花椒烘干机,在阴天可将采摘的花椒及时烘干,保证花椒鲜红的质量。杜家村无刺花椒专业合作社有育苗基地120亩,年育苗60万株。角弓镇鹿坝村陇南市武都区无刺花椒育苗基地114亩,年育苗50万株。全区每年可育苗270万株,确保了全区各乡镇种植无刺花椒的需求,还有一部分销往外地。

四、无刺花椒的发展前景看好。无刺花椒的独特优点在生产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目前武都区各乡镇都有面积不等的种植,凡种植了的农户普遍反映良好。“金奎无刺花椒”和市花椒研究所培育的“武选三号”等良种被陇南市各县和省内甘南、临夏、秦安,外省的陕西、四川、贵州、山西、河南、云南等地引种试种,都反映良好。专家组在市花椒研究所花椒基地考察时,正遇上四川省经济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也来参观考察无刺花椒的培育及品种繁育情况,据说来参观考察的外省科技人员不少。专家组在烟墩沟村金权无刺花椒专业合作社看到,将无刺花椒枝条接穗按每个枝条10个芽眼,共10根枝条打包包裹,用水喷湿,再用塑料纸包紧,由快递发往四川。一根枝条10元钱,一包可收入100元。合作社不仅出售成品苗,还出售接穗。据张金权说,他们的合作社常有外地客人来参观,联系购买无刺花椒成品苗。他因育苗销售忙不过来,儿子从甘农大毕业后和儿媳在兰州工作,现在他们俩都回来帮助合作社的工作,建立了销售网站,加快了苗木销售。2017年8月“一带一路双椒论坛暨第二届中国韩城国际花椒节”,在陕西韩城举办,张金权参加了该论坛,并带了1000株无刺花椒成品苗。会上张金权介绍了无刺花椒的培育情况后,椒苗被抢购一空。会议给张金权颁发了“最佳产品创新奖”的奖牌和证书。2018年8月张金权又参加了“中国韩城花椒大会”特色产品展,他参展的无刺花椒获得“最受欢迎奖”。

从以上情况来看,无刺花椒不仅在陇南市各县区推广种植,而且在全省全国花椒适种区都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发展前景看好。

五、需要继续研究的几个问题

1.适应范围需进一步试验研究。花椒种植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干旱、过湿、寒冷、高温等不良环境,对花椒的生长发育和花椒品质都有影响,特别是适种区海拔、温度、湿度要求都要进一步试验研究,找出无刺花椒最适宜的环境指标范围。

2.品质需要进一步检验测定。2015年省农科院曾作过检验分析,但送检品种不够明确。当时只为品种改良提质增效作的检验;送检样品只以嫁接后花椒和老品种作对比。从结果看,其脂肪酸、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大。为了进一步验证无刺花椒的品质,需选几组优质样品作为检验材料,一组是嫁接后的一代无刺花椒,一组是连续嫁接三代的无刺花椒,即金奎无刺花椒,还有“武选三号”以及大红袍作为对照品种一起送检。这样作出的检验结果,才能全面分析供检品种的品质优劣程度,对推广无刺花椒提供比较准确的科学依据。

3.要严格技术操作规程。为了保证无刺花椒的优良特性,必须选择优良的八月椒作砧木,优良的大红袍或连续嫁接三代后的无刺花椒作接穗。不能以为目前市场无刺花椒苗木销售快、效益好,就忽视其质量要求。专家组在烟墩沟村考察时了解到,因八月椒椒籽紧缺,有的农户竟将其它椒籽与八月椒籽混在一起育砧木苗。这种情况要坚决纠正,否则不只影响到烟墩沟村的声誉,还会影响到整个武都区无刺花椒的发展。

4.加强田间管理。花椒种植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树体修剪、病虫防治、施肥浇水等措施。一个新的椒园,苗木定植后,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按时修剪,培养一个丰产型好的树形最为重要。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发现病虫害侵染要及早防治。有灌溉条件的,按需浇水。考察组在现场看到,多数椒园的修剪工作赶不上,椒树已挂果,树枝严重疯长没有一个好的树形。建议政府出面,举办修剪培训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员,做好田间管理和修剪措施,使花椒生产这一扶贫产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武都沟村大红袍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村里的集体产业应该由谁来“操盘”?——佛坪县银厂沟村尝试“连锁加盟”
甘肃陇南武都地区核桃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武都地区张家坪钴矿地质特征及意义
陕西省宝塔区南市街道市场沟村 #疫情防控,我们在努力#
大红袍
A Study o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Oral Ability
大红袍花椒化学成分的研究
别了,半沟子
韩城大红袍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