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3-19黄天佑石芳权
黄天佑,石芳权
(西和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西和 742100)
动物卫生监督是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和对动物防疫、质量安全进行监管的一种行政行为。其中,动物检疫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维护社会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国内外动物疫情严峻形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依然复杂而艰巨,如何建立动物卫生监督体系长效机制,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1 存在的问题
1.1 体制改革滞后,动物检疫监督体系职能划转不到位
国家全面推进体制改革以来,甘肃省体制改革基本轮廓已成型,但尚未完成,特别是县一级改革相对滞后,按照全市体制改革文件要求,非行政单位不再设局,兽医部门归口农业农村局,为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无行政执法权;根据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执法工作。目前,西和县这项职能尚未划转,人员、机构设置和制度建立正在改革中,影响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设施设备落后,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存在纰漏
一是产地检疫方面。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的重点在基层,目前,大部分乡镇兽医站设施陈旧,检疫检测设备缺失,检疫程序与制度不完善,电子出证问题频出,检疫合格证出具只凭借免疫档案、消毒证明等依据;畜种的健康情况也基本上是肉眼观察确定个大概,畜禽带疫带病隐患大,检疫存在纰漏。二是动物免疫标识。2007年以来,我国建立畜禽标识及可追溯系统,由于数据库、设备及技术等方面因素,这种体系建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各地成功率不到三分之一。而在基层防疫过程中,部分畜种也没有强施耳标,加施的耳标也易磨损、脱落,对产地检疫工作带来麻烦,不能识别追溯,只能重新补施耳标。三是屠宰检疫。检疫工作由官方兽医实施,肉品检验工作由屠宰场实施,检疫检验配套设施不完善,屠宰检疫使用“一把刀、一个钩”,重点以眼观为主,有的则难以鉴别,争议较大,对潜伏期内的病症也无法检出,检疫质量受限,从而达不到检疫的真正目的,直接影响检疫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1]。
1.3 人才队伍缺乏,成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最大的弱项
一是动物卫生监督人才队伍缺乏。全县基层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少、工勤岗位人员多,年轻人才少、年龄偏大的占多数,官方兽医、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更少,人员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二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环境差,执法人员面对的是屠宰场、动物贩子与养殖户,大多文化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很难配合监督检查与执法工作。三是行政执法本身就面临很大困难,涉及处罚、罚款等强制措施,容易受到经营主体的阻碍甚至刁难,再加上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与行政处罚认识不够,往往都是从轻处理,批评教育的多、立案处罚的少,造成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被动局面。
1.4 群众认识低下,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差
部分市民对畜产品检疫、检验了解不充分,对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差,有的购买畜产品无视检疫标志、有效证明等证件的存在,从侧面助长了私屠乱宰、非法经营分子的气焰,未经检疫或不合格产品就有了市场,扰乱了正常交易秩序,也给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带来负担。
2 对策与建议
2.1 落实体制改革精神,健全兽医监管体系
无论体制如何改,职责如何划分,检疫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职能不能缺失,关键是将主体资格赋予给哪个部门。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监督与执法。现在县级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县农业农村局为县级行政单位,其所属单位县畜牧兽医站从法律上不具备实施动物检疫与执法资格,这就是说要理顺体系建设,无非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保留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承担这项职能;二是组建一个新的执法机构,承担动物检疫监督与执法职能;三是受县农业农村局委托,并在其监督下行使该执法职能。因兽医专业性强,从事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的乡镇级作为县级部门的派出机构,应该保留与巩固,确保基层队伍的稳定。
2.2 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提升检疫监督技术含量
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和兽医专项政策的扶持,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成县、乡两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乡镇级检测站;为基层人员配备执法取证、交通工具、快速检疫监测仪和专业防护设备,进一步提升整体装备和技术水平。紧盯短板,建立健全动物落地监管、电子出证系统和畜禽免疫标识追溯系统,做到上下有章可循、政令畅通。同时,严格遵守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产地检疫规程、屠前检疫监督与同步检疫等规章制度,做到程序化办理、操作步骤到位、记录痕迹完整、规范化出证和无害化处理,不断提升检疫监督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要确保充足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经费和执法办案经费,将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长效机制。
2.3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奖惩机制
一是加强兽医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有技能、有能力、作风良好的专业性队伍;要积极吸收年轻、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确保新旧“血液”的更换,防止官方兽医年龄结构老龄化。二是利用各种形式与资源,为基层队伍创造深造机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对基层兽医队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着力提高基层队伍业务水平和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其政治、廉洁、服务与执法意识,促进工作质量与实效,减少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三是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奖惩机制,不仅要加大对兽医队伍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更要积极表彰在动物卫生监督中工作突出的人员,要实行业绩与绩效、职称挂钩,建立奖惩机制,增强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同时要留得住基层人才,兽医主管部门要积极向有关部报告,争取解决基层工作人员兽医卫生津贴,提高工资待遇,以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
2.4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政府及畜牧主管部门应加大技能培训和政策宣传,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现代化传媒工具进行广泛宣传,讲解法律法规政策与检疫检验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经营主体自觉守法意识和全民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经营主体要自觉遵纪守法,弘扬社会正能量,切实提高主体责任意识,杜绝使用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按有关要求履行动物及产品检疫申报、检验检测等职责,积极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消费者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切实提高现代生活质量,不买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及产品,不贪图便宜购买劣质甚至病死畜产品。同时,畅通举报与投诉渠道,取得广大民众共同监督良好氛围。
3 结语
综上,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事关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广大民众生命安全,因此,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健全机制,稳定队伍,广泛宣传,形成合力,做好这项工作。尤其是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针对问题短板,狠抓整改落实,不断提升动物检疫、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整体水平,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动物食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