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教育与英语学科的渗透

2019-03-18卢晓芳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法心理英语

卢晓芳

摘 要:追求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所谓基础教育,主要是对全民进行素质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全民的素质,为少年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好的基础。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优质教育均衡,是“普九”已完成地区的一个更高要求的目标。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今天,课堂变革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渠道。而在课堂中如果能够渗透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情绪情感和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学习成绩和课堂效率有一定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英语;教法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发现,学习成绩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有一定的关系,一些出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往往对学生会产生困扰,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习成绩。笔者把目前班级孩子按品质差异类型分为以下几种:(1)自卑学生:他们心理上觉得自己不如人,上课怕回答问题,心理脆弱,怕被同学嘲笑,课堂狀态消极。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多鼓励,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引导孩子尝试回答,即使答错也要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有学习能力。(2)压抑学生:这种学生容易紧张,家长的期望值非常大,自己也给了自己压力,深情凝重,对于成绩很在乎,还在乎一些称号。对于这样的孩子,要适度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引导他们以平和心对待生活和学习,舒缓他们的紧张感。(3)孤独学生:遇事容易逃避,不举手回答问题,胆小怕事,一般受到家庭影响。这样的学生需要培养他们足够的信心,为他们创造展示的平台和成功的机会。(4)外向学生:这种学生有很多朋友,喜欢表现自己,很需要认同感和赞美。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要打压其积极性,要引导孩子用他们的特长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同学。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以多找找他们的特点,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成为身心健康的学生。除了平时生活和学习上的引导,课本教材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我校以香港朗文英语作为英语基础教学课本,其中每个章节都渗透着品德情感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这次的实践,笔者发现,心理学在英语学科中的渗透,对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良好情感。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学生如果情绪高昂,学习效果就会倍增;学生如果情绪低落,学习效果就会打折。”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需要学生对这门学科有一定的热爱。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精力和才能集中在学习上,在学习中体验满足与愉快。这样的情感态度,会让能力和智力都相对发展,也能更好地促进知识的获取。而当学生在背诵、理解、迁移上出现了困难,他们需要的除了基础就是意志的努力了。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路途中获得了快乐,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有很强的能力,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是今后教学工作的一个方向。我们期待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时,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课堂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朵花儿都快乐开放。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1:267.

[2]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90-391.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0.

[4]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教法心理英语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