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环境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2019-03-18谭中凤
谭中凤
摘 要:“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Maker”,本义是指因为兴趣和爱好,努力将自己的各种创意变为现实的人,而所谓的创客环境,就是指用这种思维引导下,营造出一种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天分的学习环境来,更深层次来说,所谓的创客环境就是创客教育下所创造出来的环境。
关键词:创客教育;识字;教学方法
创客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所需的知识、视野、能力,精髓就体现在学生进行创客活动的过程之中,可以养成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制作的综合能力,算是初步融合了科学研究、技术制作以及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可以说,创客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自主创新、语言表达、合作、艺术创作等能力,是目前中小学中教育中综合性强、涉猎面广、创新的一种的教育方式。
一、创客教育的起源和本质
说到创客教育,可以追溯到当年美国领导人在“教育创新”大会上的发言,呼吁“每个学生都应该成为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但是具体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在2013年吴俊杰老师首次提出,并且也是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发起者之一,尤其是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很快就得到了政府和政策方面的呼应。“创客教育”提出的时间虽然早,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创客教育的概念还没有彻底界定,许多专家学者对创客教育也是做出了解释。而目前,共分为四类:第一类:“教学模式论”是指将数学技术同时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是数字技术和教育不断融合而产生的新教育模式。第二类:“教育类型论”是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培养青少年创客的工程教育,是在创客空间中开展的以造物形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教育类型,即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和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越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第三类:“教育取向论”是指创客教育是一种贯穿终身的,培养个体创造能力与分享精神的教育取向。第四类:“教育课程论”是指创客教育是一种引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实施的一系列关于创新动手训练技能的课程。
可见,国内对于创客教育的这一概念的意见并不统一,但是基本上对于创客教育的认知里面,包含着创客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造能力。
二、创客环境下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识字的教育方式
将创客思维运用到教导识字教育上面,可以讓学生更加有韵味地去学习和理解汉字。
第一步,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运用教育云平台或者智能课堂网络布置预习,利用反馈得到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备课,这就是利用数学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完成率、正确度以及成绩的集中分布区间,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到心里有数,然后拟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第二步,为了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汉字的兴趣,可以给汉字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情景,加深学生对于这个汉字的认知和印象,比如看图识字,可以编造一些简笔画或者一些小游戏,比如举字牌等,寓教于乐,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第三步,创客教育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到信息技术,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开展具有古风古韵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周围的自然资源和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人文资源融入课堂之中,大大丰富了学生自己的学习素材,保证学生在最大程度内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之中去创新,去发展,甚至可以举办生字词朗读比赛,比赛谁读的字正腔圆,通过读音记忆,不但可以练习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能够加深记忆。并且第四步,让学生自己创造记忆生字的方法,成为创造者,老师可以在其中充当引导的角色,抓住时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随文识字,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是“动物”一词,教师可以给出一张画满了许多动物的画,让学生自己来观察,看看画上都画了哪些动物,都在做些什么,这样一来“动物”两个字含义也就深入人心了,然后再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反馈的数据来对学生易错、难记的字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且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成为识字的主角。第五步,培养学生的扩展性思维,不是学一个字记住一个字,而是要展开关联扩展,从一个字可以联想到另外一个字,就像是一个“花”字,可以让学生联想到颜色、种类等方面的字词,开拓自己的思维。
创客教育概念的提出,是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次有着重大意义的变革,象征着我国之前那些僵化的教育模式,只是使用大量作业以及题海,单纯依靠学生死记硬背的旧的教育方式正在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而创客教育能够减少标准教育和测试对不同学生个性发展带来的损害。总而言之,创客教育本身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所以发展也并非是朝夕就可以成就的,只能说,在探寻的道路上,坚持初心,在理性和现实反思之中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杨维,费瑞伟.基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创客式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7(7).
[2]何克抗.创立中国特色创客教育体系:实现“双创”目标的根本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7(2).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