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预防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伤害事故
2019-03-18程柱
程柱
摘 要: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展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因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很容易出现运动伤害事故,皆因学生的动作不规范、教师不注重防范引起。本文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伤害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正确的教学模式,旨在减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伤害事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培养和锻炼。
关键词:初中体育 体育教学 创新策略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引言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当学生对某个学科的知识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带着愉悦的情绪去学习,反之,学生带着负面情绪去学习,学习水平会降低。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度虽然有所提升,在体育课程上的积极性也越来越明显,但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因动作掌握不到位,出现了不规范的动作行为,导致学生出现身体受伤的事故。对此,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必须要以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为前提,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同时,让学生的身体安全得到保护。
一、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教学硬件造成的伤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教学条件不断提升,配置了很多体育器材、体育设施,给体育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但因体育器械长期使用,学校的器材越来越陈旧,加上设施的安全检查制度不健全,所以导致设备器材的检查不到位,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设施器材和设备没有及时更换,导致学生在运动时受到伤害。
2.教学组织管理不当产生的伤害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体育课程进行组织安全,但目前因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不够周全,加上教学加护不科学、随意性较强,不了解学生的身体状态,上课时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提醒,所以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没有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在运动技术上出现错误,加上有时运动负荷量较大,学生的身体机能与心理状态都不佳,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结果。
3.学生自身没有掌握正确的运动规则
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运动时,有时是自发性的,有时是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某些特定运动的,但有的学生运动行为比较粗野,违反规则或对某些器材进行不正确地使用,在体育课上随意进行活动,导致学生在运动时受伤。
二、初中体育课堂上预防运动伤害事故的方法
1.科學合理地创建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过于追求热烈的教学气氛,忽视了安全问题,是造成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营造课堂氛围时,必须要遵循体育课堂教学要求,保护好学生的人身安全,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时也能保持轻松的心态[1]。比如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可加强对体育游戏的应用,将游戏融入到课前预热环节中,而且在游戏热身时就给学生讲解相关的技巧、注意事项等,让更多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并且能对体育运动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真正注意防范安全问题。
2.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知识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保护好自己,树立安全保护意识,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以预防为主。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肌肉力量还比较弱,缺乏精准的判断力,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较差,尤其是在学习新动作及危险性高难度动作时很容易出错,导致身体受到伤害。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也必须要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传授体育运动知识、运动技巧时,都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状态,以安全为前提。在每一节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都应给学生灌输安全知识,抽出几分钟时间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熟悉安全卫生知识,结合教学的内容加强自我保护。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课程进行合理安全与设计,认真研究教材,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运动基础水平等进行了解,然后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伤害进行预估,并对教学场地的布置、器材的使用要求等进行研究,事先采取事故预防措施,加强基础训练和基本技术教学的有机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得到循序渐进地锻炼,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跑、跳、投等运动,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同时,又能避免单一运动负荷过量,避免单一的训练方法,防止因局部负担过大引起的运动伤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做好示范,尤其是在学习新动作时,教师要掌握示范的方法,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对一个个动作进行分解教学,然后再进行完整教学,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动作之后再进行复杂动作的学习。
4.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在进行真正运动前,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好热身,这也是运动安全的保障。每一堂体育课开始之前都要做好热身与准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准备活动的意义、作用,调整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热身准备活动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负荷较大以及容易发生损伤的身体部位,要注意做好准备,适当地开展力量训练、伸展训练,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天气情况及教学情况,对准备课程进行调整。通常认为,兴奋性较低、运动持续时间较短或天气较寒冷时,要加强热身准备的强度[2]。
5.加强体育器材的安全检查
由于体育器材老旧,很容易导致体育运动安全事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定期对体育器材和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体育设施安全,对于已经老旧,不能再使用的设施设备,必须要及时进行更换,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事故。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限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人身安全的保护,不能只为开展体育教学,而忽视了安全问题。教师要做好日常教学安排、对体育设施进行检查,加强热身准备,确保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自身进行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沈寿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J].中学课程资源,2017(07):41-42
[2]陈智.浅析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伤害事故防范策略[J].魅力中国,2016(4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