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农业金融发展模式

2019-03-19孙显胤

广东蚕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金融农民环境

孙显胤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农业金融发展模式

孙显胤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国内的互联网环境发展的快速发展,给国内农业金融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互联网环境中的农业金融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经济关系联系的日益紧密,使得农业金面临着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金融脱节的尴尬局面。文章在农业金融的实际发展中展开思考,以期推进农业金融发展。

互联网;环境;农业金融;发展模式

农村人口基数体量很大,中国统计局有关数据指出,2018年,中国农村人口的数量大约占据中国人口的40 %以上,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农村人口的数量还在增长之中。农业金融发展随着农业发展的速度日益增速,在互联网+成为农业产业结构重要助推力量的同时,金融操作的便捷性要求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必然基础条件。

1 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互联网给农村金融业带来的影响,笔者先在沈阳市农村地区对当民农民、个体承包户等进行了调查,从而发现了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融资渠道不正规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很多农民扩大农业经营的规模或者转型承包养殖业等,但是因为这些项目的生产经营周期长,所需资金的缺口较大,对融资的需求欲望比较强烈,资金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在所调查的农户之中,超过了75 %的农民想贷款发展自己的事业。但是由于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只能通过亲朋好友寻找借贷的途径,向放高利贷或民间的金融机构贷款,解燃眉之急。这种融资渠道虽然来资快,但是具有很大的风险,不利于农民扩大经营或转型的正常发展。

1.2 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难

在农村地区,虽然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但是农民在这些机构贷款的难度较大,只有极少数农民能够拿到贷款。农民向金融机构贷款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民从农村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额度较小,难于满足农业扩大经营的需求;第二,农民无法提供较多的担保或抵押品,无法贷到自己所需的金额;第三,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审批的手续比较麻烦,所需时间长,不能解农民之所急;第四,农业贷款的还款周期与农业产出的周期不一致,还款的难度较大。

2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点

相对于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传统模式来说,采用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打破时空的局限。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给用户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有投资意向的客户和有融资意向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获取对方的信息,不受传统网点的限制,同时也不需要繁琐的手续。当双向意向确定之后,通过第三方机构,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双方的交易;第二,市场潜力较大。2016年,国务院指出:我国的经济结构的“供给侧”会倾向于农村地区,增加高质量产品的比重,为此,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进行改革,给农民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方式,确保农业发展融资的需要。这就给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平台,互联网可以把目标投向农村地区,再一次实现“爆发”,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3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在各个产业格局变动和发展的时候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为了推动互联网在农业金融方面的应用,使之达成农业金融发展的显著促进作用,各地政府已经从政策、财力以及物力方面给予农业金融发展以很多支持。然而,由于农业金融所面临的受众人数很大,而且能够给互联网带来的经济利益是非常巨大的。故此,在依托于互联网发展的农业金融发展过程中,常常需要面临着农村地域广阔,而人们的互联网素养普遍不高、操作能力低下的局面。在农村地区,发展互联风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和完善,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立足的步伐时常举步维艰。农村农业金融的交易环节也常常需要大量的人工交易来完成,对于长期存在的落后网络硬件环境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农业金融如果不能拜托小农经济的束缚和桎梏,就不会使得农业经济与农业金融发生耦合作用,农业经济所产生的最终利润总量不大,使得农民的利益获得也是断断续续的,对于农业金融的信任感受到影响。

在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在农村的绝大多数是年长者,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意识比较低下,并且接受能力也比较差,所以他们不太愿意使用互联网。其次,互联网在农村地区推广,必须要有较大的前期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获利。以上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制约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的发展。

4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金融发展的路径

互联网对于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广泛的,复杂的互联网给予社会各种支持和帮助,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给予农业金融的支持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是一致的,为了使得互联网金融中的各类形式开始向农业金融领域渗透,需要完善农业金融监督制度,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4.1 完善农业保险及金融监督制度

农业金融的发展积极迎合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农业金融的受众能够更好地保证在农业金融发展之时诚实守信。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需要金融领域的支持,确保资金融通就需要良好的金融环境,为了避免使得参与到农业金融中的农民有不必要的损失,促进农业金融网络化改革中农业保险制度和诚信机制形成的监督工作刻不容缓。让农民的经济活动能够在更加公平、诚实的环境中进行,需要农业保险及金融监督机制的积极保障。

4.2 加强农业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对于农业金融的改革,拓宽足够的基础设施发展事业,首先要对于农业金融发展环境舍得投入,中西部改革的空间很大。国国内的宽带发展势头良好,广大农村网络化发展正在以一种追赶式的姿态进行,农村人口在多媒体平台的积极辅助之下,使得农民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升。农业金融能够在充分实现互联网融合的趋势下,找到自身的问题,并且利用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向改进金融发展中的限制。

4.3 引导小农经济向大中型农业金融平台靠拢

小农经济在向着集约型的经济发展体制进步,对于农业金融来说,为了真正向农业经济发展环境靠拢,需要大中型农业金融平台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给予特殊的支持。政府可以积极引导广大农户,与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的关系,然后提升农业金融对互联网的利用率,从而发挥出当地的特色,借助传播学建立当地的品牌,从而农产品销售更加深入人心,并与特色金融服务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促进金融产品的符号化发展。

4.4 促进农业金融理财与网络的协同发展

对于网络融资来说,接触农业和农村环境,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农业金融理财项目越来越贴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同时,民间理财的发展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促进网络融资的健康发展需要农业金融领域放弃一些既定利益,这种实打实的牺牲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在互联网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突破方向。正确的网络融资发展道路,合理整合多方面的数字力量,并且给予农业金融体系不同的发展环境。

5 小结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存在,这个国家就没有发展的基础。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农业的发展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农业金融是农业发展的先在力量之一,也是合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经济被盘活,并且实现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合理条件。农业金融的实际发展之中,还是要积极迎合互联网的趋势,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了实现农业金融环境的优化,整合互联网资源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为了能够促使农业金融发挥时效性,需要产业整个改革,并且结合多方面的力量。

[1]冯慧敏.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发展模式解析[J].农家参谋,2019(24):26.

[2]李金媛.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农业金融发展模式分析[J].农家参谋,2019(22):16.

[3]同勤学,李建.“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发展方向探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9(05):85-87.

[4]梁卫华.浅析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业金融发展模式[J].财经界(学术版),2019(14):5.

F724.6

A

2095-1205(2019)11-68-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11.40

猜你喜欢

金融农民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环境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