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图书大课堂

2019-03-18胡颖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兴趣课外阅读

胡颖

摘 要:图书馆资源作为学校里最大的资料信息集散地,在课堂教学改革深入人心的时代特征下,优势明显。今天,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教给有效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图书馆资源;阅读方法;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喜爱阅读是一个人终身的好习惯,但这习惯的培养应自儿时起。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智能手机使用人数众多,大众传媒全面普及,对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形成冲击,词汇的贫乏,表达方式的干枯,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作为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必须加大实施力度,积极创新,增强应对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让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无缝衔接,对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这一命题开展深入思考、研究、实践,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当前的紧要任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中小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来自于课堂和老师,学习课本,参考辅导书,由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范文,由浅入深地学会阅读,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但是小学语文的编排在内容上受到局限,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其次是来自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另一重要来源,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课内阅读。多数学生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课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渴望在课外书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陶冶。

让学生广泛涉猎课外书籍,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补充“营养”,是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知识层次和个人素质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重在激发学生积极读书的兴趣。阅读指导必须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要,为学生准备大量的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以满足学生“蚕食”“饕餮”之需。

图书馆作为学校里最大的资料信息集散地,是开阔学生视野、加宽学生眼界、提升知识层次、汲取前人文化和经验的重要场所。

我将我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定位为“活动”,而非“上课”,目的是提醒自己重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我喜欢、我参与”的意识。

一、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和阅览习惯,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兴趣

班级定时借阅图书,定时归还图书,严格按照学校图书馆的相关规定,绝不逾矩,培养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在管理员的示范下,轻拿轻放,学会自行对图书进行归类、上架、整理,培养对图书的尊崇感,减小管理员的工作难度。

二、结合上课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推荐读物,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结合校内外、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新事向学生推荐读物,结合年龄阶段推荐读物,可以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寓言、故事,为中年级学生推荐中外名著的简写本、科普读物,为高年级学生推荐诗词、散文、小说、传记等,都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兴趣的好手段。其中,还要正视同一年级、班级的学生因为非个人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不同层次差异,推荐与之相适应的图书。

三、教给有效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动手兴趣

如:选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精读法、摘录批注法等等。主要方式有摘抄、做卡片、写读书笔记等,不断强化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识。

俗话说,“好记性不及烂笔头。”我国读书传统中也有一条著名的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积累有用资料,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把自己理解最深、感触最大的体会和感悟写出来,既可加深对原书的理解,深化认识,又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3]读书不离笔,善做读书笔记,学生的阅读就成功了一半。

四、进行多种方式的趣味检测,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兴趣

1.不定期布置读书日记,召开课外阅读交流会

将自己阅读时所做的卡片、读书笔记整理成日记,将阅读的内容讲给同学听,说说阅读感受、阅读收获。

2.读写结合,做课外阅读测试

采用编故事、写看法、续写、联想写等形式,重在激发书面表达的欲望。

3.办课外阅读手抄报。读书心得、方法交流、作家作品简介、荐书评书、相关评论、家长的话等等栏目均可

通过大量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学会了熟练查阅工具书,初步养成了定时借阅图书、阅读图书的好习惯,并学习在课堂上、课间时交流读书心得。学生作文时引用书中名言警句、人物原话的情形增多了,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时常可見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的一幕;另一方面,孩子们也养成了进入图书馆遵守纪律、安静阅览、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往前瞻望,学生迟早要走出校门,成为社会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独立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局面,种种令人头疼的新问题。这种情形下,往往只能靠自身养成的良好读书习惯,问题出在生活,答案却在书本。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所谓厚积薄发。将小小一册图书与语文大课堂乃至生活大课堂结合起来,为后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能将这一习惯坚持下去,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郑诗枫,傅文奇.福建省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4).

[2]林云.城市中小学图书馆帮扶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探讨[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1).

[3]张婕.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图书馆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5(Z1).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兴趣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