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的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启示
2019-03-19杨云萍
杨云萍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长沙 410081)
教育国际化浪潮中,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重估,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教学论专著《学记》逐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大多数学者侧重于从教学论角度研究它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意义,对《学记》所表现出来的校园文化思想鲜有论及。而它的校园文化思想成熟且特色鲜明,它强调通过丰盈的校园文化精神促进学生修业进德,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一、《学记》包含丰富的校园文化思想
(一)人才培养目标彰显校园文化主体精神
大学的灵魂在文化,校园文化可以反映大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精神要求。余秋雨(2011)认为“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1]《学记》的校园文化思想有清楚的脉络体系,重视对学生精神价值的系统培育和校园生活方式的规范。它明确提出了文化培养目标,即“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2]统治者按照这两个目标每隔一年对学生进行考查,每年考查重点有所不同。从考查标准来看,校园文化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敬业乐群的君子人格,热爱学习、亲近师友。
1. 敬畏学业
大学善于利用一系列礼仪活动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由此看出,大学的第一次校园文化活动是祭祀活动。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围绕即将开始的学业“道”;二是非常隆重。一般由最高统治者或主管教育的官员带领全体师生,整肃服饰,祭奠先师。这样的入学仪式象征意味更浓,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活动,体验学习的严肃性,重视即将开启的问道生涯,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弘扬了学术的高尚性。学问好的先贤圣师,不但在学校有威望,在社会也可赢得广泛的声誉。学习不但有用,而且是一项值得敬重的事业。激励学生向往学问、献身学问。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教育的意义不全在内容,也在形式。从心理氛围上的暗示教学,从心灵激发上的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帮助学生把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行为准则并自觉践行。这样的教育形式更具实效。
2. 乐于群处
《学记》明确提出了乐群的生活方式要求。乐群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华文化源于聚族而居的百姓生活方式,是一种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乐群”是一种维系社会的行动准则,它既是一个人人际关系能力的外在凭借,也是一个人内在气度节操和精神修养的重要依据。袁行沛认为“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3]梅贻琦认为“所谓群育是指一方面在群体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能与群体和睦相处。”[4]在群体中接受教育重在处理好公私关系,与群体和睦相处则重在处理好人与己的关系。《学记》的乐群要求主要体现在后者,即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能正确处理他人和自己的关系,与群体和睦相处的人。在学校这个“社会”里,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两组人际关系,《学记》明确提出了和睦相处的两条重要原则:在师生关系上要“安学亲师”;在生生关系上要“乐群友爱”。以现代教学理论检验,这种乐群定位是准确的。它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抽象的教条和空洞的训诫。而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提出来的,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指导学生的校园行为,具有生活化的品格。
(二)倡导围绕学术构建亲密的校园人际关系
《学记》重视在校园中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以学术为基础的。校园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师生在共同追求学术进步中形成亲密的感情。这逐渐形成了儒家传统教育思想中知情结合的独有特色。
1. 师生关系:教学相长与安学亲师
师生交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相长”的认知目标和“安学亲师”的情感目标。学习过程是一个交往过程,是一个学业共同进步、道德共同促进、情感共同增长的过程,师生不但获得所需知识,而且相互陪伴、共历生命成长。
“教学相长”的认知目标。《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与学是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的,师生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可以促进共同成长。教师“教”的积极性,能督促学生发现自己知识水平的不足,从而更加刻苦,改进自己的学习。学生“学”的自觉性,促使教师反省自己的不足,从而鞭策自己去进修学业,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结合,师与生交流,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成果。《学记》还从反面指出了当时存在教学分离的问题及危害。“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这段话的大意是现在的教师,老是照本宣科,上课满堂灌,急于赶进度,却不考虑学生能否适应,不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也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采取措施不符合教学原则,提出要求也不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不顾学情的教学,教师一味灌输,学生难以消化,师生交流阻隔,当然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最终也会因厌学而导致“疾其师”,师生关系恶化。
“安学亲师”的情感目标。《学记》把师生是否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亲密的情感关系正式作为一个具体评价目标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中。“比年入学,终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同教师是否亲密无间是学生是否达到“小成”的标志,培养老师和同学间亲密融洽的感情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易”。不仅从正反两方面阐明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对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把师生的情感态度作为评价教学目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志之一。用现代教育评价学思想去衡量,《学记》的评价理念是非常先进的,它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不只是促进学习的手段,也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目标。并进一步阐明这种亲密感情的获得离不开教师善“教”的艺术和学生善“学”的艺术。“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讲解能够做到语言简练而透彻,说理微妙而精善,举例不多而道理明白,学生不但会在教师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诱导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而且能够遵循教师的指引,坚定学习的志趣和人生的目标。如果说增长才智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结果,而“继志”则更多的是教师潜移默化的情感影响。教师善“教”的同时,也只有学生善“学”,才能达到师生融洽的情感目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轻松,事半功倍,学生又会把学习成就归功于教师,从心底里佩服老师。这种崇敬依赖的心理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感情基础,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心理基础。不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辛劳却事倍功半,学生又会因学业的失败而埋怨教师,从而致使师生关系恶化,情感教育目标落空。
2. 生生关系:相观而善与乐群友爱
《学记》重视教学过程的整体价值,把它看成是学生修业进德怡情的成长过程。能否进行相互支持的交往学习不但关系到个体学业的成败、道德的进退,更关系到群体情感的密疏。
“相观而善”的认知目标。《学记》把生生之间互相学习提升到关系教学成败的重要地位。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共同学习的重要性。《学记》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共总结出预防、及时、循序、观摩等教育取得成功的四大因素。“相观而善之谓摩。”同学间互相学习帮助叫做观摩。从正面强调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又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分析导致教育失败的六因素,前三个因素指向学习时机和学习内容。如果等不良行为发生了再去矫正;求学时机错过了再去努力,学习内容杂乱了再去弥补,则可能百事“难成”。意在告诫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珍惜宝贵的求学时光,循序渐进地学习,趁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三个都是关涉学生交往的问题。“独学而无友”说明没有益友之间的相互切磋知识就不容易得到增长,“燕朋”“燕辟”说明交些损友就有可能违背师教、荒嬉学业,此三者从反面说明如果同学之间的交往出了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学业的长进。
“乐群友爱”的情感目标。《学记》把同学间的交往看成是培植亲密感情的载体。“敬业乐群”“论学取友”被视为教学“小成”的标志,这说明它把培养学生之间的亲密感情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乐其友而信其道”,人际交往中融洽愉快的朋友感情可以促进相互的学业,学习的进步必将又进一步加深感情。这较好地继承了儒家重视朋辈之间影响的教育传统,《论语·里仁》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述而》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学记》把是否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是否和同学团结友爱提升到教学目标层次,说明学生在学校的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是形成良性互动的朋友圈,让大家在融洽的氛围里打开心扉,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从而促进自己进步和提高,并享受友谊带来的生命愉悦。这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韩愈在《师说》里从反面印证了《学记》的这一思想。心理上互相防范的关系会严重影响学业,恶化关系。《师说》云:“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揭示了学习者之间的情感对学习风气的影响,而学习上的各自封闭,也必将导致感情更加疏远。
(三)依靠家校合一的严格管理模式形成严肃的校风
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教育者以严格的家法管理学校。所有的成员在群体里依据各自的身份,遵循家“礼”,围绕“学习”这个中心任务,形成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关系。
《学记》中,大学的管理主要是靠“大学之礼”。学生入学伊始,就是“皮弁祭菜”的祭祀活动,期中还有“卜禘视学”的春祭活动。这种与祭祀先祖先师结合的学习活动,既显示了学术活动的严肃性,也体现了学习者同祖同宗的血缘关系。学生入学第一次接触的教学内容是“《宵雅》肄三”,即《诗·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三篇主要讲接待贵宾和君臣宴会礼节。《学记》重“礼”的教育,实际传承了儒家“以孝为教”“以忠为教”的教育传统。
这种家校合一的教育特色,还表现在学校管理原则上。《学记》提到的教学七条原则中有“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和“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这两条原则带有严肃学习纪律的“警众”之意义。《学记》的教学管理理念带有明显的家族管理的特点。在封建社会,家族管理模式带有浓厚的家长制特色,所以大学的管理也带有浓厚的专制特色。虽然《学记》也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尊师爱生”的亲密关系,但从它对过于严苛的校纪校风的强调中,可以看出在提倡服从与遵循的教学秩序中实际突出的是教育者的绝对权威。后来这种长幼有序的家庭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了大学的管理规则。如《岳麓书院学规》中的第三条是“行坐必依齿序”。[5]长期家族式的大学管理,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依存关系,所以后来有了“门生”是九族之后的十族的说法。
大学的管理手段则更具有家庭管理的特点。“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如果有人违反学习纪律,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教育者在必要时可以采取体罚措施,可以代替父母鞭打举止行为不合规范的学生,以高压政策驯服学生。在如此严苛的管理模式下,校园风气紧张严肃。
二、《学记》对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优质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充实的精神、丰富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近年来,我国大学在提质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视丰富多彩的活动,忽视学术中心;重视个体感受,忽视群体亲情;活泼有余,严肃不足等方面。《学记》的校园文化思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凸显学术,强化职责,丰盈文化精神
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应建立在四个支柱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为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学术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使整个校园与社会同步,呈现多元格局。多元化校园是大势所趋,但如果在多元中失去了对学术价值的坚守,校园就会陷入浮躁,失其本真。
以是观之,目前一些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物质重于精神,娱乐多于教益,喧嚣多于寂寞,大学的学术性活动地位和影响大大下降。在五光十色的大学里,学生的“学术兴趣”大大下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或者学习行为有着极强的功能目的。在校学习时间日益压缩。如大多数学校本科四年,削减为三年;研究生三年,削减为两年半。一些教师缺乏追求学术的理想情怀,“为稻粱谋”的学术行为越来越多。这样追名逐利而没有定力的大学,其文化精神一定是世俗扁平的,所培育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在精神追求上难以高远。正如复旦大学的校长杨玉良所感叹“大学过分赶时髦,精神已虚脱”。《学记》定位学术,以“学问”为中心,建构有利于实现“建国君民”理想的“敬畏学业”精神。校园活动的开展,更多着眼于学问追求,重视学术精神价值引导。这无疑对当今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具有启迪意义。当前危机不断的大学,在内涵建设上,应自觉弘扬这种敬畏学术,崇尚学术的文化精神,培养师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使命感,使师生在内心体验到从事学术的荣光和成就感,从而共同营造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校园主体文化精神。
(二)亲如一家,相互陪伴,建设温馨校园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会做人”与“学会学习”一样不仅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词,而且已进入学校实施层面。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生存智慧,旨在使学生变得更聪明、高尚、成熟,培养既志存高远又具有驾驭世俗生活能力的人。然而,现代的大学校园,随着成员个体意识增强,个人生活方式可选择性增多,疏于交际的宅男宅女日益增多,人际关系趋于松散。以往能凝聚人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也魅力难再。龙兴跃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对高校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冲击,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对校园文化活动兴趣不浓,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指令性的活动、少数文化骨干的活动,其群众性、广泛性受到严峻挑战。”[6]校园活动日益个体化、私密化,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较之传统也已淡薄许多,有的甚至异化严重。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中国政法大学的程春明事件把校园人际关系的对立与冲突暴露无余。在社会失范的影响下,大学校园“礼崩乐坏”,人伦失范,缺乏大家庭应有的凝聚力。《学记》倡导在教学中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融合,不仅因为看到情感的亲近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进步,而且把建立亲密的关系本身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这对大学的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已逐步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理论上比以往更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众所周知,任何家庭都有矛盾冲突,但这些矛盾大多都能在爱和责任的包容下得以化解。现在的大学校园中,由于爱的教育缺失,学生很难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在隔离、冷漠的校园氛围下,学生遇到重大心理困惑时不知如何求救,低迷的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疏通与释放,最后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在大学的人际交往中如何降低功利因素,增加校园的温情,是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迫切任务。
(三)淡化功利,祛除浮躁,整肃校园风气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开放多元,但不能走向浮躁。目前一些学校校园风气活泼有余,严肃不足。清华大学“真维斯”楼所引起的争议实际就是一场关于大学校园风气的讨论。大学校园在社会商业气息浓厚的形势下,是应该独守寂寞,走向纯净?还是可以追逐名利,走向世俗?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功利性强,商业气息浓厚。经费充足、生源优质的清华大学都抵挡不住商业利益的侵染,其他一些办学经费困难、生源低质不足的学校可想而知。学校重利轻学,学生自然也受影响。在“利”字当头的寒剑下,校园活动本末倒置。一些学生打工兼职为主,学习为辅。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基本原则遭到颠覆。商业化校园里“师道尊严”有名无实,学校对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当管不管,放任自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一低再低。这样,学生的行为举止,整体上严肃不足,放松过度,客观上影响了大学教与学的效率。《大学》以严苛家法来治理校园,重视繁文缛节的形式训诫,祛除专制之弊端,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维护严肃的校纪校风有一定借鉴意义。以现代教育学的理念看,在一个过于宽松的自由环境里,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和不良思想倾向进行批评教育和处分是必要的。适当的惩戒尤有必要,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当今大学校园多元文化并存,有时竞争激烈,“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充满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思想的争斗与争夺。”[7]如果教师和学生对此不能达成共识,这种多元并存的局面就会因价值冲突而使校园陷入混乱。“在当前中国大学中教与学在价值取向上却存在多元化,并由此而导致教学地位和过程的不和谐。”[8]以什么样的文化来主导校园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重建一种适宜的学校文化。今天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与实践中,开放多于需要,自由多于限制,宽松多于严格,美化多于规训。从长计议,当为教育者认真反思。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9]我们应该以自信的态度阅读经典,传承文化。一提到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人们往往想到诞生于 11世纪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其实,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在齐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学宫里学术思想自由活跃,百家争鸣活动中催生了诸如孟子、荀子等大批学术人才,具有了今天被称为大学的机构功能,学宫在学术研究、教学、服务社会(政治)等方面成绩斐然,影响深远。据郭沫若考证,《学记》的作者正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子思学派的著名学者,深受学宫严谨学风的影响。诞生于战国晚期的《学记》概括了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围绕学术中心构建校园精神,对今天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当然,《学记》的教育思想中也存在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等级森严欠缺教育民主等局限,我们应结合新时代教育的特点,批判性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