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

2019-03-19武善哲高春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劳动力社区

□武善哲 高春凤

流动人口一般是指户籍未作变动的临时性移动人员,其主体是从农村进入城市(城镇)的务工农民及其子女亲属,同时也包括一些具有城镇等其他户籍身份的流动人员[1]。伴随我国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流动也随之加快,截止到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47亿,国家卫计委预计到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将达到2.9亿。流动人口在补充城市劳动力市场、调节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并不能共享城市繁荣发展的成果,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仍然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境地,本文基于社会排斥的理论视角探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在就业领域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排斥理论概述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一词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学者关于贫困的研究中。1974年,法国学者Rene Lenoir将这一概念引入经济领域,并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贫困和保障制度外弱势群体“被排斥、边缘化”的重要理论工具[2]。不同学者对社会排斥理论有不同的见解,John Pierson认为:社会排斥是对个人和家庭、群体和社区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所需要资源的全面剥夺过程[3]。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提出:社会排斥是指由于多重的和变化的因素导致人民被排斥在现代社会的正常交流、实践和权利之外。贫困仅仅是其中最明显的因素之一,社会排斥也指不能享受住房、教育、健康和服务的充分权利[4]。

曾群和魏雁滨认为社会排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是由不同的社会推动者和施动者导致的,是一个重在揭示其中机制的动态过程[5]。在如今的学术领域,社会排斥的含义已经泛化,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得正当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的过程或者状态[6]。因此,引入“社会排斥”这一概念来研究弱势群体,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二、社会排斥视角下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自身特点。在行业和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服务业以及建筑制造业上,以体力劳动为主。此类型的就业对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要求普遍较低,在就业特点上体现为就业稳定性差,极少签订正规的用工合同。流动人口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可以理解为社会排斥的体现。

(一)制度排斥使流动人口处于劳动就业的边缘地位。制度性社会排斥是指个人(群体)由于社会制度(政策)因素而全部或部分地被剥夺某些基本权利被阻碍获得一些资源和认可,因而使他们不能完全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使其边缘化的过程[7]。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制度性排斥主要体现在目前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二元劳动力市场形态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方面,主要体现为我国长期存在的户籍制度限制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被用人单位所排斥,大大缩减了流动人口的就业面。在就业过程中,只能通过非正规的渠道进入非正规的个体或者私营企业实现就业。非正规的就业过程使流动人口在劳动过程中的各种合法权益难以保障,面临着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从流动人口自身层面讲,流动人口也正是通过主动牺牲自身的合法权益来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是为了实现就业而进行的不得不的选择。二是劳动力市场形态方面,主要体现为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初级和次级划分。就业市场的等级划分对流动人口而言形成了就业壁垒,难以跨越就业市场的层级阻隔,进而阻碍了流动人口职业选择的流动性。初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特征表现为高工资和高福利以及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充分的社会保障。与之相应的,初级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学历、技能、能力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限制。次级劳动力市场则恰恰相反,工资和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就业环境差,社会保障缺失。与之相应的,对劳动力的要求也更加灵活宽松,具有较低的门槛限制。流动人口受自身综合素质的限制,只能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实现就业。

(二)文化排斥使流动人口就业缺乏竞争力。流动人口就业中的文化排斥主要体现在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以及文化认同两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个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但是,在我国城乡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大背景下,农村的教育设施相对薄弱,居住环境的闭塞,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多只具有初中学历。体现在就业过程中就是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普遍偏弱,很难在城市就业中具有竞争力。第二,文化认同方面。文化认同是在个人的生活环境中慢慢形成的。流动人口和城市人口分别经历了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城乡居民在生活习惯和社会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当流动人口由农村流动到城市,在文化认同方面,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从稳定到剧变的过程。户籍地文化与流入地文化对流动人口的就业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另外,长期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和福利政策导致农村居民较低的自我认知,容易形成一种自卑心理和自我认同的贬低,最终使流动人口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大多数在不需要竞争的最脏、最累和最苦的劳动岗位上就业。

(三)社会关系排斥使流动人口就业处于低水平同质性状态。社会关系排斥是指由于受到偏见、习俗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交往人数和频率下降,社会网络分割和社会支持减弱,甚至与其他群体在社会关系方面出现了断裂[8]。流动人口最初进城工作大多是依赖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网络实现的,在城里最初的交往对象也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互动有限,导致流动人口陷入“边缘化”的社会网络中。一方面,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身份、经济地位和传统体制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也会形成对流动人口的排斥现象,流动人口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苛刻的用人条件。因此,在流动人口的职业获得过程中,大部分来自老乡介绍和熟人推荐,具有非常明显的群体性特质。由于群体性特质的存在,流动人口获取信息相对封闭,使流动人口的就业总体处于低水平同质性的状态,大多聚集在低水平、社会保障不健全的就业领域中。随着近几年的产业结构升级,这种现象更为严重。长期如此,流动人口的就业现象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促进和保障流动人口就业的对策

(一)改革户籍制度,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流动人口城市就业的主要制度性障碍。由此产生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更是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就业状况。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逐步放开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的限制,同时改革劳动力市场分级现象,规范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促进流动人口公平合理地参与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尤其是劳动力人口中的高素质人群、流动大学生群体等等,充分发挥流动人口中的大学生等高素质群体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规范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促进其在城市中合理就业,保障流动人口就业权利。

(二)提高流动人口教育水平,提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针对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偏弱的现象,应采取措施提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增强其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第一,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引进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地区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提高农村地区人们的受教育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流动人口素质。第二,大力发展流动人口职业教育,提升流动人口的专业技能,在就业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尤其是在如今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是造成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提高流动人口的专业素养,提升其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竞争力,促进其在城市中就业。第三,政府、社会工作者要活化资源,开展流动人口就业培训,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流动人口素质,确保流动人口正常就业。

(三)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是流动人口社区融入的重要途经,在社区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流动人口纳入到社区发展规划之中,以减少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为目标,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社区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推出合理的治理方案。比如,在流动人口聚居的社区组织流动人口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来,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增加当地居民与流动人口交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可以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进行社区活动策划,构建流动人口社会交往的平台,促进流动人口社会关系网络的扩大及重建,形成社会工作者、社区、流动人口自身和当地居民多方联动的良性发展机制。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劳动力社区
社区大作战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