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及建议
2019-03-19魏亚琴
魏亚琴
(平凉市灵台县蒲窝镇畜牧开发服务站,甘肃 灵台 744400)
近几年,灵台县动物防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以“两个确保”为目标,牢固树立抓防疫促生产、抓监管保安全、抓改革添活力、抓项目谋发展、抓培训带队伍的思想,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确保了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了全县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1 动物疫病防控现状
灵台县辖9镇4乡186个行政村,2018年底牛存栏5.1万头,羊存栏3.6万只,猪存栏2.5万头,鸡存栏22.8万羽,犬存栏0.86万头。畜禽年饲养量大,实现畜牧业产值增收,产业扶贫作用发挥充分,但畜禽流通调运频繁,引发重大动物疫情风险增加。全县现有规模养殖场(小区)59个,农村散养户19 560个;全县共设乡镇畜牧兽医站13个,建立动物疫病监测点198个,乡村兽医门诊及兽用药房33个,生猪定点屠宰场1个;全县畜牧兽医系统工作人员1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5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67人,技术人员29人,村级动物防疫员186人。
1.1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情况
为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2007年县上组建成立了灵台县畜牧兽医局,主管全县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畜牧业发展工作。畜牧兽医局下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专业从事动物疫病的免疫、检疫、疫情监测报告、疫情处置等防控工作。为加强对口蹄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和处置工作,县上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长任指挥长、畜牧、公安、财政等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灵台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制定了“灵台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组建了“灵台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备工作队”,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队伍,对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处置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调度,切实做到无疫保平安、有疫不扩散的目标。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动物卫生监督基础设施和兽医实验室改扩建项目建设到位,改建实验室及业务用房150 m2,增设了实验室功能区,新购置仪器设备47台(套),冷库、冰箱、冷藏车、无害化处理设施齐全。13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站均配备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名,乡镇站实施了省级标准化基层站建设项目,有业务用房、工作场地和简单的检测诊疗仪器设备设施,基本能满足全县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1.2 疫病防控工作情况
1.2.1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 扎实开展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年均累计免疫各类畜禽74.23万头(只、次),平均免疫密度达99.6%,畜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4.8%,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行了集中监测与日常监测相结合、监测与免疫相结合、监测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三结合”监测制度,年均采集病原学、血清学样品1.56万头(份),提高了预警预报能力。突出动物防疫的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以规模养殖场为防疫重点,推行防疫划片包干责任制;加强了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开展了县级兽医实验室考核认证,保证了日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2.2 动物卫生监督能力明显增强 建立了“乡镇站(所)检疫员+协检员”为主要模式的基层产地检疫工作机制,设立产地检疫村级报检点184个,规模养殖场(区)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散养户产地检疫有了新进展。
1.2.3 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积极参加省、市兽药GSP检查员培训班,开展了假劣兽药、饲料专项整治活动,强化了饲料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开展了饲料标签大检查,完成了全市兽药饲料及畜产品监测抽样工作任务,抽检合格率100%,违禁药物检出率为零。
1.2.4 兽医业务培训和考评考核有序推进 为确保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切实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员业务水平,整合农业科技培训资金,重点对乡镇、村级防疫员进行了基本能力培训与演练,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184名,防疫员报酬发放及时到位,开展动物防疫专业技能竞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开展动物防疫目标管理,将防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年开展动物防疫绩效评价考核2~3次,基层防疫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2 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按照“预防为主” 的防疫方针,基本实现了“两个确保”目标,促进了畜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体制机制、管理、技术、经费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存在引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潜在风险。
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未形成工作合力。近几年,国内外及周边地区动物疫情复杂,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巨大,在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员单位敷衍了事,认为动物疫病防控是畜牧部门的事,只需配合完成任务,致使好多防控措施、关键环节没有落实到位,容易引发动物疫情。
二是动物疫情属地管理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政府保防疫密度,畜牧部门保防疫质量的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个别乡镇在动物免疫、检疫、消毒、疫情处置等工作中只做到开个会,发个文件,剩下的工作落实全由畜牧部门完成,乡村社行政配合不力,致使防疫密度和质量都不达标,免疫有死角,存在引发疫情风险。
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较大,中小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防疫条件差,管理粗放,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疫情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产地检疫工作开展难度大,检疫率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动物卫生监督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跨省区调运动物监管不严,外源性疫情传入的风险依然很高。
四是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县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不充分不及时,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都有局限性。基层工作人员力量薄弱,村级防疫员报酬太低,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防疫工作质量。
五是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经费不足,导致部分防控措施无法实施,部分工作无法落实。
3 对策及建议
贯彻“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以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目标,有效提高兽医行政管理能力、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项目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保障全县草畜产业健康发展。
力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99%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产地检疫率达到100%;耳标佩戴率达到100%;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3.1 着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一要夯实防疫责任。县乡(镇)要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落实动物防疫划片包干责任制,逐级签订防疫工作责任书,将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落实到人。各级防疫人员按包干的责任区域实行定期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快速处置。如因失职渎职引发疫情要进行责任追究。二要加强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疫病要全覆盖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三要强化疫情监测,提高预警预报能力。乡村动物防疫人员要主动承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县疫控中心要及时汇总上报监测结果,严格按省、市规定的监测任务和指标完成监测任务。要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延伸报告网络,及时提出预警信息和防控建议。四要快速反应,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做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所需的疫苗、消毒药品等防疫应急物资的储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处置,防止扩散和蔓延,把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五要重点加强规模养殖场(区)的防疫管理。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建立健全各项防疫制度,签订防疫目标责任书,加强门禁和消毒等综合管理。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要对规模场(户)进行监督,规范防疫行为。
3.2 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力度
要以产地检疫和查处违法案件为突破口,以检促防,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力度。一是严格产地检疫规程。重点加强养殖场产地检疫工作,设立村级报检点。二是加强屠宰检疫。实行官方兽医驻场定点屠宰场检疫制度,屠宰检疫率达到100%。资料保存完整。三是加大违法案件查处。严厉打击储藏加工和运输病害畜禽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四是严格动物调运管理。对省际间引种及调运动物要推行报告审批制度,落实隔离观察制度,严把检疫关。对运出县境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
3.3 强化基层防疫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村级防疫员报酬
将动物疫病防控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强培训和管理,制订量化考核指标,进行合理分配。
3.4 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
要把培训提高作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订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参加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术水平。
3.5 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县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要统一领导,协调指挥成员单位,形成防控合力,确保动物防疫质量,保障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