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与隐性协同育人机制探析
2019-03-19卿云
卿 云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贵阳 550004)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致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根本思路和根本方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 “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说明传统的重灌输、轻思考,重考核、轻体验,忽视主体性和价值判断能力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同育人,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理论溯源
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灌输知识和施与影响的教育形式。显性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是“有形的教育”,也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刚性”教育,通过班级授课、知识点讲解、考试考查等形式完成知识的传授,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教育方法。显性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教育目标明确。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将自己的教育目标直接写在教学大纲里,并依据大纲严格施教,是否依纲施教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直接依据。第二,教学方式明确。以讲授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课程活动为补充,把思想教育理论划分为“知识点”,逐一传授给学生。第三,考核方式明确。完成教学大纲所有知识点教学后,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并给出确定的分数或等次。显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将教育内容直接传达,让受教对象可以迅速了解教育内容,力求在短时间内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以受教育者是否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作为考察教育教学效果的依据,即考核客体在意识形态或道德观念等方面是否合格的依据。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对应,一直存在于教育活动中。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风民俗、礼仪规范、师德修养与君子修为等都是隐性教育方法,只是一直没有被提及和重视。当代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著作《教室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从此,由“隐性课程”逐渐演伸出“隐性教育”概念,并在世界各国教育实践中逐步受到重视,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隐性教育一般指运用丰富教育手段,将教育目标、内容、任务等蕴含在课堂以外的活动、教学环境、生活氛围等方面,并有意识地引导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共鸣。隐性教育育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一种“慢性”教育,隐性教育因其教育内容、任务等的渗透性、内隐性,使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没有显性教育效率高,成效明显,对学生的熏陶和浸润都是“慢功夫”;其次,是一种“柔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对知识的直接灌输不同,隐性教育更多体现为春风化雨般的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和寓教于乐中,没有分数、等次考核;再次,是一种“暗性”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目的、任务、内容等都暗藏不露,教育过程中避免说教、灌输等形式,是一种不露痕迹,化人于无形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的人格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塑造,思想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具有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显性教育保证了思政教育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隐性教育则强调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显性教育更益于知识性训练,隐性教育则在寓教于“润物无声”中实现价值性教育目标,往往对受教育者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同时,显性教育的理论讲授和逻辑严密的知识训练对受教育者理解、认同隐性教育载体与形式后面深沉的教育意蕴具有理论储备作用。因此,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统一起来,使之相辅相成,让受教育者既受到严谨的知识训练,又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润,既提升了理性思维能力,又得到充分的感性体验,二者相互作用,最大程度实现教育目标,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育人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上,由于过于集中于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使教育效果打了折扣,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下滑,这说明仅有显性教育是不完整的,只有突破显性教育的局限性,显隐结合、协同育人,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考察人的认知,深刻揭示了人的认知是能动地对客观实践的反映,指出实践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来源于我国传统文化、革命斗争、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同时要通过大学生对以上实践的感性认识才能加深认知,指导实践,因此,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把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2.时代发展的需要
首先,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方面改革不断深入,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社会认识统一,步调一致。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教育青年,这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其次,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成就,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支撑和大量事实例证,人们有了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除学习理论外,学生们可观、可感的内容丰富而生动,这些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更显得“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虚拟生活空间,各种网络资讯与学校教育同时出现、交织影响着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面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势必在某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好可以在这些方面大有可为,迅速吸引学生,适应科技时代对高校提出的要求。显隐结合“两手抓”是适应学生特点的最佳途径。
3.是学生发展特点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最活跃的“拔节孕穗期”,最具可塑性,最需要栽培和引导。大学阶段也是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绪情感波动大,容易产生思想矛盾冲突的特殊时期,特别需要正确思想灌输和潜移默化式心灵滋润的双向教育。大学期间,除了接受课堂教育外,大学生的活动空间大大扩展,认知领域不断扩大,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扩大社会交往,获取经验,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把经历和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比例处于上升水平,这个时候,接受课堂讲授、考试等显性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获取学分的必须途径,但枯燥乏味的说教和冷冰冰的考试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而有温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因符合人心理上“无意识接受”原则,更容易“抓住”学生。学校通过长期积淀和不断挖掘出的各种“走心”的隐性教育方法,如教授们严谨治学的师德情操,学校浓郁的学习氛围,良好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赛等,在学生思想塑造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作用虽然无法以学分或等次等进行量化,但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刻,使其具备了不可替代性,也是一个学校内涵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4.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政治教育中具有主体性作用,既要突出思想性和理论性,又要与时代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相结合,把课程建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甚至毕生难忘的课程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做简单的“传声筒”,也不能停留于课堂、局限于书本,要采取多种形式“迎来送往”,实施开放授课,体验式教学,运用好实践教学手段等已成为普遍共识。但总体而言,高校对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还不够有力,对隐性教育方法的探索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联动机制。实际上,思想政治课改是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只有打破课程界限,实现课堂内外的系统互动才能真正达到改革创新的目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三、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1.课程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无缝对接
“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以,大力倡导课程思政,发掘以上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师生间情感共鸣,可以达到“春风化雨”的教学效果。首先,学校要大力倡导课程思政,使显性的专业课程和隐含的思想政治内容充分融合,并通过组织比赛、讲授公开课等形式,使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成为所有课程教师的自觉行动,推动课程思政教研热潮,推动这项教改工作取得一批可总结可推广的经验。其次,教研室、教研组等应以“课程思政”为重要教改创新课题,充分研究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研究如何在显性专业知识传授中渗入隐性思想政治内容,从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角度充分研讨,在实践中既达到“教书”的目的,更达到“育人”的效果,既深入讲授专业知识,也能引起学生道德情感上的深刻共鸣。再次,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要加强自身学养和修养,把显性的“学高为师”和隐性的“行为世范”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受学生尊敬的学业导师和人生导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教师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八个方面要求,这也是对所有教师提出的要求,即以个人魅力教育学生、感召学生、赢得学生。此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改变基础课或专业课与思政课“水是水、油是油”各自为政现象,在专业教学中虽然不一定涉及思想政治知识,但可渗入价值性理论,与思政课上所讲的内容互相呼应、水乳交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获取“真知”又获得“真理”,既受到专业训练,又收获道德理想、爱国主义等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育人”。
2.文化协同:校园文化显隐结合浸润心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学校工作和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关于校园文化的分类中也分为显性的校园文化和隐性的校园文化,但总的来说,学校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属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校制定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条款是显性的规定,但制度中是否蕴含人文关怀和以师生为本的精神却体现了制度的价值追求,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重视的内容。在学校各种学习生活设施、场所、标识等属于显性的、基础性的文化载体,但这些设施设备设置上是否体现了正向的价值引导,是否让学生置身其中受到熏陶,是否体现了隐性的思政教育“植入”效果非常重要。因此,既发挥物质文化的功能性作用,又不露痕迹的“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学校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内容。精神文化方面既要做到学生喜闻乐见又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赛等使学生受到思想塑造,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所以,制度、物质和精神三方面而言,都可做到显隐协同,共同发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促进其成长成才。
3.内外协同:思想政治教育校内外融通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新时代青年,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学校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学生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浓厚的家国情怀、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确立广阔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这些素质的培养仅靠学校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学校要组织大量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送出校门,融入社会,通过志愿服务、“三下乡”、实习锻炼等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接触社会,了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就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也要走进学校,通过讲座、比赛等形式把最新的政策资讯、社会发展趋势传达给学生,使他们全方位感知社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在制度上确保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内外融通,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了制度安排。
4.主客体协同:充分发挥好网络新媒体作用
学生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又是主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接受空间,既满足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需要,又做好积极正向引导,是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信息化背景下,网络不仅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不可或缺的渠道,也是大学生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在网络上,大学生作为客体,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分享信息、整合信息、并在网络平台上发言发声,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好网络,把它作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新阵地建设好。一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化程度,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网络互动、网络考试等形式建设多媒体、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官网、官微、易班平台等建设,用生动活泼的信息影响、熏陶大学生。做好学生QQ群、微信群、贴吧的监控与引导工作,要注重网络上师生平等参与话题,共同讨论热点,在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畅所欲言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引导,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