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设置
2019-03-18张丽美
张丽美
摘 要:从预习检查,自主学习;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课堂练习,检测成果几方面重点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有效衔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环节;设置
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对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均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朝着严谨化、科学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预习检查,自主学习
预习检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以了解学生课前自主情况为主要目标,并根据学生预习检查的反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案,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有的放矢。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为学生设计导学案,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教师检查、学生自我检查、小组检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为小学语文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维生素C的故事》预习检查中,可以由小组组长检查组内成员对本课的生字、生字的掌握情况,随后组员对组长的预习情况加以检查,听写完毕之后组内成员相互交换批改,最后将其交由教师审阅。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于正式学习之前掌握生字、生词等重点内容,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常用方式,其中包括问题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多媒体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创设等。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吃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诉求创设与文本内容相承接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经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与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导入新课。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番茄”太阳》一课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从题目入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番茄”太阳》,为什么要叫“番茄”太阳呢?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吗?而且,为什么要将题目中的番茄两字加上双引号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必然会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随后学生便会回归文本對其进行分析解决,为本课后续教学环节的衔接埋下伏笔。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引领,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之中解放出来,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手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秉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合作小组,每个合作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6人,由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各小组在交流讨论、合作研究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学习任务:(1)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在文章中2~6节中,找出表现普罗米修斯精神品质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表现出普罗米修斯何种精神品质?(3)你认为宙斯是怎样的神?并在文中找出具体地方论证观点。(4)在“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时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这两句话中“决心”与“决定”有何不同之处?随后,各小组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游走于学生当中对其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四、课堂练习,检测成果
练习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夯实课堂教学成果的途径之一,更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环节,通过练习了解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检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练习内容应具有多元化特征,不应该单单局限于课后练习题,更要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围绕教学难点、重点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设计。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江雪》这一古诗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练习题目:
(1)同桌之间相互背诵《江雪》。
(2)《江雪》的作者是 ,他是 朝诗人,前两句描写 ,后两句表现出诗人 。通过《江雪》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人格品质 。
(3)多媒体展示《题秋江独钓图》故事,引导学生对比这首古诗与《江雪》的异同之处。
通过练习任务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实现背诵教学与鉴赏教学的紧密联系,对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深化发展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诉求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渗透教学难点及重点,并通过预习检查、情境创设、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教学环节的顺利衔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结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秀玲.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134-135.
[2]刘丽华.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9):70-71.
[3]田静.给孩子的写作插上灵感的翅膀: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8):120-121.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