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小学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探讨

2019-03-18叶泽阳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生活化德育

叶泽阳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模式和方法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这种填鸭式教育方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不重视学生的其他品质,这种方式虽然可能会使得学生成绩提高,但对学生的德育却很不利。目前,这种情况在我国中小学生中也很常见,因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中小学德育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生;德育;生活化

一、中小学德育现状分析

1.德育内容脱离现实

中小学生吸烟、饮酒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发生在很多学校中,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会偷偷的夜不归宿,甚至出现了很多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的原因在于学校中我们太重视学业上的教授,而忽视了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和精神需求,难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指导和教育的作用。片面地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道德知识,就会有理想的道德行为。学生也很难将这些知识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品质。

2.有多种干扰道德教育的因素

由于計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网络也逐渐渗透到每个家庭,许多家长开始为中小学生配备了手机。由于各种信息的泛滥,很可能对中小学生的德育造成很大的威胁。互联网上的许多不良信息容易误导学生,中小学生是非判断力低下,因此他们很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关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报道。

二、开展中小学生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对中小学生开展德育教学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成长中不偏离科学的轨迹,而且也能将其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的那种书呆子。实行中小学生德育教学生活化可以很好地提高中小学生德育教学的效率,将德育贯彻到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逐渐对中小学生进行影响和渗透,从而逐渐改变他们的观念和思想。

三、开展中小学生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1.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德育和教育经验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应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班主任提供各种培训机会。班主任利用例会设置班主任心理咨询讲座,指导班主任进行心理咨询。让班主任经常通过家访和会谈了解学生,并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例如,开展“优秀班级主题活动”的评选活动,开展“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指导学生思考人生发展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

2.建立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可以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德育的发展。此外,中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无形环境的影响下,它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快的成长。因此,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德育环境,做好德育宣传教育工作。例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公告栏的作用,开展“德育之窗”板报项目。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可以对好人和英雄事迹作合理的宣传,鼓励学生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另外,学校还可以在食堂中张贴一些文明就餐、不浪费粮食等宣传标语,在教室周围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名人名言,以此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等。

3.开展科学有效的活动,以此引导学生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萌芽阶段,也是学生逐步建立良好信念的阶段。因此,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德育。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大局,做好指导工作,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活动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完善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在教学阶段,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德育在我心”演讲比赛,德育相关的辩论比赛等方面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体验道德教育的深层含义,实现道德教育观念的渗透,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

4.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渗透生活化德育

德育单凭学校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家庭及社会在中小学生德育方面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德育要求家庭、社会及学校协调起来,从而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改变家长仅仅重视学习成绩的习惯,认为孩子的教育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这种错误认识。要让家长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通过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同时,德育生活化的开展还需要社会支持,这就需要利用社会上的一些教育资源,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基地、图书馆等以此影响学生德育的提升。

总之,生活化教学法应用于中小学德育中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的。尽管中小学学生德育生活化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生活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改善,中小学生德育将会越来越好,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裴丽丽.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浅谈小学教学中生活化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1(8):139.

[2]刘荣连.简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华夏教师,2015(11):78-79.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生活化德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