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主题班会魅力
2019-03-18朱巧敏
朱巧敏
摘 要:班会是展现学生魅力、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教学形式。对融入生活化內容、游戏形式、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的班会开展所散发的魅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探索多种班会手段,基于此,对在班会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长宽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主题班会;小学;班会魅力
素质教育中明确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班会课中培养学生“长宽高”与素质教育内容相契合,也是当前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班会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能够为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做出重要共享。本文将针对如何焕发主题班会魅力进行详细分析。
一、融入生活化内容,与学生心灵相通
在开展班会的过程中,想要散发主题班会的魅力,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主题班会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等内容进行融合,秉承生活化的原则高效地开展班会。首先,教师在设计班会主题以及内容时,内容应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班主任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有机地融入为人处世的道理。其次,教师必须要积极营造班会的氛围,使学生都愿意畅所欲言、袒露自己的想法和心声,真正发挥教育工作的效用。最后,结合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将平日的思想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经历进行联系,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同的内容,积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说出心里话,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教师可以秉承以上内容,开展“家庭安全伴我行”“我最喜欢的运动”等主题班会,将实际生活情境融入班会中,使学生通过“表演”“才艺展示”等多样的形式感受班会内容,更加深刻地感受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融入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最为主要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基础性知识,想要为学生日后的学习铺垫好道路,教师就必须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使学生不再恐惧知识、不再畏惧学习。
班会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外欢聚一堂,教师在设计班会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将游戏手段与知识学习进行紧密的融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与荣耀。教师可以积极地围绕“知识就是力量主题班会”,定期开展“古诗词接龙游戏”“课内阅读辩论”“英语情境表演小舞台”“数学竞赛”等多种关于课内知识学习的游戏形式。教师在开展“知识就是力量主题班会”前,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学生在游戏、辩论、表演中发散思维、增强团体之间的协作能力。这样,学生可以在有趣、兴奋、愉悦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带来的快乐。在教师积极的鼓舞下,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了,真正使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为日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融入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时代在不断发展,改变着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更新了教学手段。主体班会作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观念正确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必须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
小学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取得多高的分数,而在于使学生拥有积极向上、不轻言放弃、健康正确的思想道德情感。教师应积极地将多媒体设备、图频、视频、音频等多元化的内容融入班会中,这样不仅能够营造更加生动的氛围,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正确的思想情感内容,并进行内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开展“爱家爱国——心向太阳主题班会”,教师为了使学生珍惜眼前的生活,增强学生的家国意识,可以将“抗日战争图片”“抗日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视频”“解放军抗洪视频”等内容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在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中,切实增强了学生好好学习、报效国家的信心。利用多媒体以及先进科学技术内容,使学生增强思想道德意识,使学生的思想积极向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班会是小学教学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是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开展班会的过程中,为了真正学生心贴心、感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游戏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到班会中,使班会有血有肉。
参考文献:
[1]蒋玲玲.焕发主题班会魅力,精培学生德育沃土:浅论在班会课中培养学生“长宽高”[J].求知导刊,2017(34):7-8.
[2]高曰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初探:微型主题班会课的几种表现形式[J].华夏教师,2018(11).
[3]王敏蓉,袁陈玲.班会课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1):41-44.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