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卫银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采撷

2019-03-19冉宁晶

光明中医 2019年19期
关键词:肌无力益气气血

冉宁晶 肖 文 杨 芳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免疫性疾病,我国年平均发病率约为8/10万人~20/10万人,年龄不限,男女皆可发病。临床特征为骨骼肌易疲劳,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乏力甚至呼吸困难。西药以胆碱酯酶抑制剂、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非药物治疗包括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和胸腺手术[1]。患者病情反复,严重者丧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如何稳定病情,减少复发及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陈卫银教授,临床工作30余载,积累了较丰富的重症肌无力治疗经验,曾参与编写2017年《全国重症肌无力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草稿。余有幸跟随其工作10年,见到临床上不乏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后病情稳定,逐渐减少西药的案例。因此,对其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治疗心得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本病的临证发挥有所裨益。

1 辨证注重阴阳五脏、气血

中医常以主症辨病名,历代文献中关于“睑废、视歧、痿病、大气下陷、虚劳”等论述与重症肌无力症状类似,尤其是睑废和痿病,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中医诊断病名。痿病源于《黄帝内经》:“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在治疗上认为“治痿独取阳明”。《景岳全书·痿证》强调精血亏虚致痿:“非尽为火证……而败伤元气者亦有之”[2]。历代及现代医家多以脏腑辨证为指导分析重症肌无力病机,其中,升阳举陷、补益脾气或者脾肾,是常用方法[3,4]。

陈卫银教授认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应以阴阳五脏辨证为纲,气血辨证为辅。病位责之于肺脾肾,尤以脾为重,病性是气虚,元气亏虚与儿童期发病有关,宗气不足与青中年及老年时期发病有关。从病因看,重症肌无力患者常伴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此处为胸中,即膻中穴,上气海,归任脉,是宗气所出之地;五脏六腑皆归于肺,胸为肺之所处,肺感受自然界清气,与水谷之气合而为宗气,起于胸中,出气道,司呼吸。肺朝百脉,《黄帝内经》云:“肺热叶焦,发为痿躄”,疾病本身是因邪气或气血闭阻于膻中,造成宗气、肺气运行失常所致[5]。

在时间上,重症肌无力表现为晨轻暮重,与气血运行具有时间相关性。因晨起之时,气血得以休养生息,较为充盛。随着一天时间的推移,阴气渐长,阳气渐衰,患者阳气升发不足,不能循全身经络,因而症状加重。因部位受累不同,出现不同症状。疾病初期证轻,虚证不甚,气血不能上达于面,仅是眼外肌肉受损,胞睑下垂或视物双影;脾胃互为表里,脾主四肢,四肢关节受水谷精微濡养而能正常运作,脾主升清,因此气机升提不足,则有中气下陷,全身乏力;肾为先天之精,与五脏关系密切,为一身元气的根本,水谷精微渐绝,气机虚衰累及肾精时,则肾不能纳气,全身气机逆乱无根,病情危重,出现大气下陷、汗出气脱的肌无力危象。其他两脏中,肝主气机的升降布散调达,心主心血的充盈顺畅,亦与气血相依。

2 治疗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体质学说。《灵枢·五变》中认为,疾病原因与体质有关:“木之所伤也,皆伤其枝。枝之刚脆而坚,未成伤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说明疾病的发生,因人而不同。

女性生理特点与男性有别,女性以肝为先天之本,以血为用,《灵枢·五音五味》曰: “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于血也。”肝主疏泄,其气升发,喜调达,重症肌无力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占到50%,而女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容易情志变化,造成肝的疏泄功能失常[6]。

不同年龄治疗上也应各有侧重。儿童期稚阴稚阳,为纯阳之体,发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而胸腺尚未退化,罕见胸腺瘤。除用药剂量调整外,升提不可太过,治疗上宜顺水推舟,补脾益气,稍用填精,忌过用温补;育龄期妇女要面临怀孕,妊娠等气血变化,可出现病情加重,有形之血难以蹴生,因此在健脾益气同时,适当予以少量补血填精的血肉有形之品,以防病情变化,《血证论》云:“肝为藏血之脏,故补血者,总以补肝为要。”五脏安和,气血调达,冲任通畅,督脉带脉强健,是妇女经、孕、产、乳的生理基础,以补中益气汤为主,育龄期女性增加养血养肝、疏肝解郁、除烦止呕之法,孕期尤以选用药食同源的药物为宜;在老年期患者治疗上,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之海,内以侧重顾护胃气,使气血有所化生,外以调和营卫,抵御外邪,慎用行气活血、攻伐破癥。

治疗中还应考虑地域、四时的区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不同地区之人,体质、疾病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东方生风,西方生燥……中央生湿。”陈卫银教授发现,四川地处盆地,日照较少,因此挟湿者较多,患者多苔白腻甚至黄厚腻,川人本就有喜食辛辣,以化湿醒脾。另外,四季、昼夜是阴阳变化,也是万物生长收藏之本,疾病的发生、生理变化可与季节交替有关,脉有四时之变,病也有四时之变。在不同的季节,应根据患者舌脉与四时阴阳的顺逆、纵横进行药物的随证加减,切不可拘泥一方一证不变。

3 结合分型、现代药理

辨证中,以脏腑辨证为主,同时结合西医Osserman分型,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对于轻型患者,即眼肌型和全身部分型,可单用中药或少量合用溴吡斯的明;全身型重型患者,可联合使用激素、免疫球蛋白或免疫抑制剂;肌无力危象,首选呼吸支持治疗联合免疫球蛋白或激素冲击,病情稳定后以中药善后。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有黄芪、石斛、黄精等。此类中药入肝脾肾经,现代药理研究大多含有多糖类物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属于补肾、固冲、安胎的药物,在使用中,对育龄期女性致畸性和长期毒性较小。在组方中以黄芪为君,剂量常重用逾百克以上。黄芪多糖具有较强免疫调节作用,且用药量与免疫调节作用呈正相关[7]。常用辨证分型如下。

3.1 脾气亏虚型与眼肌型对应,证见上睑下垂,视物双影,一侧或双侧,晨轻暮重,患者余如常人。治法:健脾补肾益气。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在原方上加入补肾、明目药物,菟丝子、枸杞子等。若视物模糊明显,可加入木贼、青葙子、决明子、密蒙花等,若有热象,加菊花、夏枯草。

3.2 肾气不足型与全身型对应,证见睑细如线,全身乏力,动则尤甚,休息得以减轻,甚至头颈不能俯仰,言语时多带鼻音。治法:补肾填精,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和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加肉苁蓉、巴戟天、杜仲、黄精、石斛、淫羊藿、续断等。

3.3 湿热蕴结型此类患者多见于长期服用激素者,苔厚腻甚至腐腻,或长期服用中药温阳补益之品,久病化热,可见湿热之象。治法:益气清热利湿。在补中益气汤加减的基础上,咽干苔干乏津者,予以南沙参、玄参、牡丹皮等养阴清热药物,加用薏苡仁、苍术、白芥子、土茯苓清热祛湿。

3.4 大气下陷型与肌无力危象类似,证见患者宗气不足,短气自汗,言语无力,呼吸无端,昼不能行,夜不能寐,外不能吐纳自然界清气,内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治法:升阳举陷固脱。此时以参附汤或独参汤,配以其他抢救措施。

4 病案举例

案例1 刘某,女,4岁。眼睑下垂2周于2018年2月就诊。胸部CT未见胸腺瘤,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口服强的松5mg,每天1次。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细。处方:茯苓10 g,山萸肉5 g,枸杞子5 g,人参9 g升麻5 g,柴胡5 g,当归5 g,生黄芪30 g,山药10 g,炒白术10 g,薏苡仁5 g,桔梗5 g,粉葛5 g,干石斛10 g,桑寄生5 g,黄精10 g,苍术5 g,决明子5 g,青葙子5 g,灵芝10 g,姜黄5 g,生甘草3 g。水煎服,2日一剂,一日3次,每次50 ml。

案例2 王某某,女,40岁。眼睑下垂14年, 2018年6月就诊。无胸腺瘤,重复电刺激及抗乙酰胆碱抗体阳性,服溴吡斯的明,60 mg,每日3次,强的松60 mg,每日1次。于1个月前因吵架后复发,出现右眼睑下垂加重,复视,睁眼无力,舌红,苔薄白,脉弦数。处方:黄芪100 g,山萸肉10 g,枸杞子30 g,生白术20 g,升麻10 g,柴胡10 g,当归10 g,山药30 g,白土苓20 g,人参20 g,桔梗10 g,粉葛30 g,大菟丝子20 g,青葙子10 g,决明子10 g,墨旱莲10 g,骨碎补20 g,石斛20 g,黄精30 g,夏枯草15 g。水煎服,2日一剂,一日3次,每次100 ml。

按:随着现代医学发展,极大的降低了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死亡率,但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不良反应较大,胸腺切除及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也难一劳永逸。免疫性疾病,难求全效速效,治疗上宜细水长流。中医药在该病治疗和调护中体现有优势。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陈卫银教授采用五脏辨证及气血辨证、西医分型结合,传统药物与现代药理结合的方法,三因制宜。同时提倡,调畅情志,防治结合,在缓解期采用非药物疗法培本固元。古代导引之术,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具有经络、脏腑、气血的调理和保健作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内脏机能,从而提高免疫能力,减少疾病复发[8]。

猜你喜欢

肌无力益气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肺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显像一例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Titin抗体检测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