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刘禅的历史形象
2019-03-18李江皓
李江皓
摘 要:提起刘禅,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一刻板印象与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有关。在这部小说中,刘禅被生动地刻画成了贤臣良将也无法辅佐的昏君。但笔者认为刘禅是一个很单纯的君主。他可以广开言路,使蜀国欣欣向荣;亦可以听信宦官谗言,尽葬蜀国于无路。本文将从三个历史时期分析刘禅的历史形象。
关键词:三国 刘禅 历史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在《三国演义》的第一百一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中,晋朝君主司马昭在宴会上盘问刘禅是否怀念蜀国,刘禅不仅没有表现出很忧愁的样子,而是愉快地回答司马昭说不怀念蜀国。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这一描述是罗贯中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的结果。可是刘禅在位41年,竟然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尽管他被带上了“扶不起”的头衔。这不禁让我们反思,刘禅真的是昏庸无能么?从刘禅出生,到死于他乡,他经历过灾难、磨练、学习与进步,这使得他拥有了在三国中“苟活性命于乱世”的生存之道。笔者认为,刘禅虽然不是一个智能比曹操,武能赛孙策的绝对贤君,但至少是一个能够听得进臣子的进言,理解广大百姓的明君。陈寿在《三国志》如此评价后主:“素丝无常,惟所染之”。这也就是说,刘禅容易受到臣子们的影响,但他心地善良。
一、刘备掌政时期
后主刘备,字公嗣,小名阿斗,于公元207年在荆州出生。在《三国演义》的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单骑救主,虽然罗贯中着力刻画赵云的英勇,出入百万军中如无人之境,但是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再来看这个故事,还在襁褓之中的刘禅被父亲摔在了地上,年仅一岁的刘禅就已经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不久之后,蜀国与吴国和亲,在孙夫人返回吴国时带走了年仅五岁的刘禅,赵云再一次出马将刘禅夺了回来。
当刘禅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奔波,在与亲人别离中,原本应该得到童年幸福的他却亲身经历着残酷、血腥。即使此时的他不懂人世,没有记忆,却经历了黎民众生的苦难,这或多或少会在他心里留下家破人亡的悲痛。笔者认为,这为他后来的投降埋下了伏笔。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直到这时,刘禅才得以稍作喘息,开始学习治国之道。刘备为了能让刘禅成功继承蜀汉皇位,下命让诸葛亮亲自抄《中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以督促刘禅阅读。除读书外,刘禅还在射山学武射箭,锻炼军事技能。在名师的帮助下,刘禅勤勉学习,博古通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诸葛亮的教导下,刘禅逐渐对自己父亲留下的基业萌生志气。对诸葛亮的尽忠尽责,刘禅也看在眼里,不甘堕落,一步一步勤奋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刘禅不断地向自己周围的大臣学习,这是他身为太子难能可贵的品质。
二、诸葛亮辅政时期
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病逝于此。17岁的刘禅继位称帝。在治理国家上下大小事宜方面,刘禅听从刘备遗嘱,对诸葛亮“事之如父”。教育刘禅多年的诸葛亮,当然知道刘禅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便让蒋琬、费祎、董允在刘禅身边辅佐。“天资仁敏”的刘禅了解他相父的意图,当然也知道自己的才能远不如诸葛亮,自己插手北伐只有可能拖后腿。所以他对诸葛亮惟命是从,礼贤下士,拜伊藉为师学习《左传》,反复研读诸葛亮建议阅读的书。刘禅在朝政上倚靠诸葛亮及其器重的大臣,做到“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一方面保证了诸葛亮的北伐自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刘禅对自己麾下贤臣的信任。细数历史上多少君王,刚愎自用,对自己臣子的苦口婆心充耳不闻,最终导致了人才流失,山河破碎。而刘禅很好的保留了蜀国的有生力量。这时,蜀国多良臣贤将,但也还有企图扰乱刘禅视听的宦官。
安汉将军李邈想通过诬陷北伐中的诸葛亮来求得刘禅的信任,此时在诸葛亮一人掌握大权的时期下,刘禅听后十分生气,把李邈判下监狱并处以死刑。这不仅体现出刘禅的贤明,也极大地反映了诸葛亮在朝时对刘禅的影响。这使得蜀国政权可以稳定发展,同时,也能与后来的黄皓形成鲜明的对比。
诸葛亮五丈原去世后,“蜀汉四相”中便留下蒋琬、董允、费祎了。这时,刘禅制定了一个令后世称赞的新政:他将相权分散到了此三人的身上,诸葛亮时代衰弱的皇权一下子被刘禅巩固了起来,改变了全国上下大事咸决于丞相的现象。在诸葛亮逝世前,任命了李恢、孟获、吕凯等能够效忠于蜀国的官员。同时,刘禅执行了诸葛亮提出的北拒曹操,西取益州的方针。此时的蜀国迎来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机。
三、黄皓弄权时期
在董允去世后,诸葛亮时期的官员已经更换殆尽,这给了黄皓充分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势力。仅剩的姜维在外领兵抗魏,无法回到刘禅身边去为刘禅做出正确的指引,黄皓逐渐成为刘禅的心腹之人。姜维曾数次受诏班师回京,这种贻误战机的指令都是因为黄皓的谗言。当姜维从战场前线回到刘禅身边时,刘禅意识到自己做出了不可逆转的决定,这个决定极大地影响了蜀国的命运。面对姜维的质疑,刘禅只能回答出:“朕为卿在边庭,久不还师,恐劳军士,故诏卿回朝,别无他意。”在这个危急存亡的时期里,宦官弄权极大地动摇了蜀汉政权。
后来,姜维上书要斩掉黄皓,刘禅犹豫不决,最后导致姜维受到黄皓排挤,一直呆在军营以避杀生之祸。这直接导致了蜀国的覆灭。在曹魏军队兵临成都时,刘禅听从了谯周的建议,选择投降。此时,蜀国粮食尚足,马匹足够征战。刘禅却选择了投降,这正是因为上文提到的,儿时战争对刘禅的影响让他知道人民的劳苦,不想让自己的国家再遭受战争的摧残。
回到“此間乐,不思蜀”这句话中来,司马昭令蜀人奏蜀乐于刘禅面前,在宴会上的蜀官无不泪流满面,浸湿青衫,而后主刘禅却嬉笑自若,但刘禅并不是昏庸无能。儿时,他亲历战争的苦难;童年时,他阅读过《韩非子》,必然懂得治国的的道理;主政时,他信任自己忠实的部下,守一方土地,懂得臣子们的良苦之心;北伐时,他也做过错误的决定。亡国的事实告诉他,此时已经无法力挽狂澜。君主依国方可存,人民却是实实在在的生灵。联想到南唐后主李煜,他写下千古名篇《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不加掩饰地流露了李煜复国的急切之心,最终被宋太宗赐“牵机药”而死。《三国演义》中另有俗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刘禅心里清清楚楚,如果他在宴会上哭了,死掉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刀剑无眼,一同葬送的必然有蜀国的大臣,蜀国的人民。刘禅不愿意让自己国家的土地上血流成河,选择了让自己背上这千年的冤情。
但是正如陈寿所言,刘禅“素丝无常,惟所染之”。刘禅受身边人影响太大:如身边贤臣良将居多,他便治国有方;如身边宦官小人居多,他便昏庸无能。因此,笔者认为,刘禅不善识人。从这一点来看,刘禅并不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君主。可刘禅心地善良,体恤民间疾苦,这也或多或少受其父亲刘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752页.
[2][明]罗贯中著,陈文新评注:《三国演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60页.
[3]温艳:《刘禅形象嬗变的诗学探究》,《皖西学院学报》2012年第28卷第2期,第105-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