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群文阅读的有效性

2019-03-18何翠兰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预习习惯问题设计选材

何翠兰

摘 要:新课改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群文阅读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进行海量的阅读。那么如果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呢,根据自己的学习以及实践,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选材;预习习惯;朗读方式;问题设计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近几年来,随着“群文阅读”的兴起,将语文阅读教学引向了新的发展方向。群文阅读一改传统一课单篇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多篇,使学生见到的阅读资源更加的丰富,阅读思维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使阅读教学的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比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效率更高,使学生阅读文字的速度加快,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让学生阅读到不同主题、不同类别的作品,并能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式来使阅读达到多样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群文阅读呢?

一、重视群文阅读的选材

选用什么材料的文章来作为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至关重要。将多篇具有相关主题的文章选择在一节课来进行教学,而不是把各种主题、各种题材的文章放在一起,避免了教学的杂乱无章。而这个“主题”并不只是我们教材中分的单元主题。“群文”最应该强调的还是它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体现在两点:(1)有明确的线索。如:“神话故事中的夸张”群文的组合线索是“修辞手法”,“爱国诗”群文的线索是“主题”,“话说武松”群文的组合线索是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有妙招”群文的组合线索是“描写方法”……(2)有明确的意图。群文阅读的材料的组合意图,是想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或者是想让学生在某种认知上得到强化,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多元化的培养,抑或者是掌握某种文本的阅读方法……

二、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

群文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同时进行几篇文章的阅读,这无形当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为此,教师应该把明天要学的一组文章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通过查字典或词典把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弄清字音,弄懂意思;读熟文章,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批注;猜猜老师为什么把这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学习?……有了孩子课前充分的预习,为第二天的群文阅读学习扫清障碍,提供了高效阅读的条件。

三、重视朗读方式的培养

沈大安教授说“把课堂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来练习有感情朗读,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运筹上的一个失误。”课堂上适度的朗读当然重要,但是过于强化乃至强势就会让人忧虑。所以,在群文阅读时我们要改变单篇阅读的精读,有感情地朗读,用更加快速的、能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式代替。比如:我们可以采用默读、快速浏览、跳读和对比式、批判式、研究式、探讨式等阅读方式取而代之,避免了传统消耗时间、让学生味同嚼蜡式的精读、品读。因此,群文阅读中那些能让学生更高效获取有效信息的方式我们应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广泛使用和推广。在教学《神话中的夸张》时,我选取了神话故事中一组带夸张的文章《后羿射日》《共工触怒不周山》《夸父逐日》《哪吒闹海》,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如初读感知神话中的英雄教学环节时,让孩子们快速浏览这四篇神话,思考:你喜欢谁?他做了什么?学生在快速浏览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在让学生深入研读、体会故事神奇的时候,又让他们默读这四个故事,体会人物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填表环节,又通过研究性阅读,抓住描写人物神奇的句子,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总结提炼出这些神话故事都运用了夸张的形式凸显人物英雄的形象。

四、重视问题的设计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具有比较性的、迁移性的或者是冲突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利用问题的形式把这些文章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以方便我们对多篇文章教学,也使学生重组、建构、鉴赏等阅读素养得到提高。

1.设计比较性问题

设计比较性问题这种方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比较方法形式非常多,如情感比较法、内容比较法、题材比较法、中心比较法……如我在教学《故事中的酒》这组群文阅读课时,选用的是四首有酒的诗《送元二使安西》《清明》《月下独酌》《凉州词》,利用的就是情感比较法。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小组品味诗酒中表达的情感,填好有比较性问题的学习卡:酒中情是什么?汇报交流时,我适时用比较性的问题提问:你们从今天的学习中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总结归纳得出:同样是酒,里面包含的情感却不同。在对比品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2.设计迁移性问题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在学了一篇文章后利用迁移性问题,让学生把习得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几篇文章中,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奇妙效果。如听省级群文阅读赛课,杨文丽老师教学《声音只能听见吗?》这组群文阅读文章时,让学生利用从《声音的味道》这首小诗所习得的读书方法来阅读《两个呼噜噜》《笑声》这两篇儿童诗,并思考:生活中声音还有哪些味道?然后跟孩子们一起创造有关声音味道的儿童诗,在迁移中鞏固知识、形成能力。

3.设计冲突性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我们让学生找出这组文本之间的不同之处,用有冲突性的问题,使学生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可以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形成一定的哲学思维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希望我们教育工作者能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的群文阅读之路走得更加顺畅,更加高效地加彰显出它的魅力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京京.谈谈小学群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4(5).

[2]王丽萍.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2).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预习习惯问题设计选材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浅论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