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山处处埋忠骨》德育课例

2019-03-18于红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爱子朝鲜战争伟人

于红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但在悲痛中却做出了把毛岸英的遗体埋葬在朝鲜的决定的故事,表现了毛泽东凡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本节课,我合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了巧妙的德育渗透。

课例一:解读文本:“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生:这是一段动作描写。“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一支地吸着烟”“原封不动”描述了毛泽东听到爱子牺牲的噩耗,不说话,不吃饭,只是不住地吸烟,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多么悲痛和伤心。

生:我关注到这个句子中的几个数量词。“一天”“一句”“一支一支”“几次”,这些数量词能充分说明主席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悲伤,真是肝胆欲裂啊!

师:是啊,“肝胆欲裂”这个四字词用得真棒!你还能想到哪些四字词来形容此时主席的心情?

生1:悲痛欲绝。

生2:心如刀割。

生3:撕心裂肺。

生4:万箭穿心。

……

师: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此时的主席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

生1:此时的主席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

生2:真是父爱如山啊。自己挚爱的儿子离开了,怎能不让人心痛呢?

师:是啊!此时,他不是那个豪气万丈的主席,也不是那个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气定神闲的主席,他只是个平凡的父亲,有着平凡人的爱子情怀。带着这样的情感,齐读这段话。

课例二:解读文本:“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有我们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课件播放朝鲜战争片段)

师:观看了这段视频,再结合你课外搜集到的资料,谈谈此时的主席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见见遗体是一个父亲的本能反应。主席那时毕竟已经是一位年近60的老人了,他已经有5位亲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这五位亲人是:杨开慧、毛泽民、毛泽潭、毛泽建、毛楚雄,如今他最心爱的孩子又离他而去,他是多么的心酸呀,所以他肯定很想见儿子最后一面。

师:这是一位父亲内心最真实的渴望!他爱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

生:我搜集了资料,朝鲜战争中共牺牲了14万多的中国志愿军,牺牲了那么多战士,不可能将他们一一带回国安葬。主席把自己的儿子岸英葬在朝鲜,体现了主席博大的情怀、宽广的心胸。

师:了不起的主席!人民的表率!

生:我搜集了资料,当时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再加上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所以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有了中国志愿军的援助,朝鲜战争节节胜利,所以朝鲜人民也将这些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希望他们能埋在朝鲜这块土地上,所以,这样做也能增进两国的友谊。

师: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

生:主席这样的决定让我体会到了主席的博大胸怀,为了国家的利益,他舍小家,顾大家。我更体会到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那么多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更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师: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主席!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師:大家借助搜集的资料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读懂了毛主席那英明的决定!这是父爱的延续,更是伟人胸怀的见证。

案例思考:

本文中毛主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每一次对话、每一次心理活动都能体现他的情感世界。所以本节课我采用对话与交流的方式,通过师生的互相交流碰撞、相互启迪,让句子中的内涵留在学生的心田,使伟人形象屹立在学生心中。首先他是父亲,让学生感受到那浓浓的父爱,从而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然后他是主席,是国家的领导人,让学生感受到伟人的胸怀,主席的光辉形象便清晰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从而更加热爱毛主席。另外,本节课的朝鲜战争视频和学生课外搜集的关于朝鲜战争的资料,也引起了学生更大的共鸣,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自然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教材,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使之“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导于学生之行”。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爱子朝鲜战争伟人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卑微的伟人
伟人出东方
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什么停在三八线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
朝鲜战争
关于朝鲜战争的若干史实考察