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教转化:赋予高中学生在美丽中国行动中角色担当的生物教学创新实践

2019-03-18薛晓红

中学生物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

薛晓红

摘要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美丽中国”是“美丽的中国人”和“美丽的中国环境”构成的生命系统。高中生物教学在培养“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学教转化”就是指转变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单一角色,引导学生从“教”的视角研究“学”,通过赋予他们在健康教育、环境教育中四项具体的角色担当,有效落实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美丽中国 学教转化 角色担当 生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1引言

“建设美丽中国”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温暖人心的国家建设目标,“美丽中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含义。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美丽中国就是“美丽的中国人”和“美丽的中国环境”构成的生命系统。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人的培养。高中生物学新课程要使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生命的规律,从技术的角度探究顺应生命规律的方法,从个人生活角度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从社会的角度提升服务人与自然的能力和责任感。高中生物教育在建设美丽中国行动中有着独特的实践视角和广阔的实践空间。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高中新课程实践的基本理念,也是提升教育效益的重要方法。笔者开展了“学教转化”的创新实践,转变学生作為学习者的单一角色,引导学生从“教”的视角研究“学”,通过赋予他们在健康教育、环境教育中具体的角色担当,落实有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组织学生提炼学习成果,积极交流,提高教学效益。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本项研究与实践的视角不断拓展,“学教转化”引领着学生将生物课程学习融入到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和国家绿色发展的宏大进程中。

2角色担当之一: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编者

“美丽的中国人”首先是健康的中国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高中生正处于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方法的关键时期。健康知识与生物学原理的相互渗透使生物课呈现“生活原味”与“知识品味”的交融。与江苏省高考方案相适应,学校在高二年级开设生物选修班课程,这使生物选修班学生比其他普通班学生开展更为系统、深入的生物学学习创造了条件。组织生物选修班学生为普通班学生编写一本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内容会更切合青年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笔者利用研究性学习平台,共组织四届学生开展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自主编撰活动,其中一届学生的《高中生健康实用手册》已正式出版。《高中生健康实用手册》除常常应用于校本选修课之外,还从校园走向了家庭,走向了社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创编过程为:指导生物选修班学生对学校全体学生开展生活化的生物学知识学习兴趣调查→学生确定自主编写选题→全班学生开展编写内容与体例的讨论→成立写作核心小组,汇总分析学生意见→写作核心小组公布写作内容、体例和写作规范→成立多个写作小组,并分解落实写作任务,明确写作时间→2个月,写作小组完成各自创编任务→1个月,核心小组完成统稿、初审工作→1个月,指导教师完成统稿、终审工作。

“学教转化”是使学生从掌握知识转向了表达知识,从知识本位转向了生活本位,从关注个人健康转向了用生物学知识服务他人健康,从关注健康的体格转向了锻炼健康的心灵等等。当每一位参编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编者栏中时,喜悦与自豪油然而生。

3角色担当之二:学校生物学科校本选修课程的规划设计者

高中新课程理论指出:校本课程必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每年开学初,笔者所任教学校的教务处会给教师发一张“校本课程开设申请表”,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专长、研究与教学兴趣提出开设选修课的申请,并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为方便学生选课,学校汇总申请表并打印成册,发到学生的手中,形成了学校的“课程超市”。但由于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学习的视角不同,“超市”的产品虽然丰富,但仍然满足不了学生更加蓬勃、丰富、多元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充当“教师”,参与到校本选修课的规划设计中来,能使校本选修课的“供需矛盾”得到明显缓解,也使校本选修课发挥更大的教育效益。

笔者把“选修课开设申请单”像“歌单”一样发给了学生,请他们帮忙规划生物学科校本选修课的内容与计划。当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主权和话语权时,他们爆发的“导教”能量是巨大的。他们提出的选修课程课题丰富而生动,如“舌尖上的生物学”“运动中的生物学”“孝道中的生物学”“植物的身份”“太湖蓝藻防治的校本研讨”“生物科学中的人文思想研究”。

不难看出,人与环境是学生最乐于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学生自己给出给出的课程计划跟丰富多彩。例如,学生在“生活中的生物学”的课程简介中这样写道:青年学生的身体正像花朵一样开放,鲜艳、蓬勃、茁壮,他们的好奇正像绿叶一样朝着每一缕阳光的方向,执着、探寻、创新。他们对身体的奥秘充满了疑惑与好奇。开一门解读年轻身体奥秘的课吧,解读自然写在生命中的密码,阐释生活中的生命科学,培植健康的生活理念,把生活与学习紧紧相连。他们规划的一项项讲座名称也是那么地吸引人:第一讲:我从哪里来?第二讲:合理膳食,“聪明”脑袋吃出来……第五讲:高效学习中的脑科学……第十讲:长大了,需要懂一些恋爱中的生物学……

教师挑选优秀的校本课程设计汇编成册,形成了《我们的“点教单”——无锡市一中生物学科校本课程学生设计方案汇编》。一张张“点教单”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潜力,也为生物学科逐步形成更为合理的校本选修课系列以很大启示,更为生物学科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提供了更生动的视角。

4角色担当之三: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者

“美丽中国”的生态学核心是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了从人本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转变,是崭新的发展道路和价值原则。它需要建设者具备相关的理念与知识,懂得相关的方法与技能。宣传是传播这些内容重要的途径。

基于“学教转化”的理念,教师可用生物课的课前3min讲演,引导学生从知识的积累者向知识的传播者转化。学生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等话题广泛而生动。这样的讲演还可以从教室走向校园,走向校外,学校生物教学的效益也随之辐射到了家庭、社区和城市……生物教师还可和语文教师合作,鼓励学生将生物学知识与写作训练相结合,通过写作与演讲投身到“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宣传活动中。《美丽中国之青春身影》便是学生创作的宣传文集汇编,是他们为健康中国行动、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的青春力量。

5角色担当之四:环保项目的创新实践者

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美丽中国”的绿色发展同样离不开环保技术与方法的创新,环保项目设计与实践活动能有效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植物身份证”活动使一棵棵校园绿植物拥有了准确的生物学身份和诗意的解说。

“运河水质四季变化规律调查及原因分析”把学生引入到了系统的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与应用中。

“垃圾分类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方案”把社区、城市尚未很好解决的困难摆到了学生合作研讨、热烈争论的课桌上。

散发着青年人创新热力的环保实践项目还有很多,项目会点燃学生学以致用的工作热情,引领学生体会脚踏实地的专业精神,体验了“美丽中国”建设者该有的模样。

6结语

“学教转化”主要是指学生角色的转化,但教师不是旁观者,要充当学习目标的引领者、专业知识的解读者、技术方法的支撑者、学生合作的协调者,科学设计、巧妙引领、及时补位、适时融入,教师成为了“学教转化”最重要的组织者。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
主流报纸的科技传播品质应当保证
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在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