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民间投资怎么办?

2019-03-19刘立峰

团结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民间政策

◎刘立峰

一、2018年民间投资有喜有忧

民间投资增长呈现回升的势头。2018年,民间投资增长8.7%,比2017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2.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由2017年的60%提高到2018年的62%。民间投资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由年初的60%上升到年底的近90%,成为全部投资的主要支持力量。2008~2015年,民间投资月度增速基本都高于全部投资,2016~2017年,两者出现反转。2018年以来,民间投资月度增速重新又高于全部投资 (见图1),这表明,民间投资在经历了两年的低谷徘徊后,出现了新的转机。

图1 2008~2018年民间投资和全部投资月度累计增速 (%)

但民间投资的带动能力仍然有限。2016~2018年,民间投资增速连年提升,分别增长了3.2%、6%和8.7%;可是,全部投资增速却逐年下行,增幅由8.1%下降到7.2%,再下降到5.9%。2018年,由于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 (政府投资的主要领域)由2017年的17.2%下降到3.8%,降幅达到了13.4个百分点,并直接拖累全部投资增长下行;与此同时,民间投资却只有个位数的增长,未能填补上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滑留下的空间,未能给全部投资增长提供更加有效支撑。

二、未来民间投资增长仍不乐观

尽管政府出台了大量促进民间投资的利好政策,但由于未来宏观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矛盾和问题也较多,2019年的民间投资可能还是艰难的一年。

内外需增速减缓趋势明显,不利于形成稳定投资预期。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削弱,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降。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国际保护主义严重、全球经贸规则体系变化对东南沿海民营企业出口的负面影响可能加大。2018年,我国GDP季度增长率分别为6.8%、6.7%、6.5%和6.4%,逐季下降;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增速由年初的9.7%下降到年底的8.2%;2018年PPI上涨3.5%,明显低于2017的6.3%,2018年12月份,PPP上涨0.9%,创2016年9月以来新低;2018年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比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反映出内需增长相对乏力。未来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内外需增长的不确定性较多,不利于民间投资预期的改善。

市场主体投资信心不足,民营企业不看好未来投资前景。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等指标近几个季度持续下滑。制约民营企业投资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愈加严重。尽管政府减税力度不断加大,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获得感不强。民营企业缺少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国家重点项目设备采购和工程招标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央企和国企中标,民营企业受到明显排斥。法制环境仍然堪忧,地方政府利用公权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私人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面对法律纠纷民营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不对体制层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改革,短期内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很难恢复。

结构转型升级的难度较大,新旧动能转换尚待时日。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从以往依赖资源和资本的粗放发展向依赖技术和创新的集约发展转型并不容易。这里面有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如缺乏专注的精神,投机心理严重,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盲目涉足全新的行业;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缺乏成熟的技术,缺少专业的人才,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等。目前,我国的战新、高技术产业占工业投资和产出的比例仍然较低,新经济对旧经济的替代仍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新动能投资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娱乐经济等民间投资活跃的领域还会出现明显的起伏,有些甚至进入严冬。

防范经济领域重大风险,将对投融资产生较强约束。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班上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既要高度警惕 “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 “灰犀牛”事件。而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和房地产泡沫仍是2019年需要重点关注的 “灰犀牛”。民营企业的杠杆率本已经较高,在新的相对较严的金融监管环境下,企业债务违约现象可能更频繁发生;而在棚改货币化安置等政策收紧、抑制房地产泡沫和城市建设用地流拍增多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新一轮支持政策声势很大,传导效果仍有待观察。2018年下半年以来,一大波有利于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这些政策要落实到地方还需要一定时间。已出台的企业纾困政策坚持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底线,例如,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是基于 “补短板”,而不是大水漫灌,要注重防范形成新一轮的债务风险。政策支持的是符合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企业,商业银行的运作仍然要符合市场规则,企业投资也不能只依靠政府输血。政策制定过程粗糙、含金量不足,以及部门利益冲突,与现行法律抵触等问题,也使得政策的执行与传导存在障碍。

三、集中精力解决突出的难点问题

提高投资政策的有效性、精准性和针对性,集中精力解决一些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用真正落地的政策让投资者看到希望。

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进一步下放授信审批权限,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保障民营企业信贷资源。落实民营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办法,通过绩效考核倾斜、利润损失补偿等方式予以奖励,提高业务人员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融资担保服务功能,建立政府和社会主体合作的融资担保公司,运用专项资金出资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为融资担保机构提供保障机制。加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省级再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力度,壮大担保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

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应对国有企业设立正面清单和项目指导目录,为民间资本腾出发展空间。进一步放开铁路、能源、电信、市政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取消对民间资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保护企业家财产权、企业家创新权益。在劳动合同管理上,更好平衡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支持企业的合理诉求,避免劳动者保护的泛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制度。

更好发挥竞争政策的作用。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债台高筑、经营困难与前些年各地政府过度引导、超前规划、盲目刺激有很大关系。民营企业对地方政府的长期依赖,在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给自身发展带来了极大隐患。未来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清理各类选择性优惠政策,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要改善政府行为方式,大幅度消减产业类政府投资及其补贴。充分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约束各级政府过度、过多使用产业政策的现象。在制定规划和政策时,应充分尊重国际规则,遵循竞争中性原则。民营企业也要学会自立,根据市场信号调整投资决策行为。

减少因政策调整对企业造成的利益损害。打好防治污染的攻坚战没有错,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也没有错,经过政府部门审批、依法设立民营企业也没有错。不考虑历史形成原因、采取 “一刀切”关停方式对企业进行处置,有损企业的合法利益,也不断损害着政府的诚信。而正是由于这种反复无常的政策调整,使民营企业对政府心存疑虑,投资更加谨慎。未来应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开展政府的环保检查和督查,对合法合规企业不应随意剥夺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权利。政府应信守承诺,确实需要停工、停产、搬迁的,要有足够的补偿措施,避免由企业单独承担环保成本。

推动土地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城市民间资本、人才向 “三农”的流动与集聚的基础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建设土地二元结构现状,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同地、同价、同权”。非公益性用地需求可以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加以解决,而不必经过地方政府的征地环节。赋予基层乡镇政府一定的土地管理权和收入支配权。允许农村整理后增加的建设用地留在乡镇调剂使用,或给予乡镇政府一定比例土地出让收入分成。允许农村宅基地部分转让给城镇居民,实现农村居民出宅基地、城镇居民出资金,共同建设新城镇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民间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