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货看过来:这里有一份上班就是吃吃吃的工作

2019-03-18愈之

智慧少年 2019年11期
关键词:食源性吃货消化

愈之

提及“食品学”,你是否想到吃吃吃一时爽,一直吃一直爽的场景呢?毕竟,不亲自品尝,怎么知道面前的菜肴是真的肉还是伪裝成肉的素食呢?不好意思,这是电视上美食家的形象。真正的食品学其实有着一张很官方的脸,这不,百科的解释就简单明了:食品科学可可以定义为以应用基础科学及互程知识来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性质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科学。

至于吃吃吃,虽是日常,但并非重点。从事食品工作的小伙伴,也是要拿着各种试管试剂,不时凑近显微镜探索料学奥秘的。其中,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小伙伴更是如此。

一上班就开吃

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它们安全吗?怎样知道它的安全标准在哪里呢?这些都困扰着吃瓜群众。

既然不晓得,那就找人“试毒”吧!那群被找来的人,便是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小伙伴。

如果你来到一家食品安全检测机构,那么,你一定会在某个实验室附近闻到一股食物的香味,有时候是烧鸡,有时候是烤鸭,至于卤肉嘛……也是有的!有时候,你还会看到不同品牌的食品商家把产品送到他们那里去(嗯,连亲自下厨都给省掉啦)。

我们常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研究食品安全的事更是如此。

研究食品安全的小伙伴,日常除了吃吃吃,还要研究、研究以及研究。

他們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比如商家送来的酸奶,需要检测菌群是否超标。

在拿到商家送来的食物样本时,他们需要按照标准,抽取10-50g进行实验,至于剩下的部分,不得不采取“只好扔掉这些生物实验垃圾”,并且缴纳更高的垃圾处理费用。

也许有吃货小伙伴要问了:为什么不能把剩下的东西吃掉呢?

额……每天都有很多,实在吃不完的啦!

捡屎官驾到

“放开那个便便,让我来!”你没听错,这就是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小伙伴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在人体中,消化是一场属于食物的旅行。旅行的开端是口腔,食物在这里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然后在舌头的帮助下进入食道。随后,蠕动的食道会把食物送入胃中。食物与胃酸相遇后会变成食糜,并借胃的运动来到幽门部,然后进入肠道进行进一步的消化。沒有顺利通关的食物则会继续与胃酸玩耍,直到得到肠道的“通行证”。但我们的身体并不能消化所有食物,所以一些消化不了的食物就会在一轮体內化学作用之下,变成便便排到体外。

也许你会问,这与食品安全有什么关系呢?咳咳,如果你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吃了一些不容易消化的东西,不都是会通过便便反映出来吗?这是因为,便便们可以反映出宿主肠道中的海量生物信息。

因此,如果你看到有人在森林里捡鸟粪、在小区里捡猫猫狗狗的便便,请不要太惊讶,没准儿,他们就是食品安全研究人员。

样本,只是一个开始

得到便便样本以后,食品安全研究人员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他们要分离样本中可能含有的食源性致病菌,比如胀气真空包装肉里的肉毒杆菌、鸡肉里的沙门氏菌、空肠弯曲杆菌、鱼肉里的李斯特单增菌等等。然后检测这些食源性致病菌所携带的耐药性基因,减少食物中的细菌和耐药性基因的传播扩散。

至于生物学中的其他研究(比如近年来很火的基因工程),一些食品安全研究人员也会涉猎呢。

沉迷研究不能自拔的研究员小伙伴还表示:“吃吃吃只是日常中的一部分,可不是我们工作的全部哦!”

猜你喜欢

食源性吃货消化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
需要警惕的“头号敌人”——食源性微生物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有一种病叫“吃货症”
“吃货”的奖赏
“吃货”的奖赏
吃货笑点多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