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频繁跳槽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9-03-19阮霄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跳槽职场毕业生

□阮霄羽

一、“跳槽”的含义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跳槽的原意为牲口离开所在的槽头到别的槽头去吃食,现在常被用来比喻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另谋高就。也说“跳槽子”。跳槽一词的出现代替了之前的“换工作”、“换单位”之类的用语,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比较生动、俏皮的说法。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频繁跳槽的现状分析

一般而言,职业规划师会建议年轻人在跳槽之前务必要做好成本分析,缺乏前期考虑的盲目跳槽势必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惨重的损失以及负面影响,严重的可能会遇到公司的法律起诉。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区内的三所高职院校部门专业毕业生做了统计分析(2018年1月至2月对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河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分别发放电子调查问卷200份),据对问卷结果的统计与梳理,发现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基于“跳槽”一事的考虑基本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因为在原单位职业发展遭遇“瓶颈”而选择另谋高就(占17.4%);二是因为与领导或同事关系处理不善或者工作出现重大差错而不得不跳(占5.6%);三是因为寻求职业道路上新的发展目标而跳槽(占21.9%);四是因为积累工作经验以丰富自己的职场阅历而跳槽(占1.2%);五是因为高薪水而跳槽(占40.4%);六是因为产生职业倦怠想要调整工作状态而跳槽(占3.5%);七是为了照顾家庭或选择离家近的单位而跳槽(占3.4%);八是也有人觉得在一个公司呆久了看到别人跳槽就也想换换环境(占6.6%),跳槽的原因各种各样。

“学不会游泳,光换游泳池”是不行的。经调查,大多数频繁跳槽的毕业生通常有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这个工作不适合我”、“太枯燥了不感兴趣”、“没有存在感和成就感”、“能力不擅长”等等。初入职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职场一个必经的进化过程。跳槽可不是一个心血来潮说跳就跳的动作,未雨绸缪才能确保轻快起跳安全着陆。职业生涯师规劝大家,跳槽有风险,起跳需谨慎。跳槽前一定想清楚四个问题,第一,新工作是否一定能够带来自己想要的价值;第二,为此失去的是否可以承受;第三,新工作中卸妆后的样子是否预料到了。许多高职毕业生在初入职场的几年内,总是把“不适应”当“不适合”,把“不胜任”当“没价值”。职业规划专家指出,在刚入职场的头三年,如果产生了工作上的不适应感,是一件可喜的事,说明你在成长。从学校到职场是一个角色和规则的巨大转变,所谓不适应是指自己对于不适应之感缺乏应对的能力,所谓适应能力是指对于变化的环境引发的不适感的应对能力。适应能力越强的人能找到合适的职业选项便越多,但很多人弄反了,他们希望通过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让自己适应以致于舒适区越来越小,降低了自己的适应能力,而更好的策略是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来扩大自己的舒适区,让自己拥有更多适合的选项,然后再选择其中最适合的。

现如今,跳槽在当今社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相信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有过跳槽的经历和经验。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从顶岗实习到毕业就业,一定会经历四个时期,即蜜月期、受挫期、低迷期、着陆期。在蜜月期内,对入职场这一新角色的适应会使准毕业生们心存憧憬和幻想,往往表现出一签合同就信心满满,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盲目乐观。尤其刚刚入职的一段时间,对工作充满热情干劲儿十足。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后,初入职场的人往往逐步发现现实和自己的预期存在差距,这时工作积极性会大大被打压,容易产生受挫心理。工作中的手忙脚乱和难免失误会使初入职场的新人满满累积挫败感和失落感,从而产生后悔、迷茫、不知未来路的感觉。此时,最最重要的是积极调整心态,转移生活重心,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主观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对收入、职位等的预期,不要一味沉迷于悔恨和抱怨当中,更加切忌向同事、上司表达自己对工作的不满。渐渐地,经历了心理上的考验,大部分人会对工作做以客观的重新评估,以使得自身逐渐融入企业文化,不计较得失,在心理上满满着陆,踏实工作。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岗位,都有自己的利弊,处于不同的职场阶段,应学会适时调整自己,用正确的方式和认知去对待工作,切忌浮躁冲动。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频繁跳槽背后的原因分析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零零年左右出生的人,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但思考问题时往往经验不足,容易鼠目寸光。不同于成熟的跳槽者,他们大多没有明确的自我奋发的个人定位,并没有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和充分的适应心理,往往寻求不到确切的追求目标,就算跳槽成功,也不会一下子投入过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于工作之中,而是会比较现在单位与之前单位的优劣势,一旦目前单位在各个方面优于之前单位,便会在心中沾沾自喜认为跳槽是明智之举,但一旦发现现单位也存在种种不足,就会马上又想到跳槽,而不会认真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及心态去适应新单位,在面临困难和压力时,不会去积极克服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事业中,而是陷入跳槽的悔恨中又设法再次跳槽。

还有一部分学生跳槽纯属弄潮赶浪式的,即错把跳槽当时尚。由于目前的年轻人对社会发展和事物的变化都很敏感,一旦发现哪个行业最热门最有名气就会往哪个行业里涌入,这其实是一种追求时髦的心理,并没有对择业的合理定位,大多属于短期行为,缺乏对理想职业和长远事业目标的思考和规划。带着这样心理跳槽的人往往不会钻精于业务,在职场上凭借三脚猫的功夫是无法适应社会精细分工的大趋势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属于盲目跟风型跳槽。这样的学生只见身边净是跳来跳去的同学和朋友,没有想明白到底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和行业就盲目跟风跳槽,人云亦云,把对工作的态度看得很随意。有的人甚至明确地说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如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明明自己的工作羡煞旁人,却偏偏身在福中不知福想要跳槽,这类人群的职业危机感最强烈。尤其是近些年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裸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向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说辞就辞的离职。“裸辞”看似豪气牛头,其实当事人自己未必觉得是壮志之举。首先得弄清楚“裸辞”的目的是什么,其次打算靠爹妈到什么时候,再次可以支配的资源有多少,最后需要做什么事情才能让自己在“裸辞”的这段时间里有价值,即准备利用这段不上班的时间做些什么,做了这些事自己会得到哪些方面的充电和充实,会让自己的状态发生什么改变或者会得到哪些机会,会取得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性进步或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具备了创业的条件还是具备了重新杀入职场做一个稀缺人才的能力呢。除非把“裸辞”之后的每一步都想得非常清楚,否则“裸辞”之后就会非常狼狈。“裸辞”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方法、手段、过程,它一定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而进行的,比如换到一个更好的职位,比如自己创业等等。辞职之后人不可能永远不工作,总是要找个事做,看自己有哪些资源让自己实现比“裸辞”前更大的价值。

四、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频繁跳槽的相应对策

总之,高职院校毕业生们跳槽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第一,尽量不要单纯为了薪资而跳槽,一般而言除非是为了生计所迫并且有一个薪水高于目前职业的工作等着,否则就千万不要单纯为了薪资而跳槽,还是要以考虑职业的发展、自己的提升、生活状态等为重。工作不单单是为了钱,薪资是人们劳动的报酬,人们利用薪资来实现自身生活质量的提升。第二,切忌频繁跳槽,频繁跳槽会使自己的简历黯淡无光,一个人在某一行业的职业积累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会被大打折扣。第三,杜绝盲目跳槽,尤其是一些频繁跳槽的年轻人,有些是被迫跳槽。这种人往往在跳槽之前并没有精密精细的充分准备,这种准备不仅仅包括自己提升能力以满足新企业新工作的需求,更包括对一个新职位的信息的充分了解,明白为何而跳,只有充分了解了有效信息之后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该如何做。第四,尽量不要跨行跨职业跳槽,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在中学阶段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职业方面的教育,缺乏职业规划的观念,考大学选专业也多数听从父母、亲戚的意见和指导,上了大学才知道所学专业并非自己所爱,一上班才察觉自己非常不喜欢这个行业,甚至厌恶该行业,在这样的情境下有的年轻人会受媒体和社会舆论对于职业评价的影响,例如看了《杜拉拉升职记》就想做人力资源,看了《圈子》《圈套》就想做销售,看了《培训师》就想做培训。第五,千万不要“裸跳”。虽说在大城市里跳槽是家常便饭的局面下,于是就产生了“激情跳、冲动跳”,在公司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工作出现差错,冲动之下不管有没有新东家直接先辞了再说,这是“裸辞”,以为自己会有更好的新工作,这就是“裸跳”了。第六,跳槽从来都不是归零,不论是转行转岗,还是跳到新公司做原来的职位,虽然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但跳槽并不是绝对的隔断,不是自己职业发展重新归零,而是希望获得更大的平台更好的职业发展。如何使跳槽变成跳高,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资源得到充分的整合,如何在面对新工作时让以往的经验发生作用,关键在于迁移能力上。

猜你喜欢

跳槽职场毕业生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我该辞职吗?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
忙着跳槽的人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